梁浩;王舟;潘柳波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与热性惊厥复发、日后癫痫发作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预后与脑电图异常的关系,并探讨影响热性惊厥患儿继发癫痫(EP)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组196例患儿EEG正常118例(60.20%),异常78例(39.80%).EEG异常率与患者年龄、惊厥家族史、发热温度、热性惊厥类型、发作类型、发作次数及惊厥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P<0.01).196例患儿有78例(39.80%)复发,8例(4.08%)转为癫痫.脑电图异常组热性惊厥复发频率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脑电图对观察热性惊厥患儿的脑功能状态、预后评估及早期发现癫痫有重要价值.
作者:邹明艳;彭倩;尹映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气分析在婴幼儿肺炎酸碱平衡紊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美国MEDICA EasyBlood Gas血气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包,对婴幼儿肺炎患儿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并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比较.结果 肺炎组、重症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肺炎组与肺炎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气分析对临床医生及时掌握和纠正婴幼儿肺炎患儿的酸碱平衡紊乱,判断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的呼衰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严泽彪;吴慧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复合等效剂量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用于妇科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60例,年龄20~6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单纯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复合芬太尼组(F组),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L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0 ml+生理盐水2 ml,F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0 ml+芬太尼50 μg+生理盐水共12ml,S组:0.75%左旋布比卡因10 l+舒芬太尼7.5μg+生理盐水共12 ml.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达高平面时间、高阻滞平面、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术中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都能增强左旋布比卡因的硬膜外麻醉效果.与L组相比,F组和S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高平面时间缩短,镇痛维持时间延长(P<0.05),F组与S组相比,S组的麻醉效果较F组更好(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不良反应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左旋布比卡因复合等效剂量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都能增强麻醉效果,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要优于复合芬太尼.
作者:于带弟;徐道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城乡居民精神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 确定样本,统一培训调查员,按统一的方法 和标准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结果 66.86%的人自认为精神状况较好或者很好,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的为51.36%;感到精神紧张、有压力的为31.26%,感到顺躁不安、无名发火的为38.7 %,感到压抑、沮丧、情绪低落的为30.57%,感到伤心、难过的为22.45%,感到做事没价值、没意义的为14.02%,女性明显高于男性,35~54岁年龄组高,小学和初中文化高于其它文化程度者.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等重体力劳动的农村人员高于城市人员及其它职业;精神不佳时未采取任何措施的为52.67%. 结论河北省城乡居民精神状态不佳的比例超过一半以上,女性、35~岁年龄组、文化程度低、重体力劳动者是精神不佳的高发人群,对此重点人群宜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
作者:程蔼隽;薛玉凤;赵博雅;刘长青;蒋东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株洲市2005-2009年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 2005-2009年采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采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HI)和实时荧光(RT-PCR)进行病毒型别鉴定. 结果 五年共检测标本3 840份,分离到各型流感病毒271株,其中72株因血凝滴度<1:8未能鉴定,鉴定的199株结果为A(H3N2)72株,占36.18%;A(H1N1)75株,占37.68%;B型52株,占26.13%.结论 近年来,株洲市市区流感监测哨点的流感样病例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06%.2005年10月-2006年以A(H1N1)亚型为流行毒株、2007年以A(H3N2)亚型为主要流行毒株,2008-2009年10月31日止A(H1N1)亚型、A(H3N2)亚型、B型并存.
作者:龙歆孜;罗建平;石文松;曹正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红细胞压积对环孢霉素浓度的影响. 方法 用六个不同压积的全血,将环孢霉素标准液加入上述血液中,使每个压积的血液含有高低两种不同浓度的环孢霉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分析比色法(EMIA)两种方法 测定不同红细胞压积中环孢霉素的血药浓度. 结果 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大,环孢霉素的回收率逐渐增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在100 ng/ml环孢霉素检测的高平均回收率为110.6%,低平均回收率为77.2%;在400ng/ml环孢霉素检测的高平均回收率为114.9%,低为82.0%;酶联免疫分析比色法在100 ng/ml环孢霉素检测的高平均回收率为115.1%,低为80.4%;在400 ng/ml环孢霉素检测的高平均回收率为119.1 %,低为85.4%.且高效液相色谱法比免疫学方法测得的环孢霉素浓度低. 结论 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高效液相色谱法低于免疫分析法;红细胞压积对环孢霉素浓度影响因素较大.
作者:曾立明;彭贵华;雷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痰、中段尿、血液等主要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鉴定系统及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结果 3年中痰液、中段尿、血液标本中分别分离出1 564株、314株、97株病原菌,各种标本中真菌分离率都较高,分别排列在第1、2、4位.此外,痰液和中段尿液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液中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居首,其次为葡萄球菌属.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等抗生素耐药率较低,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等抗生素耐药率较低. 结论 定期地进行病原菌调查与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湘林;方谷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07-2008年湖南省流感病毒优势流行毒株A(H3N2)亚型的基因变异特征. 方法 取病原学监测中分离到的29株A(H3N2)亚型流感病毒毒株,对其血凝素基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测序结果与WHO全球流感疫苗株序列进行同源比对,绘制种系发生树. 结果 2007年的分离株与2007-2008年北半球疫苗株A/Wisconsin/67/05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G50E,S138A,K140I,R142G以及N144D.2008年分离株与北半球疫苗株A/Wisconsin/67/05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G50E,S138A,K140I,L157S;而与2008-2009年北半球疫苗株A/Brisbane/10/07比较显示,变异位点主要为K140I,L157S. 结论 湖南省2007-2008年A(H3N2)亚型流感流行毒株的HA1基因发生了变异,可能是导致其流行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运芝;王大燕;黄一伟;赵翔;张红;陈长;李芳彩;高立冬;王媛;胡世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免疫规划的深入开展及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质量不断提高,麻疹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相对采用接种疫苗控制发病的传染病中,麻疹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为在长沙市开福区有效控制麻疹发病,2008-2009年在全区范围内免费开展了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适龄儿童接种率分别达到98.8%和99.3%.大面积的疫苗接种对建立免疫屏障无疑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区内仍有麻疹病例报告.为了对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诊,我们对两年中1-8月份报告的疑似病例进行了麻疹IgM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群良;裴汉杰;李益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第一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本文简称示范区)工作开展后,暗娼人群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取得的效果以及产生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6和2007年示范区范围内的暗娼监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于2008年对暗娼人群访谈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 示范区暗娼人群获得艾滋病预防服务的各项指标逐年上升,暗娟接受过一次任何一种干预措施的暗娼比例2007年达到97.9%以上;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80.8%,近一次与嫖客发生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保持在80%左右. 结论 示范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和安全套使用情况逐年明显改善.随着示范区行为干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干预措施落实质量不断提高,暗娼行为干预效果明显,基本实现了示范区对暗娼进行行为干预的工作目标.
作者:陈清峰;丁彧;赵畅;李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影像实践教学中开展案例式PBL教学法的教学优越性. 方法 在我院影像诊断专业班级进行案例式PBL实验教学,并观察学生在影像知识分析能力、自主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改变. 结果 学生在影像诊断方面分析能力有明显提高. 结论 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影像实践教学中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王玉成;徐敏;单叔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益心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 方法 16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为西医基础治疗加用通心络,治疗组为西医基础治疗加用益心泰.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7.5%(P<0.05),益心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益心泰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药.
作者:李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患者检测中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现象的存在,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方法 采用sysmex-5000血液分析仪分析EDTA-PTCP阳性患者静脉血经EDTA抗凝后不同时间的血小板数量,同时检测同一患者静脉血用枸橼酸钠和肝素抗凝后的血小板数量并用手工计数方法检测该患者血小板数量. 结果 枸橼酸钠和肝素抗凝法及手工计数法与EDTA抗凝血30 min以后上机检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4、14.36、14.22,P<0.05),EDTA抗凝血30 min以后上机检测法与EDTA抗凝血10 min内上机检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4,P<0.05),枸橼酸钠和肝素抗凝法及手工计数法与EDTA抗凝血10 min内上机检测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6、0.07、0.21,P>0.05). 结论 EDTA-PTPC阳性患者,静脉血经EDTA抗凝30 min以后上机检测法与肝素和枸橼酸钠抗凝上机检测法及手工计数法有很大的差别.对于首次检测血小板数值减低的标本均应用手工计数血小板或涂片镜检,以确认是否存在抗凝剂所致血小板聚集现象,以降低假性血小板减少引起的误诊.
作者:江源;李登清;吴白平;李妮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根据本院骨折住院病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改变探讨老年椎骨骨折与BMD的关系,为老年人椎骨骨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自2007年1月-2009年1月,共收集椎骨骨折妇女48例(55~70岁),健康体检未骨折妇女21例(56~72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Lunar-DPXIQ测定腰椎正位(L2-4)BMD降低情况. 结果 骨折组腰椎B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妇女椎骨骨折的发生与腰椎BMD的降低明显相关.
作者:李巧羽;苏涛;蔡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99mTc-大颗粒聚合自蛋白(MAA)肺灌注显像(PPI)监测肺下肢创伤及手术后(LEPP)肺栓塞(PE)患者的疗效. 方法 19例临床确诊的LEPP合并PE患者分别于溶栓治疗前、治疗2~4周后进行PPI;PPI图像上显示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记3分,缺损25%~75%记2分,<25%记1分,无异常记0分,根据记分变化分析溶栓治疗前后临床改善情况. 结果 19例患者溶栓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0例、明显改善6例、有改善3例,治疗前(10.2±3.8)后(2.8±1.4)PPI记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P<0.01). 结论 PPI为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评价肺血流改善的手段,对LEPP合并PE患者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昌辉;马志海;朱琳;林晓生;段青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正常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免疫状况. 方法 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对2006-2009年收集的0~20岁血清标本3 258份进行乙脑抗体检测. 结果 乙脑抗体总的阳性率为70.35%,GMT为1:13.56. 结论 江苏省3岁以上人群乙脑抗体有保护作用,其阳性率及效价随年龄增加而增加,0和1岁组抗体水平较低,应该加强该年龄段人群的保护.
作者:陆培善;邓秀英;胡莹;高君;马福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OCP)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95例RA、80例非RA的其它风湿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人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 结果 抗CCP抗体在RA组阳性率69.5%,非RA组的其它风湿病组阳性率2.5%,健康对照组阳性率0%,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度为69.5%,特异度为97.5%,阳性预测值为97.1%,阴性预测值为72.9%.RA组抗COP抗体阳性平均浓度显著高于非RA的其它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 结论 抗CCP抗体对诊断RA的特异性极高,对RA和早期R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小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如何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对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进行分析. 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6月慢性乙肝患者84例,使用干扰素治疗和/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42例,A组通过一系列护理干预,B组则不予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遵医嘱行为调查. 结果 A组有35例能完全遵医嘱,占83.33%,B组22例能完全遵医嘱,占52.38%,两组遵医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对慢性乙肝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吴裕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高血压前期青年人群的社区综合干预,降低该人群的血压值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方法 依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深圳市社区青年人群以问卷和体检形式进行基线调查,确认高血压前期青年人群,针对目标人群进行为期2年的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并评价其干预效果. 结果 该项目干预的高血压前期青年人数共820例,平均年龄(35±7.3)岁.干预后该人群吸烟率、高盐饮食率均明显下降,参加体育锻炼率显著提高,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收缩压均值和舒张压均值,分别较干预前下降了11.0和5.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9.0,P均<0.05). 结论 对高血压前期青年人群进行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对降低该目标人群的血压值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由于化学性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的繁荣致使食品农药残留现象时有发生,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关注.加强对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研究和加大对其监测力度显得十分重要.食品农药检测中食物样品的前处理传统技术存在许多不足,如单个样品提取、净化时间长,具有毒性的有机溶剂使用量大等,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影响较大.加之,样品回收率不高,影响样品检测的灵敏度.现代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技术正朝着节约、经济、污染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一种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ive SPE)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处理技术以快速(quick)、简单(easy)、便宜(cheap)、有效(effective)、可靠(rugged)和安全(safe)的特点而得名QuEChERS,是农药残留分析工作人员期望开发利用的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检验技术.本文对国内外QuEChERS方法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吴俊;郑翔;让蔚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