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尿毒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分析

杨立军;李甦

关键词:老年尿毒症, 脑血流动力学, 变化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尿毒症病患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尿毒症病患66例 ,依照其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与青年组 ,每组均为33例.与此同时 ,选取同期收治的未患尿毒症病患33例 ,将其作为对照组.对3组病例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探究.结果:老年组病患的脑血流动力学速度要明显低于青年组与对照组 ,且其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病患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值与中青年病患及未患尿毒症病患相比明显较低 ,在经透析治疗后短期内可得到有效改善.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断指(趾)再植的护理

    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90例断指(趾)再植患者的护理经过 ,探讨断指(趾)再植的护理经验.本组90例中 ,80例断指(趾)再植存活 ,10例不存活.终得出结论:做好断指(趾)再植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对患者断指(趾)再植存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效果.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痔疮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痔疮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6例痔疮患者 ,给予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干预 ,设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我院同期接诊的46例痔疮患者 ,其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将其设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组痔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并将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 ,两组痔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差异较大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痔疮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率对比 ,差异明显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痔疮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有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格拉司琼用于抗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和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临床常规止吐治疗和加用格拉司琼在抗肿瘤化疗期间的止吐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给予泮托拉唑、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常规止吐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格拉司琼3毫克 ,每日两次静脉注射 ,一天后停用甲氧氯普胺.而格拉司琼从化疗当日起使用一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化疗中和化疗后共计7天)进行呕吐频次、进餐频次、进餐量、体重、睡眠、药物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好于对照组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6%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2%.结论:格拉司琼用于治疗抗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比较理想 ,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周家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积极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间于本院接受剖宫产的9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随机分组原则进行随机分组 ,其中一组为对照组(n=47) ,采取常规护理 ,另一组为观察组(n=47) ,在此基础上进行围产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 ,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围产期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一定程度的护理干预 ,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 ,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学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2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评估病人 ,讲解腹腔镜的优点 ,做好心理护注意病情观察 ,加强基础护理 ,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25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工作中的点.

    作者:杜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分析102例心内科老年患者基本情况及疾病情况 ,找出住院期间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跌倒、治疗延误中断、护理干预滞后、患者外出检查时计划不周全、护士依赖仪器与陪伴、药物对老年人造成伤害.提出了减少及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正确评估患者状况、做好药物护理、关注患者出科检查及活动、严格操作流程、采用适合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等.

    作者:彭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产程与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于我院分娩的的高龄产妇200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各100例 ,前者实施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分娩护理 ,后者实施全面的助产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与产程时间.结果: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54.0% ,低于观察组的69.0% ,剖腹产率为32.0% ,高于观察组的17.0% ,差异显著 ,P<0.05 ;对照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0% ,高于观察组(2.0% ),差异显著 ,P< 0.05 ;观察组中自然分娩产妇的总产程、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 ,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 ,使剖腹产率降低 ,缩短各个产程 ,减少或避免发生产后出血 ,为母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琚瑞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选取100例消化内科的治疗患者 ,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 ,对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解决用药的不合理现象.结果:通过分析调查后发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下几个方面:药物的大剂量使用、重复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用药后出现的副作用等情况.结论:应当对用药的不合理现象进行解决 ,关键还是医护人员在诊断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和素养 ,对药物的药性进行充分的了解 ,避免用药过量或联合用药 ,提高用药的使用率和正确率 ,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盛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和探究小儿健脾丸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116例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有58例.对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儿健脾丸进行临床治疗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性的西药治疗 ,并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 ,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的实验组以 91.37% 的治疗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2.41% ,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05 ,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高 ,在临床上可大量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效果探讨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干预组中暂住期在3个月以上的< 2岁流动儿童监护人共316人 ;对照组抽取常住人口中<2岁儿童监护人共283人.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 ,6个月后对两组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综合知识得分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 ,干预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综合知识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 ,干预组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以及综合知识得分较干预前明显的提高 ,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动儿童监护人进行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的提高其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 ,对于促进形成主动接种的观念和行为十分有利.

    作者:颜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使用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选出80例 ,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 ,经对应药物治疗7天后进行超声复检 ,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位置、形态和数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80例患儿实施超声诊断后 ,诊断出淋巴结肿大的有69例 ,比例为86.5%.这69例淋巴结肿大患者中其淋巴结分布在右中下腹、脐周和左上腹部位置的比例分别为62.3% 、26.1% 和11.6%.肿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有:右下腹和右脐旁有几枚大小不一的低回声椭圆形团块 ,边界非常清晰 ,纵横径比例大于1.经药物治疗7天后超声复检发现患儿的淋巴结肿块有明显的变小和或消失 ,与治疗前对比 ,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超声诊断 ,可以清晰的反映患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的详细情况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前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医院应普及超声诊断作为常规检查.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治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治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5年7月间接收的46例瘢痕妊娠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整理和分析.结果:使用栓塞加清宫治疗20例 ,有 18例成功 ,成功率为90% ,使用药物加清宫 26例 ,有 24例成功 ,成功率为92.3% ;治疗后 ,对所有患者进行60到100天的随访 ,手术恢复情况较好.结论: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 ,一旦发现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要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尽量减小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为患者的二次妊娠创造条件 ,保证患者的健康生活.

    作者:刘长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取10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 ,其中对照组45例 ,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55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HAMA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平均 HAMA 评分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护理后的 H A M A 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55% ,对照组77.78%.护理后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妇产科患者的焦虑情绪 ,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李华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季节变化对尿蛋白的影响

    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遍应用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为临床诊断提供了许多方便.但由于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 ,特别是尿白重要项目的测定结果与临床不符而与医护人员及患者引起矛盾.根据我几十年的临床检验工作总结和相关资料报道 ,分析出季节对尿蛋白的影响 ,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孙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防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干预组则增加中医特色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情况及干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 ,以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术后便秘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术后便秘发生率高于干预组 ,干预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

    作者:陈晨;过晓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责任组长是优质护理开展中的重要环节.方法:从改善护患关系 ,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职责、作用.结果:出院患者满意度提高 ,护理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俊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 ,其中采用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患者42例(联合组) ,采用单药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44例(单药组)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 HBV DNA 转阴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以及Child -pugh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 ,差异显著(P<0.05) ,而联合组与单药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48周后 ,联合组的 HBV DNA 转阴率为90.48% (38/42) ,单药组 HBV DNA 转阴率为84.09% (37/44) ,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无论是采用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 ,还是单纯的使用恩替卡韦治疗 ,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而言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恢复异常肝功能 ,减少乙肝病毒的复制 ,均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姜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耳穴压丸联合足底按摩预防骨科病人术后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和足底按摩对骨科病人术后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00例骨科术后便秘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压丸组、按摩组和联合组 ,4组常规治疗相同 ,压丸组、按摩组和联合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耳穴压丸、足底按摩和耳穴压丸联合足底按摩 ,干预1 周.结果:压丸组(64.0% )、按摩组(68.0% )及联合组(92.0% )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联合组总有效率(92.0% )显著高于压丸组(64.0% )和按摩组(68.0%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耳穴压丸和足底按摩均能改善骨科病人术后便秘情况 ,二者联合干预效果更佳.

    作者:李玲颖;王金桥;颜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刺络拔罐的治疗方法 ,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期间收治入院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组)以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 ,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红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行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手足口病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30例给予炎琥宁治疗 ,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0.00% ,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3.3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 ,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应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可提高患儿康复速度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将其应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中.

    作者:吴自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