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行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吴自信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 干扰素, 炎琥宁,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手足口病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30例给予炎琥宁治疗 ,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0.00% ,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3.3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 ,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应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可提高患儿康复速度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将其应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中.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与华法令抗凝治疗肺栓塞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索低分子肝素与华法令抗凝治疗肺栓塞的效果对比.方法:病例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77例肺栓塞患者 ,将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华法令组.华法令组应用华法令进行干预 ,低分子肝素组则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评价两组的凝血指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经治疗 ,两组患者在凝血指标上相近 ,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P>0.05 ).在用药安全性上 ,低分子肝素组(2.63% )跟华法令组(12.82% )相比有明显优势 ,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华法令与低分子肝素对肺栓塞患者均有效果 ,但相对于华法令来说 ,低分子肝素用药安全性更高 ,患者更耐受 ,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 ,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50例 ,把这些患者均匀分成两组 ,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 ,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在患者性激素指标上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患者护理满意情况上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在患者妊娠率上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VSD技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于1992 年由德国乌尔姆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 等人首创 ,早即应用于骨科创伤治疗.在国内应用已有20年历史 ,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 ,该技术已日臻完善 ,覆盖骨科疾病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尤其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结合我科的临床使用情况 ,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郭大勇;谭琴;万丽莉;邓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影响.方法:按照相等对匹配原则 ,选取8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40例为观察组 ,40例为对照组 ,两组化疗患者在化疗的前一天均测评SCL -90及MCMQ ,化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15天后两组患者再次测评SCL -90及MCMQ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将收集到的资料统计处理后进行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两组化疗患者化疗前两个量表共13个因子均分比较 t检验结果(P>0.05) ,差异无显著性.两周后两组患者化疗评分比较结果显示 ,13个因子均分比较 t 检验结果(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心理干预 ,改变了化疗患者有害的负面心理行为 ,均能从不同程度上克服一定的心理问题 ,并且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作者:罗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对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监护点以及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 ,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 ,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进行密切监视和观察 ,同时进行用药分析 ,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方法以及出院药物指导等各方面 ,为患者提供相关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论: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 ,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 ,降低了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提升了用药安全性、依从性 ,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任重;阎爱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宫腔镜电切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46例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更年期功血等患者使用宫腔镜电切治疗 ,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6.84 ± 12.17)min ,平均住院时间为(7.13 ± 2.33 )d.17例更年期功血患者经手术后闭经 ,闭经率40% ;24例患者月经恢复到正常水平 ,月经正常率为 52.1% ;月经减少患者2例 ,减少率为4.3% ;3例患者无改善 ,无效率为3.6%.没有患者出现子宫穿孔、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可减少子宫切除机率 ,对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更年期功血等患者有良好治疗效果 ,有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王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细菌性阴道炎对产妇产褥感染的影响

    目的:研究细菌性阴道炎对产妇产褥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细菌性阴道炎产妇170例作为研究对象 ,设置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产妇170例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自然分娩后的产褥感染率和剖宫产分娩后的产褥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分娩后的产褥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分娩后的产褥感染率与对照组差别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阴道炎产妇的致病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其次为阴道加德纳菌、链球菌、粪肠球菌、表明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白氏菌.结论:产妇患细菌性阴道炎后 ,其应用剖宫产方式分娩后出现产褥感染的机率较大 ,而细菌性阴道炎对自然分娩后的产褥感染情况无较大影响.

    作者:杨美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救治的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就诊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单号35例为对照组 ,双号35例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基本治疗后 ,再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氯吡格雷 ,治疗2周后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者患者的有效率(91.4% )明显高于对照组(57.1% ) ,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以及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等血凝指标对比显示 ,无明显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不具有明显不良反应 ,安全性、可靠.结论: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临床疗效显著 ,安全性、可靠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少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头孢霉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霉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98例头孢霉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人群是10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人群 ,发生率高的药物是头孢曲松钠 ,其次是头孢替安和头孢替唑钠 ;静脉滴注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其次是口服、静脉推注和肌肉注射.结论:头孢霉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好发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静脉滴注给药途径的发生率高 ,临床给药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体质和药物类型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孙放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痛技术在分娩过程中的运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无痛技术运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采用给予无痛技术处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法 ,比较分析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78% ,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程和并发症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无痛技术运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显著 ,有利于促进产妇生产过程 ,减轻产妇疼痛感 ,缩短分娩时间 ,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云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强化安全教育对艾滋病(HIV/AIDS)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艾滋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安全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安全教育 ,并对2组患者住院期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安全隐患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加强对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安全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技术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

    作者:王翠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医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为了便于对比研究 ,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 ,其中甲组患者50人主要选择奥曲肽治疗进行治疗 ,而乙组患者50人在甲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时间以及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 ,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 ,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甲组患者高 ,且乙组患者的腹部压痛具体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尿淀粉酶恢复以及血淀粉酶的恢复时间皆短于甲组患者 ,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不仅有效可减轻了急性重症胰腺炎对患者的影响 ,缓解患者的痛苦 ,而且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有效提高治疗的质量 ,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脉再通率77.1% ,其中心力衰竭3例 ,心源性休克5例 ,死亡3例 ,均发生在冠脉未通的病例中 ;恶性心率失常7例 ,2例发生在再通组.5例发生在未通组.结论: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取得确切的疗效 ,冠状动脉溶栓后再通率高.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史换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探讨微创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 ,所有患者均在微创操作下使用 PFNA 进行内固定治疗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PFNA 治疗手术时间40 -90min ,平均55 ± 16.4min ;术中出血约50 -150ml ,平均70 ± 30.9ml.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4.8 ± 1.3个月,无髋内翻及内固定物疲劳断裂的发生 ,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 ,良1例 ,优良率91.67%.结论:微创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方法简单 ,固定稳定 ,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且骨折愈合时间短 ,临床疗效满意 ,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杨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组人干扰素气动雾化治疗640例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气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40例 ,随机分为干扰素雾化治疗组284例及对照组356例.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且治疗组显效率亦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及疱疹消失天数亦明显短于对照组 ,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气动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满意疗效 ,且为无创治疗 ,家长认可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向萍;赵娟萍;蒋少华;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责任组长是优质护理开展中的重要环节.方法:从改善护患关系 ,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职责、作用.结果:出院患者满意度提高 ,护理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俊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临床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利用解剖学和诱导痰检查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持续8周咳嗽的98例患者 ,对其进行病因诊断 ,在此基础上 ,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结果:在9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 ,94例患者病因明确 ,鼻后滴流综合征的患者有43例 ,20例患者为咳嗽变异型哮喘 ,10例患者为感冒后干咳 ,12例患者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3例患者为变应性咳嗽 ,2例患者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2例患者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发的咳嗽 ,1例患者为气道内肿瘤 ,1例患者为支气管异物.结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等等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骆书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研究

    目的:研究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间工作的80名护理人员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0名/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 ,观察组则采用目标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目标管理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本院分组研究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目标管理法进行分组护理 ,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临床工作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流行性感冒4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诊治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淮南市田家庵区淮南师范学校校医院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特点、防治对策.结果:流行性感冒患者40例均得到治愈.结论:流行性感冒的预后良好 ,应做好对流行性感冒的防治工作.

    作者:高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教育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体会

    90后护生已成为临床实习的主力军 ,为了更好地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工作 ,改善护理教学质量 ,全面提升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和义务能力 ,我科在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施人性化带教 ,深得护生的信任和好评.

    作者:蒋中艳;王维群;苏鲜花;夏同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