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勇;谭琴;万丽莉;邓利军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诊断和处理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6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8例.对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 ,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研究组患者终止妊娠及抢救等处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34.37 ± 120.4)ml ,平均输血量为(763.57 ± 110.27)ml.研究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25.37 ± 110.4)ml ,平均输血量为(632.54 ± 105.34)ml.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应该及时地对其进行全面诊断 ,合理选择处理方案终止妊娠 ,降低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发生.
作者:赵琼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实施手术13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常规组和分析组 ,常规组67例 ,采用传统护理方式 ,分析组67例 ,采用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效果均为97.0% 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效果85.1% 、86.6% ,并且分析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明显得到改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 ,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 ,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卫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刺络拔罐的治疗方法 ,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期间收治入院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组)以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 ,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红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 ,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71)和试验组(n=71) ,对照组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 ,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0.05 ).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
作者:严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 ,探讨预防和减少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对策.方法:从胺碘酮的药物性质、选择输入的方式、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探讨发生静脉炎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发生静脉炎后积极对症处理.结果:20例胺碘酮静脉滴注致静脉炎原因中 ,12例(60% )为药物因素引起 ;5例(25% )为护理人员因素引起 ;3例(15% )为患者因素引起.结论:胺碘酮所致静脉炎药物因素为主要因素 ,输注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立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末端病是一种运动损伤性疾病,军队中的士兵和干部因长期接受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此类疾病的发生概论较高,但此病发展缓慢,极易被患者本身忽略,长期以来造成军队的非战斗力减员.本文就末端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对基层部队卫生保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作者:徐程;朱义超;苏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 L )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增生性疾病 ,骨髓以髓系增生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及脾脏肿大为主要特征.90% 患者骨髓细胞中存在 Ph 染色体和(或)BCR/ABL 融合基因 ,占白血病的 15% ~ 20% ,其病程长、进展缓慢 ,中位生存期 3 ~ 4 年.随着新的治疗方法出现 ,特别是伊马替尼[6] ,靶向作用于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 P210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上作为一线药物的使用 ,患者10年生存率达85% -90%,但长期坚持服药 ,费用昂贵 ,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经济等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而导致部分患者放弃定期检查和坚持治疗 ,影响了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唐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TCT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56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 ,所有患者行 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测 ,并行活检病理学检查 ,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56例检测标本中 ,行 TCT检测显示结果为阳性的有23例 ,阳性率为 6.5% ,阴道镜检测显示结果为阳性的有24例 ,阳性率为6.7% ,TCT与阴道镜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24例阳性患者行手术病理活检 ,结果显示 ,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共23例 ,TCT与阴道镜检测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95.8%.结论:在宫颈癌前病变的检测中采用 TCT联合阴道镜进行检测 ,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和可靠性 ,是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鸿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研究 ,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50 )、观察组(n= 52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参照组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忠艳;陈泽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骨折手术患者施以护理的过程中 ,加行手术室护理的优点 ,同时总结该种护理方法的要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借助骨折手术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 ,均接受了常规的护理服务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 ,加行手术室护理 ,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而且还可以大大的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寇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在治疗首次精神分裂症前后对女性患者疗效及体重、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35例) ,奥氮平组(35)例 ,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 周末采用阳性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疗效 ,TESS 判断副反应 ,并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 ,测量体重.结果:女性首次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次使用齐拉西酮、奥氮平治疗 ,总体有效率分别为 78.8% , 82.4% ,两组有效率和无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间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但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奥氮平以体重增加为主 ,齐拉西酮以失眠 ,恶心 ,心动过速为主.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治疗具有明显疗效.与奥氮平相比 ,齐拉西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体重几乎没有影响 ,心电图异常于治疗第二周内明显 ,以后无差异 ,失眠、恶心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相比较而言 ,患者对齐拉西酮依从性更好.因此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个体化用药.
作者:李玉梅;韦尚顶;夏春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 ,通过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中等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 ,研究组使用小剂量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4周、8周以及12周的疼痛情况差异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患者评估得分以及医生评估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改善 ,跟治疗之前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00%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27% ,两者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可以有效的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晔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本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共138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术中常见问题进行统计并结合本人的一些处理经验从而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遇到问题的患者中通过相应的处理后只有5例患者穿刺失败 ,总失败率为3.6%.结论:操作者在保持沉着冷静的前提下仔细分析出现问题可能的原因 ,认真对待 ,基本可为问题的顺利解决找到方法.
作者:杨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干预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9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45例/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讨论患者的心理影响因素.结果:根据本文的分组护理 ,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44%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还应加入干预护理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王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支架治疗膝内外翻畸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内外翻畸形患者56例 ,对患者进行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支架治疗并且配合良好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 ,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术后8 -10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56例患者均无骨不愈合、神经血管损伤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并且患者的术后X光片显示患者的骨头均在连续性的生长 ,患者去除外固定支架之后 ,肢体具有恢复良好的活动能力.56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让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膝内外翻畸形时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高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大承气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患者60例 ,随机进行分组 ,其中对照组为30例 ,研究组30例 ,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治疗方法 ,给予研究组大承气汤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大承气汤治疗方法 ,效果显著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明;王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干预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0例/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观察组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为(98.2 ± 1.6 )分 ,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8.1 ± 1.7 )分 ;对照组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为(88.1 ± 1.5 )分 ,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87.1 ± 1.5 )分.则观察组对于护理人员的态度评分以及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 ,采取人性化干预护理其效果比较显著 ,而且对于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以及工作满意度均有所提升 ,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行护理干预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8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头痛程度评分情况及 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 HAMA、HAMD 评分、头痛程度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 HAMA 、HAMD评分、头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重建心理平衡 ,从而减轻头痛情况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分析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情况.方法:选取某县2012年1月~2015年6月发生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3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其疫苗分别为卡介苗、百白破以及麻疹类疫苗 ,统计其发生异常反应的情况 ,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 ,卡介苗、百白破以及麻疹类疫苗三种疫苗通过预防接种发生异常反应例数分别为8例、13例、9例.结论:在百白破、麻疹类疫苗预防接种时 ,发生异常反应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可有效缓解异常反应 ,同时 ,在卡介苗预防接种前 ,需要对药物进行摇匀 ,有效降低发生异常反应的几率 ,提高预防接种防疫站的监测能力 ,从而保障接种人员生命安全.
作者:王衍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运用护理干预辅以药物治疗处理卡介苗混合伤寒疫苗误种皮下效果分析 ,以期为预防接种事故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及时告知家长疫苗误种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 ,消除家长恐惧心理 ,对儿童及时局部封闭和药物治疗.结论:及时处理避免发生脓肿或溃疡 ,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化解家长与医务人员对立情绪 ,消除预防接种工作不良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李白;陆克;李惠兰;黄丽芹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