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中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苏成舜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 辅助治疗, 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 ,根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给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尿激酶原治疗心肌梗死在县级医院的应用

    目的:评价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在县级医院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预后不佳影响因素 ,为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共以尿激酶原溶栓治疗AMI患者94例 ,据是否发生心血管并发症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溶栓90min ,其中罪犯血管再通占50.0% 、完全再通43.62% ,未见死亡例 ;溶栓治疗后出现并发症17例 ;对照组冠心病、肥胖比重、获得急诊急救时间高于观察组 ,日间发病、救护车转运、自行用药比重、症状典型比重低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14.89%.结论:尿激酶原治疗AMI疗效较好 ,90min内血管再通率较高 ,但疗效因素影响较多 ,并非所有的患者均能血管再通 ,需做好风险预测 ,及早转运.

    作者:彭树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附子理中汤加味防治结直肠癌化疗后消化道反应30例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加味防治结直肠癌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常规化疗)和对照组(单纯常规化疗)各30例 ,比较两组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比较 ,治疗组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 ).结论:附子理中汤加味有防治结直肠癌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作用.

    作者:王立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关于PBL结合EBM教学法在医学高校妇产科教学中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目前 PBL 和EBM 作为当今世界倍受推崇的高等医学教育方法 ,国内的很多高校已经循序渐进的开展了 PBL 教学法和 EBM 教学法 ,我校妇产科学也进行了教学改革 ,通过对 PBL 结合 EBM 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霞;王晓冰;孙瑾;赵文;王志丹;刘洁;李虹;黄雪晶;苗金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教育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体会

    90后护生已成为临床实习的主力军 ,为了更好地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工作 ,改善护理教学质量 ,全面提升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和义务能力 ,我科在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施人性化带教 ,深得护生的信任和好评.

    作者:蒋中艳;王维群;苏鲜花;夏同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在肛肠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应用于肛肠术后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对照组68例 ,采用 Nipro持续注入器镇痛泵进行药物镇痛治疗 ,观察组68例 ,采用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对患者进行术后镇痛治疗.对比两组在手术7d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7d后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复方亚甲长效止痛剂在肛肠术后镇痛治疗上疗效显著 ,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承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针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拆线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达标率 ,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拆线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达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6%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7%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 ,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谢金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血管性痴呆患者康复护理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大幅度攀升 ,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发病率为高 ,约占老年期痴呆的80% [1].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州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201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州直134个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人数为5761人 ,各单位计划体检人数为5595人.在州人民医院、州妇幼保健院、州藏医药研究院、甘南州隆宝缘医院和州红十字仁爱医院这五家承检医院实际体检的干部职工人数为4189人 ,其中县级干部(含副高职称)体检人数为684人 ,科级及以下干部职工体检人数为3505人.

    作者:孔俊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16排螺旋CT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16排螺旋CT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到我院诊治的90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诊断手术及 M BI的检查证实 ,以及计算对该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诊断 ,900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 ,其中有247例的患者属于中膨隆型 ,有284例的患者属于突出型 ,有295例的患者属于脱垂游离型 ,有54例的患者属于经骨突出型 ,与手术的诊断和M BI的诊断结果相似的有880例 ,相似率是97.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运用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很好使用的价值意义.

    作者:李伶娟;王婷伟;张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析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教学中怎样更好的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为培养出更多具备人文精神的护理型人才 ,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学习期间进入到临床实践的100例护理学生 ,对其实施常规的教育模式 ,将其作为对照组 ;同时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在学习期间进入到临床实践的100例护理学生 ,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对其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将其作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学生对人文知识学习以及人文价值取向的评分以及临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比较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之后 ,护理学生对人文知识学习以及人文价值取向两个维度一共11个测评因子评分均明显比实施教育前高 ,两组学生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之间 ,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之间 ,通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之后 ,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集中在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 ,两组满意度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完善教学管理组织以及规范教学管理 ,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 ,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同时还可以提升护理学生的人文素质 ,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人文关怀服务 ,值得在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卫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本位整体护理理念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本位整体护理理念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接诊的46例手术治疗患者 ,设为观察组 ,运用人本位整体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干预 ,选取同期我院接诊的45例条件相似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统计护理前后患者家属的焦虑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 ,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 ,差异均较大 ,观察者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运用人本位整体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干预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改善患者家属焦虑情况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淑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肺部CT检查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在肺部CT检查过程中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对比应用情况 ,为肺部CT准确检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 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肺部CT检查的患者120例 ,随机均匀分成两组 ,对照组患者60例 ,主要进行常规剂量肺部CT检查 ,观察组患者60例 ,主要进行低剂量肺部CT检查 ,观察研究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和肺部CT检查 ,在患者呼吸时相优良情况上 ,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异 ,在患者阳性符合情况上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在患者CT诊断不良问题产生率上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肺部 CT检查过程中 ,选择低剂量诊断检查方法比较好 ,不仅可以明显提升患者CT扫描诊断结果准确率 ,在节约诊断成本的基础上获得全面的影像学图像 ,诊断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镒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行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高热惊厥患儿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社区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高热惊厥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30例患儿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两组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家长对护理满意情况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后对高热惊厥知识知晓评分以及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患儿半年后高热惊厥复发率为1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 ,组间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结论: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 ,可提高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有效避免高热惊厥患儿的复发 ,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永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对精索静脉曲张性重度少精或无精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对精索静脉曲张性重度少精或无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性重度少精或无精患者50例 ,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 ,实验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 ,而对照组患者并未给予手术治疗.结果:术前和术后8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精液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治疗不能对精索静脉曲张性重度少精或无精患者的精液质量进行有效改善 ,临床中不建议采用手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性重度少精或无精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卢启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有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患儿80例 ,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8例 ,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推拿、电疗、作业治疗 ,神经营养因子药物 ,水疗、穴位注射.每组均每日一次 ,20天为一疗程 ,每个疗程间隔10 天 ,坚持一年以上相应的康复治疗.结果:2 组患儿在治疗前分别以GMFM -88测定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组治疗前GMFM -88总分23.83 ± 4.58 ,治疗后50.71 ± 9.04 ,(P<0.05);单纯运动治疗组治疗前23.42 ± 5.41 ,治疗后44.71 ± 8.51(P<0.05);两个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综合康复治疗组疗效高于单纯运动治疗组.

    作者:李淑娜;王灿军;张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作用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 ,对照组为7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 ,对照组为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神经衰弱患者优质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临床护理效果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华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表现的巨细胞性动脉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表现的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2月住院的4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表现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的症状、体征、炎性标志物及治疗、预后.结果:所有患者均行颅脑及脑动脉 Willis环的影像学检查排除肿瘤和脑动脉炎 ,均行颞浅动脉活检确诊为巨细胞性动脉炎.结论:巨细胞性动脉炎可致急性痛性动眼神经麻痹 ,起病与小血管病变相似.患者血液中炎性标志物增高 ,经给予类固醇治疗 ,动眼神经麻痹可迅速好转 ,行颞浅动脉活检确诊.

    作者:郭莞莹;舒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积极作用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 L )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增生性疾病 ,骨髓以髓系增生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及脾脏肿大为主要特征.90% 患者骨髓细胞中存在 Ph 染色体和(或)BCR/ABL 融合基因 ,占白血病的 15% ~ 20% ,其病程长、进展缓慢 ,中位生存期 3 ~ 4 年.随着新的治疗方法出现 ,特别是伊马替尼[6] ,靶向作用于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 P210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上作为一线药物的使用 ,患者10年生存率达85% -90%,但长期坚持服药 ,费用昂贵 ,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经济等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而导致部分患者放弃定期检查和坚持治疗 ,影响了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唐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72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86例患者 ,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 ,比较2 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0% ,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 ,两组对比 ,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具有积极的临床选择和普及意义.

    作者:沈志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刺络拔罐的治疗方法 ,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到2015年9月期间收治入院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组)以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 ,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红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