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芬
目的:探究调查分析健康知识宣讲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意义.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的就诊的患者120例 ,根据是否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分为观察组(6 0例)与对照组(6 0例) ,观察组进行健康知识宣讲 ,对照组未进行健康知识宣讲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传染病知识得分以及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传染病知识得分情况(85.66 ± 22.96)分、目前乙肝是否可以治愈、预防流行性感冒方法、卡介苗预防肺结核、艾滋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以及流感疫苗重点保护人群的知晓率(91.67% )、(86.67% )、(78.33% )、(100.00% )、(80.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传染病知识得分情况(59.12 ± 15.55 )分、目前乙肝是否可以治愈、预防流行性感冒方法、卡介苗预防肺结核、艾滋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以及流感疫苗重点保护人群的知晓率(31.67% )、(36.67% )、(20.00% )、(70.00% )、(50.00% )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进行健康知识宣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传染病知识水平 ,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雷万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以我院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在集束化治疗中开展早期镇静镇痛处理的必要性.
作者:郑斌;周旭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果胶铋结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 ,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并且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 ,对全部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将单独使用果胶铋治疗的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划分到对照组 ,将另外30例使用果胶铋、阿奇霉素集合治疗的患者划分到观察组 ,观察并且对比这2 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比对照组显著 ,P<0.05 ;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要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果胶铋结合阿奇霉素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 ,不仅疗效显著 ,而且不良反应率低 ,十分安全可靠.
作者:李鸿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手足口病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30例给予炎琥宁治疗 ,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0.00% ,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3.33%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 ,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应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可提高患儿康复速度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将其应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中.
作者:吴自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应用于小儿重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小儿重型手足口病患儿 ,根据治疗途径的差异划分对照组以及研究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足口病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 ,比较两种治疗途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6% )明显比对照组(75.6% )高( P< 0.05 );研究组接受治疗后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 ,组间综合比较 ,研究组疗效优.结论:针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 ,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提高治疗有效率 ,缩短临床病症指标改善所需时间 ,有助于患儿尽快康复 ,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朱朝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在校学生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乙肝传播途径及其干预措施的知晓情况 ,以便于为防治工作提供资料支持.方法:选取我市两所高校在2014年~2015年入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 ,对入学新生进行检测并作抽样调查 ,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动态分析 ,总结14、15级新生对于乙肝传播途径以及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两所高校的14级和15级新生 HbsAg的阳性检出率分为3.47% 、4.06% 和4.13% 、3.96% ,14和15级新生的 HbsAg阳性总检出率分别为4.34% ,其中男生为7.03% ,女生为5.34% ,近两年内的新生 HbsAg 阳性模式主要为大三阳和小三阳 ,分别占37.6% 和43.8%.对新生进行调查 ,2014级新生知道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仅占9% 和7% ,而在生活中真正注意的却仅仅只有3人 , 2015级新生知道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措施的占39% 和34%.结论:对本研究所抽选的两所高校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需要及时进行补种和乙肝疫苗的接种 ,加大力度对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进行宣传 ,从根本上引起学生的重视.
作者:王荣爱;刘宣辰;闫冰;郭子纯;袁可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68例 ,实施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 卡托普利) ,观察组患者68例 ,实施比索洛尔治疗(常规治疗+ 比索洛尔) ,持续治疗3 -4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率、血压、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LVESs(左室收缩末内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6%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9% ;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 ,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得到有效改善 ,且处左室舒张末内径外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后 ,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左室射血分数较之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 ,且两组患者间治疗后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 ,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段银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Herbert 螺钉与钢板治疗 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 MasonⅡ 型桡骨头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方法分为 Herbert 螺钉组(采用 Herbert螺钉内固定)和钢板组(采用钢板内固定)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Herbert 螺钉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68% 高于钢板组83.7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bert 螺钉在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治疗中较钢板内固定可提高固定效果 ,提高肘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陈群;傅尔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研究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门诊生殖中心治疗的150 名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 ,同期正常妊娠女性150名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数值 ,包括全血还原比黏度高切、低切 ;全血黏度高切、低切 ;血浆黏度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妊娠后血流变学指标复常率、妊娠超过5个月人数比例、血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增长与孕周相符率、B超显示与孕周相符率.结果:全血还原比黏度高切、低切 ;血黏度高切、低切 ;血浆黏度 ,以及血小板聚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妊娠后血流变学指标复常人率、妊娠超过5个月人数比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增长与孕周相符率、B超显示与孕周相符率都显著的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 ).结论:通过对自然流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以及血小板聚集检测 ,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涂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 ,对照组为7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 ,对照组为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神经衰弱患者优质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效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华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的8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对实验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施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干预三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抑郁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5.8±2.9)、(8.8±1.2),抑郁总分分别是(65.6±3.8)、(53.4± 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缩短胃溃疡穿孔患者的住院天数 ,降低抑郁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知识宣讲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意义.方法:选取125 名被调查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予以健康知识宣讲 ,对照组不施以健康知识宣讲 ,比较分析两组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对比两组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差异显著(X2 =17.5676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知识宣控 ,有效提高人们的传染病知识知晓率 ,提升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锦;胡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放射介入治疗方法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以便为子宫肌瘤临床诊疗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了 2010年12月至2014年8月期间 ,我院临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 ,均给予放射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以患者实施放射介入治疗前后患者的经期时间(d)、血红蛋白(g/l)、子宫大小(cm3)和肌瘤体积(cm3)等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手术前相比较 ,手术后患者的经期时间显著降低 ,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且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 ,患者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显著降低 ,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 ,患者的子宫及肌瘤体积缩小程度更加明显.患者术后6月和9月的子宫及肌瘤体积显著低于手术前 ,患者术后9月子宫及肌瘤体积显著低于术后6月,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临床针对子宫肌瘤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 ,采用放射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缩小患者肌瘤体积 ,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方式之一.
作者:陈勇刚;李光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取10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 ,其中对照组45例 ,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55例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HAMA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平均 HAMA 评分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护理后的 H A M A 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55% ,对照组77.78%.护理后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妇产科患者的焦虑情绪 ,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李华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探究小儿健脾丸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116例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有58例.对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儿健脾丸进行临床治疗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性的西药治疗 ,并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 ,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的实验组以 91.37% 的治疗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2.41% ,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05 ,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高 ,在临床上可大量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自2011年4月至2015年9月收治锁骨中段骨折患者26例 ,男21例 ,女5例 ,年龄20 -58岁 ,平均40.3岁.锁骨近端骨折按 Edinburg分型 ,1A1型12例 ,1A2型7例 ,1B1型3例 ,1B2型4例.患者均使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并进行随访以评价其疗效.结果:25例患者获得随访 ,1例失访 ,随访时间0.7 -1.5年,平均 9 个月.2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 ,骨折对位及内固定良好 ,未见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根据 Rockwood评分 ,优17例 ,良3例 ,可5例 ,差1例 ,优良率为88.7%.结论:运用锁定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 ,尤其是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疗效良好 ,固定可靠 ,可以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并发少 ,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郭大勇;万丽莉;邓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14年11月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后壁骨折24例 ;用改良的 Merle d'Aubigné和 Postel评分系统评价临床效果 ,用 Matta放射学标准评价影像学结果[1].结果:24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2年,X线摄片示骨折愈合时间12 -18周 ;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4例发生异位骨化 ;临床疗效根据改良的Merle d' Aubigné和Postel评分髋关节功能:优18例 ,良3例 ,可2例 ,差1例 ;优良率为87.5% ;按 Matta的放射学评价标准评分:优19例 ,良2例 ,可3例 ,优良率为87.5%.结论:骨折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基础.
作者:徐刚;陈晟;闫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探索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8名 ,再随机将这48名患者分成两组 ,每组24人 ,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的治疗 ,观察组患者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7.5% ,死亡人数为 1 人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 ,死亡人数为2人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对照组(P<0.05) ,死亡人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众多 ,要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因给予对应治疗 ,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尽管现代医学在丙型肝炎(丙肝)的治疗上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包括标准治疗方案和现在的小分子物质研究),但没有解决所有临床问题.治疗中的病毒学突破、无应答及停药后复发等 ,使得丙肝治疗依然是临床难题.但是个体化治疗使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
作者:岳贵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监护点以及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 ,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 ,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进行密切监视和观察 ,同时进行用药分析 ,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方法以及出院药物指导等各方面 ,为患者提供相关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论: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 ,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 ,降低了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提升了用药安全性、依从性 ,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任重;阎爱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