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吴柱妹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临床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58例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 ,给予患者临床综合护理干预 ,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57例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给予患者常规临床护理干预 ,设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了解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清 IL -12变化的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 ,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住院患者临床恢复效果较好 ,安全有效.
作者:舒德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 ,从肱骨髁上骨折的骨折分型及相应临床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旨在指导临床规范治疗.
作者:俞树国;邹玉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应用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西药疗法治疗 ,而研究组选择凉血通瘀方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73%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97% ,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存在明显差异(P<0.05) ,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 ,其具备着较好临床效果 ,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活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提升 ,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老年尿毒症病患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尿毒症病患66例 ,依照其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与青年组 ,每组均为33例.与此同时 ,选取同期收治的未患尿毒症病患33例 ,将其作为对照组.对3组病例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探究.结果:老年组病患的脑血流动力学速度要明显低于青年组与对照组 ,且其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病患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值与中青年病患及未患尿毒症病患相比明显较低 ,在经透析治疗后短期内可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杨立军;李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回顾分析 ,对所有患者进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补液、电解质紊乱、纠正脱水等方面的治疗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通过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补液、电解质紊乱、纠正脱水等方面的治疗 ,显效50例 ,有效14例 ,总有效率94.11% ,死亡率为5.88% ,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中 ,感染3例 ,心衰休克1例.结论:对早期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万毅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实施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监测 ,深入分析其危险性因素 ,并总结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安设导尿管的72例病人 ,将其随机划分成两个组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对症治疗.与此同时 ,对照组36例病人接受常规护理 ,而实验组36例病人则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措施 ,并对比与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基本发生几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基本发生几率方面的比较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出现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针对这类型病人 ,需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 ,不仅能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出现 ,还能提升病人预后效果 ,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
作者:董琳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痔疮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6例痔疮患者 ,给予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干预 ,设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我院同期接诊的46例痔疮患者 ,其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将其设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组痔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并将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 ,两组痔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差异较大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痔疮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率对比 ,差异明显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痔疮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有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2013 -2014年绝经后来院进行取环术的110例妇女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其中5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 ,5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各指标情况及取环效果.结果:研究组有效软化率为94.5% 高于对照组的76.4% ,研究组镇痛有效率为96.36% 高于对照组的78.18% ,研究组取环顺利率为85.45% 高于对照组的52.73% ,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性( P<0.05 ).结论:对绝经后进行取环术的妇女患者实施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治疗 ,不仅可以有效减轻了患者取环术中的疼痛程度 ,而且还可以提升取环顺利率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尹荣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间工作的80名护理人员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0名/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 ,观察组则采用目标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目标管理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本院分组研究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目标管理法进行分组护理 ,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临床工作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27例 ,比较分析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观察组)和67例行开腹手术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 P> 0.05 ) ,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等优点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丰丽;李翠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形态以及动态增强表现 ,以提高检出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这段时期收治的6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患者 ,在其手术前7天都进行MRI检查 ,并分析MRI的病灶分布形式以及内部强化特征 ,据此将患者分为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组(实验组)和非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组(对照组) ,然后对MRI形态以及动态增强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检查出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灶62个 ,其中肿块样病灶3个 ,非肿块样病灶56个 ,斑点状3个.在非肿块样病灶中段样32个、导管分支样10个、区域性6个、局灶性8个.三种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灶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中段样18个、导管分支样9个、区域性4个、局灶性3个 ;对照组中段样10个、导管分支样8个、区域性3个、局灶性2个.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非肿块样强化 ,其中段样和导管分支样为常见 ,少数患者表现为肿块型病变.
作者:王婷伟;张珊珊;徐晓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 ,并依据其临床表象探讨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策略.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0例 ,均分为对比组和分析组 ,给予对比组病人常规护理 ,分析组则依据病人临床表象给予特殊性的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仅有68.00% ,分析组病人的总有效率可达到94.00% ,两组之间结果比较 ,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对病人开展特殊性的护理 ,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 ,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肺部CT检查过程中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对比应用情况 ,为肺部CT准确检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 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肺部CT检查的患者120例 ,随机均匀分成两组 ,对照组患者60例 ,主要进行常规剂量肺部CT检查 ,观察组患者60例 ,主要进行低剂量肺部CT检查 ,观察研究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和肺部CT检查 ,在患者呼吸时相优良情况上 ,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异 ,在患者阳性符合情况上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在患者CT诊断不良问题产生率上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肺部 CT检查过程中 ,选择低剂量诊断检查方法比较好 ,不仅可以明显提升患者CT扫描诊断结果准确率 ,在节约诊断成本的基础上获得全面的影像学图像 ,诊断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镒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临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行欣母沛疗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5年3月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200例作为对象 ,分成两组后行不同方法 ,即:对照组(缩宫素疗法)、实验组(欣母沛疗法) ,预后对疾病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疾病缓解率为93.3% ,和对照组84.0% 的缓解率相比较高 ,不良反应率4.0% 和对照组的12.0% 相比较低 ,两者有区别( P< 0.05 );实验组患者预后出血量为(51.20 ± 11.64)ml ,和对照组(124.24 ± 34.46)ml的出血量相比较少 ,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行欣母沛疗法作用突出 ,可减少出血量 ,降低不良反应 ,值得学习.
作者:罗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方法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生理以及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200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100例 ,对照组选择常规临床护理方法 ,研究组选择优质护理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的生理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术前2h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2h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明显要高(P<0.05);研究组SA S评分45.60 ± 2.30分 ,SD S评分48.01 ± 1.92分 ;对照组护理后的SA S 评分以及SD S评分分别为53.25 ± 2.70分和54.65 ± 1.24分 ,研究组护理后的SA S评分以及SD 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手术患者 ,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方法 ,能够大大改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 ,同时缓解患者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程度 ,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均能够发挥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本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共138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术中常见问题进行统计并结合本人的一些处理经验从而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遇到问题的患者中通过相应的处理后只有5例患者穿刺失败 ,总失败率为3.6%.结论:操作者在保持沉着冷静的前提下仔细分析出现问题可能的原因 ,认真对待 ,基本可为问题的顺利解决找到方法.
作者:杨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将责任分组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平分对照组、观察组 ,各种均为100例.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对照组进行护理 ,应用责任分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进行护理 ,并对2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责任分组护理模式可促进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中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丽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践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2012年4月~2015年3月接受的188位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9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在两组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对于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常规护理的满意度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能够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 ,加强其自身素质培养 ,增加手术成功率 ,使得患者和医护人员自身对手术室的服务满意程度大大提高 ,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田兴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 2015年11月期间收治择期开胸手术患者71例 ,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5例 ,对开胸手术患者行常规术前准备护理服务 ,观察组36例 ,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病情症状制定个体化心理疏导干预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 SDS 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 ,而在开胸手术前1天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开胸手术患者心理状态 ,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增加患者机体免疫能力 ,提高手术治疗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