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 L )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增生性疾病 ,骨髓以髓系增生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及脾脏肿大为主要特征.90% 患者骨髓细胞中存在 Ph 染色体和(或)BCR/ABL 融合基因 ,占白血病的 15% ~ 20% ,其病程长、进展缓慢 ,中位生存期 3 ~ 4 年.随着新的治疗方法出现 ,特别是伊马替尼[6] ,靶向作用于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 P210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上作为一线药物的使用 ,患者10年生存率达85% -90%,但长期坚持服药 ,费用昂贵 ,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经济等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而导致部分患者放弃定期检查和坚持治疗 ,影响了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唐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形态以及动态增强表现 ,以提高检出率.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这段时期收治的6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患者 ,在其手术前7天都进行MRI检查 ,并分析MRI的病灶分布形式以及内部强化特征 ,据此将患者分为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组(实验组)和非浸润性乳腺导管原位癌组(对照组) ,然后对MRI形态以及动态增强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检查出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灶62个 ,其中肿块样病灶3个 ,非肿块样病灶56个 ,斑点状3个.在非肿块样病灶中段样32个、导管分支样10个、区域性6个、局灶性8个.三种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灶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中段样18个、导管分支样9个、区域性4个、局灶性3个 ;对照组中段样10个、导管分支样8个、区域性3个、局灶性2个.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MRI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非肿块样强化 ,其中段样和导管分支样为常见 ,少数患者表现为肿块型病变.
作者:王婷伟;张珊珊;徐晓晓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 ,根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给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成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监护点以及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 ,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 ,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进行密切监视和观察 ,同时进行用药分析 ,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方法以及出院药物指导等各方面 ,为患者提供相关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论: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 ,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 ,降低了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提升了用药安全性、依从性 ,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任重;阎爱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99例 ,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7例)和综合护理组(52例) ,观察并比较以上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 ,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36.2% ;同时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 ,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白天功能以及总分等 PSQI评定结果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 ,组间差异经t检验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对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汤李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中筛选出100例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治愈的14例 ,未愈6例 ,治疗有效率为70% ;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 ,未愈12例 ,治疗有效率为38%.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X2=10.4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 ,对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跃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前 PBL 和EBM 作为当今世界倍受推崇的高等医学教育方法 ,国内的很多高校已经循序渐进的开展了 PBL 教学法和 EBM 教学法 ,我校妇产科学也进行了教学改革 ,通过对 PBL 结合 EBM 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霞;王晓冰;孙瑾;赵文;王志丹;刘洁;李虹;黄雪晶;苗金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总结病案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制定病案管理改进措施 ,比较实施前后的病案管理质量.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 ,病案填写的规范性评分、准确性评分明显增加 ,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 ,和实施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案管理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体现 ,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对于医院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能够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作者:蒋红梅;杨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雾化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COPD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雾化吸入试验组(下称试验组)33例 ,常规治疗对照组(下称对照组)27例.雾化吸入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 ,采用布地奈德、特步他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 ,每次给予雾化布地奈德2ml及特布他林1ml注入雾化器治疗 ,2次/天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 ,并采取精心的细节护理 ,7天一个疗程.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近期效果 ,咳嗽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比较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期患者雾化吸入辅助治疗 ,能有效缩短其咳嗽症状的时间 ,能迅速地改善和控制急性病理症状 ,提高COPD治疗的总有效率.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患者治疗效果上市肯定的人.
作者:任志红;高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 2 型糖尿病的患者 120例 ,随机分成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 ,对照组运用格列齐特治疗 ,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在治疗期间 ,研究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3.3% );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格列齐特的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小 ,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荣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 TUVP术与 HoLEP术治疗BP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12~2014.7治疗的112例BPH 患者作为疗效观察对象 ,分成A 组、B组 ,每组56例 ,两组的手术方法分别为 HoLEP术与 TUVP术.结果:治疗后B组的QmaX低于A 组 ,且IPSS评分高于A组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HoLEP术治疗BPH的疗效优于 TUVP术.
作者:夏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方法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生理以及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200例急诊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100例 ,对照组选择常规临床护理方法 ,研究组选择优质护理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的生理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术前2h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2h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明显要高(P<0.05);研究组SA S评分45.60 ± 2.30分 ,SD S评分48.01 ± 1.92分 ;对照组护理后的SA S 评分以及SD S评分分别为53.25 ± 2.70分和54.65 ± 1.24分 ,研究组护理后的SA S评分以及SD 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手术患者 ,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方法 ,能够大大改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 ,同时缓解患者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程度 ,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均能够发挥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教学中怎样更好的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为培养出更多具备人文精神的护理型人才 ,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学习期间进入到临床实践的100例护理学生 ,对其实施常规的教育模式 ,将其作为对照组 ;同时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在学习期间进入到临床实践的100例护理学生 ,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对其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将其作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学生对人文知识学习以及人文价值取向的评分以及临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比较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之后 ,护理学生对人文知识学习以及人文价值取向两个维度一共11个测评因子评分均明显比实施教育前高 ,两组学生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之间 ,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之间 ,通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之后 ,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集中在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 ,两组满意度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完善教学管理组织以及规范教学管理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 ,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同时还可以提升护理学生的人文素质 ,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人文关怀服务 ,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卫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临床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可靠方法 ,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临床妇科所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8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 ,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给予联合治疗)和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单纯治疗) ,各39例.以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 ,高于对照组的71.79% ,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4 ,P= 0.0183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 ,低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 ,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5 ,P=0.0476 ).结论: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 ,患者不良反应的控制效果较好 ,是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想方式之一.
作者:向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7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参比组各40例.参比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阿莫西林与法莫替丁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与泮托拉唑予以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 ,对比两组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小 ,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好 ,疗效明显优于法莫替丁 ,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患者可较好的耐受 ,值得推广.
作者:印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5TMRI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例42乳腺导管内孤立/多发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术前均行乳腺X线、超声检查及 AURORA 乳腺专用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 -RADS) ,评价其病灶的形态学(包括病灶大小、形状、部位、边缘、多形性及与导管的关系)、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模式及其他相关的特征 ,并与X线、超声检查相对照.结果:42例病人孤立导管内乳头状瘤27例 ,多发导管乳头状瘤15例.MRI共检出38个病灶 ,其中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MRI为阴性 ,2例双侧多发导管乳头状瘤MRI检出双侧病灶.其MRI形态学表现多见是沿导管分布多发小结节样或环形强化(42.5% ) ,其次为乳晕后区孤立或多发结节样强化(20.6% )及乳晕后方导管样、线状、分支样强化(11.3% ) ,伴或不伴导管扩张 ,MRI增强信号 -时间曲线以平台型和流出型为主 ,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部分(4例)表现为类似恶性肿瘤的 M R I征象(9.5% ) ,难以与恶性肿瘤区分.结论:乳腺专用 M R I检查对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具有较大的优势 ,能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定位 ,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珊珊;李伶娟;阮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探讨微创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 ,所有患者均在微创操作下使用 PFNA 进行内固定治疗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PFNA 治疗手术时间40 -90min ,平均55 ± 16.4min ;术中出血约50 -150ml ,平均70 ± 30.9ml.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4.8 ± 1.3个月,无髋内翻及内固定物疲劳断裂的发生 ,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 ,良1例 ,优良率91.67%.结论:微创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方法简单 ,固定稳定 ,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且骨折愈合时间短 ,临床疗效满意 ,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杨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探究小儿健脾丸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116例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有58例.对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儿健脾丸进行临床治疗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性的西药治疗 ,并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 ,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的实验组以 91.37% 的治疗总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2.41% ,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05 ,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采用小儿健脾丸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好、见效快、安全性高 ,在临床上可大量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体温预防护理对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将我院86例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低体温预防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予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低体温预防护理 ,可以明显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Herbert 螺钉与钢板治疗 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 MasonⅡ 型桡骨头骨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方法分为 Herbert 螺钉组(采用 Herbert螺钉内固定)和钢板组(采用钢板内固定)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Herbert 螺钉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68% 高于钢板组83.7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bert 螺钉在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治疗中较钢板内固定可提高固定效果 ,提高肘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陈群;傅尔殿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