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燕华
目的:本文就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5年期间收治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患者105例 ,呈阳性的患者进一步采用阴道镜下病理活检 ,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05例患者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后 ,有8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呈阴性 ,25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呈阳性 ,其阳性率为23.8%.结论:在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不仅损伤较小 ,其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 ,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治疗中应用西药结合大柴胡汤的具体功效.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中抽取5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 4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 ,试验组患者接受西药结合大柴胡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B超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 83.3% 、96.2% ;B超检查结果评定中 ,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 % 、96.2% ;对照组、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 % 、11.5%.对比得知 ,试验组症状改善和B超检查结果评定的总有效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均衡 P<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结合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有利于缓解患者病症 ,促进身体康复 ,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作者:李灿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苏州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以保健医生根据《苏州市社区脑卒中管理工作方案》来对辖区脑卒中进行管理 ,存在失访和拒访率高的现象 ,而另一方面患者及家属迫切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来解决实际问题.本中心在2013年至2014年成立卒中管理小组 ,由全科医生为骨干、康复师和中医师共同参与 ,社区护士为具体操作的新型模式来管理辖区脑卒中的病人 ,使失访和拒访率下降了近20% ,患者康复率有了明显提高 ,患者和家属的配合率及知识知晓率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何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探讨微创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 ,所有患者均在微创操作下使用 PFNA 进行内固定治疗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PFNA 治疗手术时间40 -90min ,平均55 ± 16.4min ;术中出血约50 -150ml ,平均70 ± 30.9ml.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4.8 ± 1.3个月,无髋内翻及内固定物疲劳断裂的发生 ,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 ,良1例 ,优良率91.67%.结论:微创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方法简单 ,固定稳定 ,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且骨折愈合时间短 ,临床疗效满意 ,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杨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比研究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持续性与间歇性蓝光照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 ,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2 0例)和观察组(2 0例).对照组采取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 ,观察组采取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日均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优于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
作者:张月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中风险理念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新生儿输液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21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 ,实验组应用风险护理管理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输液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患儿护理后家长满意度为95.2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95% ,组间比较 ,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 );实验组新生患儿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4.29 ,% ,对照组新生患儿为52.39%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新生儿输液患儿应用风险理念管理 ,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 ,提高新生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责任组长是优质护理开展中的重要环节.方法:从改善护患关系 ,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职责、作用.结果:出院患者满意度提高 ,护理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俊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春季是各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 ,人群的窜动以及空气的流通等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加强对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研究 ,有利于更好的提升春季传染病的临床护理方式 ,更好的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几率 ,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带来的保障.本篇文章主要首先从及时隔离患者 ;注重室内通风 ;注重防寒保暖 ;注重自身保健四个方面 ,对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进行简单论述 ,其次结合临床护理实际 ,对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 ,提出建立预诊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疫情报告制度 ;日常生活护理等相关建议.
作者:唐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2年07月-2015年03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进行分析 ,观察母婴的具体情况.结果:围产儿死亡例数为24例(24.39% ) ,没有1例产妇死亡.结论:在对胎盘早剥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应当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 ,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工作 ,从而进一步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志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中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 ,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则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 ,实验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中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 ,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一共有108例 ,对108例患者手术以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给予密切观察 ,同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一共有108例病人 ,其临床手术时间在34 -86min ,平均时间为65.3 ± 7.2min.切除前列腺组织30-90克 ;手术当中出血量150 -550ml ,平均出血量为310 ± 40ml.另外 ,手术以后近期并发症包括有近期出血一共有13例 ,占总体的7.4% ;膀胱痉挛一共有19例 ,占总体的17.6% ;手术以后暂时性尿失禁一共有5例 ,占总体的4.6% ,排尿困难一共有4例 ,占总体的3.7% ;急性附睾炎一共有3例 ,占总体的2.79% ,所有相关并发症病人通过对症处理以后 ,全部得到明显好转出院.结论:前列腺增生采取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 ,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手术之前全面收集患者既往病史 ,手术当中正确临床操作以及手术以后相对应的预防和处理 ,可以使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和预后.
作者:李力;吴柱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评价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中药熏蒸坐浴联合红外线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住院治疗的865例混合痔患者术后护理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中药熏蒸坐浴联合红外线治疗 ,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住院康复时间 ,跟普通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 ) ,与相关报道一致.结论: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中药熏蒸坐浴联合红外线治疗护理疗效显著 ,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8月-2015年3月接收甲状腺患者中抽选 ,将100例分成两组 ,即: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 ,预后对整体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预后疼痛者19例 ,占比38.0% ,和常规组的74.0% 相比较低 ,两者有区别(P<0.05);干预组预后焦虑、抑郁心理评分低于常规组 ,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作用显著 ,可减轻病症疼痛度 ,舒缓负性情绪 ,值得学习.
作者:刘子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68例 ,实施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 卡托普利) ,观察组患者68例 ,实施比索洛尔治疗(常规治疗+ 比索洛尔) ,持续治疗3 -4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率、血压、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LVESs(左室收缩末内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6%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9% ;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 ,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得到有效改善 ,且处左室舒张末内径外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后 ,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左室射血分数较之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 ,且两组患者间治疗后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 ,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段银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取10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 ,其中对照组45例 ,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55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HAMA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平均 HAMA 评分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护理后的 H A M A 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55% ,对照组77.78%.护理后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妇产科患者的焦虑情绪 ,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李华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其采用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55% (56/58 ) ,不良反应较少且表现轻微 ,并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退.结论: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且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推广.
作者:杨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医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为了便于对比研究 ,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 ,其中甲组患者50人主要选择奥曲肽治疗进行治疗 ,而乙组患者50人在甲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时间以及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 ,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 ,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甲组患者高 ,且乙组患者的腹部压痛具体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尿淀粉酶恢复以及血淀粉酶的恢复时间皆短于甲组患者 ,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不仅有效可减轻了急性重症胰腺炎对患者的影响 ,缓解患者的痛苦 ,而且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有效提高治疗的质量 ,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 CCU )是心内科相对独立的治疗单元 ,有特殊的要求、治疗护理和人文关怀规范.CCU 收治所有心血管病的急危重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需循环支持的患者 ,这意味着较多的患者要持续静脉输液治疗.由于我科年轻护士较多 ,患者病情重 ,输液持续时间长 ,而如何有效的进行静脉输液管理 ,避免不良状况 ,提高 CCU 住院患者的静脉输液满意度是目前临床上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分析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情况.方法:选取某县2012年1月~2015年6月发生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3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其疫苗分别为卡介苗、百白破以及麻疹类疫苗 ,统计其发生异常反应的情况 ,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 ,卡介苗、百白破以及麻疹类疫苗三种疫苗通过预防接种发生异常反应例数分别为8例、13例、9例.结论:在百白破、麻疹类疫苗预防接种时 ,发生异常反应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可有效缓解异常反应 ,同时 ,在卡介苗预防接种前 ,需要对药物进行摇匀 ,有效降低发生异常反应的几率 ,提高预防接种防疫站的监测能力 ,从而保障接种人员生命安全.
作者:王衍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实施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监测 ,深入分析其危险性因素 ,并总结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安设导尿管的72例病人 ,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对症治疗.与此同时 ,对照组36例病人接受常规护理 ,而实验组36例病人则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措施 ,并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基本发生几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基本发生几率方面的比较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出现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针对这类型病人 ,需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 ,不仅能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出现 ,还能提升病人预后效果 ,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
作者:董琳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