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疗效观察

李淑娜;王灿军;张祺

关键词: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综合康复治疗,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有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患儿80例 ,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8例 ,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推拿、电疗、作业治疗 ,神经营养因子药物 ,水疗、穴位注射.每组均每日一次 ,20天为一疗程 ,每个疗程间隔10 天 ,坚持一年以上相应的康复治疗.结果:2 组患儿在治疗前分别以GMFM -88测定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组治疗前GMFM -88总分23.83 ± 4.58 ,治疗后50.71 ± 9.04 ,(P<0.05);单纯运动治疗组治疗前23.42 ± 5.41 ,治疗后44.71 ± 8.51(P<0.05);两个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综合康复治疗组疗效高于单纯运动治疗组.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胃溃疡穿孔治疗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的8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对实验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施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干预三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抑郁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5.8±2.9)、(8.8±1.2),抑郁总分分别是(65.6±3.8)、(53.4± 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缩短胃溃疡穿孔患者的住院天数 ,降低抑郁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军事训练中末端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末端病是一种运动损伤性疾病,军队中的士兵和干部因长期接受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此类疾病的发生概论较高,但此病发展缓慢,极易被患者本身忽略,长期以来造成军队的非战斗力减员.本文就末端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对基层部队卫生保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作者:徐程;朱义超;苏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治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治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5年7月间接收的46例瘢痕妊娠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整理和分析.结果:使用栓塞加清宫治疗20例 ,有 18例成功 ,成功率为90% ,使用药物加清宫 26例 ,有 24例成功 ,成功率为92.3% ;治疗后 ,对所有患者进行60到100天的随访 ,手术恢复情况较好.结论: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 ,一旦发现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要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尽量减小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为患者的二次妊娠创造条件 ,保证患者的健康生活.

    作者:刘长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欣母沛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的观察

    目的:探究欣母沛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 ,两组产妇均采用欣母沛以及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 ,组间经对比以 P<0.05为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采用欣母沛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宫缩乏力现象 ,降低出血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秦晓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婴幼儿门诊输液中运用优质护理成效探析

    目的:针对婴幼儿输液时运用优质护理的成效分析.方法:选取门诊90例进行输液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其中观察组婴幼儿给予优质护理 ,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模式的护理方式 ,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护理投诉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不管是在一次穿刺成功率还是病人满意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而护理投诉率则远远低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婴幼儿输液中运用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同时还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段从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脉再通率77.1% ,其中心力衰竭3例 ,心源性休克5例 ,死亡3例 ,均发生在冠脉未通的病例中 ;恶性心率失常7例 ,2例发生在再通组.5例发生在未通组.结论: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取得确切的疗效 ,冠状动脉溶栓后再通率高.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史换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品管圈在提高CCU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中的应用

    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 CCU )是心内科相对独立的治疗单元 ,有特殊的要求、治疗护理和人文关怀规范.CCU 收治所有心血管病的急危重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需循环支持的患者 ,这意味着较多的患者要持续静脉输液治疗.由于我科年轻护士较多 ,患者病情重 ,输液持续时间长 ,而如何有效的进行静脉输液管理 ,避免不良状况 ,提高 CCU 住院患者的静脉输液满意度是目前临床上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48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探索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48名 ,再随机将这48名患者分成两组 ,每组24人 ,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的治疗 ,观察组患者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87.5% ,死亡人数为 1 人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 ,死亡人数为2人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对照组(P<0.05) ,死亡人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众多 ,要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因给予对应治疗 ,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人体通常迅速失血量超过人体总血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引起的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 ,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出血 ,消化道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宫外孕、肝癌破裂、脾破裂以及胃十二指肠破裂等疾病等所引起的急性大出血 ,能否引起患者休克表现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 ,关键还取决于患者失血的速度.休克广义的是指人的机体在受到强烈有害的外界或身体内在的致病因子的作用后出现的以人体组织内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失血的量和时间 ,通常情况下人体在20分钟内失血不足全血的15% 时 ,身体可以通过自身神经、血管调节使血压和组织循环血量保持稳定.若机体快速失血 失血量超过人体全血量的20% 以上 ,可引起患者失血性休克 ,短时间内失血量如果超过人体全血量的5 5% 就会导致患者迅速死亡[1 ].抢救失血性休克过程中的正确措施是决定成功与否主要的一环 ,但是正确的、全面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我院 2012年1月至 2015年3月份共计治疗 1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冯桂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深入探讨中医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4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行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药浴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系统的治疗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 ,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魏树俭;季梅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高龄重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在高龄重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高龄重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 ,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之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治疗后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6%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7%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观察组患者差.结论: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法治疗高龄重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治疗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邓声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临床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利用解剖学和诱导痰检查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持续8周咳嗽的98例患者 ,对其进行病因诊断 ,在此基础上 ,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结果:在9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 ,94例患者病因明确 ,鼻后滴流综合征的患者有43例 ,20例患者为咳嗽变异型哮喘 ,10例患者为感冒后干咳 ,12例患者为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3例患者为变应性咳嗽 ,2例患者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2例患者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发的咳嗽 ,1例患者为气道内肿瘤 ,1例患者为支气管异物.结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等等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骆书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分析68例心源性水肿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源性水肿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8例心源性水肿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 ( P<0.05 ).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 ( P<0.05 ).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心源性水肿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概率 ,改善护理质量与护患关系 ,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殷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治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应用于小儿重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小儿重型手足口病患儿 ,根据治疗途径的差异划分对照组以及研究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足口病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 ,比较两种治疗途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6% )明显比对照组(75.6% )高( P< 0.05 );研究组接受治疗后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 ,组间综合比较 ,研究组疗效优.结论:针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 ,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提高治疗有效率 ,缩短临床病症指标改善所需时间 ,有助于患儿尽快康复 ,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朱朝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1日至2015年5月20日进行诊治的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治情况 ,探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诊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1日至2015年5月20日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资料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以下简称 ,单纯组)63例 ,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以下简称 ,结合组)63例.观察比较二组患者诊治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24 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变化和诊治有效率.结果:经过资料取证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 ,二组患者诊治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低于诊治前 ,且结合组优于单纯组 ,差别显而易见( P<0.05 ).结合组患者诊治有效率为90.48% (57/63 ) ,单纯组患者诊治有效率为76.19% (48/63 ) ,二组相比差别显而易见(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 ,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将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5TMRI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5TMRI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例42乳腺导管内孤立/多发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术前均行乳腺X线、超声检查及 AURORA 乳腺专用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 -RADS) ,评价其病灶的形态学(包括病灶大小、形状、部位、边缘、多形性及与导管的关系)、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模式及其他相关的特征 ,并与X线、超声检查相对照.结果:42例病人孤立导管内乳头状瘤27例 ,多发导管乳头状瘤15例.MRI共检出38个病灶 ,其中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MRI为阴性 ,2例双侧多发导管乳头状瘤MRI检出双侧病灶.其MRI形态学表现多见是沿导管分布多发小结节样或环形强化(42.5% ) ,其次为乳晕后区孤立或多发结节样强化(20.6% )及乳晕后方导管样、线状、分支样强化(11.3% ) ,伴或不伴导管扩张 ,MRI增强信号 -时间曲线以平台型和流出型为主 ,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部分(4例)表现为类似恶性肿瘤的 M R I征象(9.5% ) ,难以与恶性肿瘤区分.结论:乳腺专用 M R I检查对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具有较大的优势 ,能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定位 ,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珊珊;李伶娟;阮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7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参比组各40例.参比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阿莫西林与法莫替丁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与泮托拉唑予以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 ,对比两组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小 ,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好 ,疗效明显优于法莫替丁 ,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患者可较好的耐受 ,值得推广.

    作者:印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7月接收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参照患者本身的症状进行分期手术组20例和1期手术治疗组25例.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患者在实施手术后均痊愈出院.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及费用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实行1期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不仅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还节省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时间.

    作者:段澎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胆道手术T管引流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胆道手术 T 管引流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每组各患者45例 ,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分析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与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用于胆道手术 T 管引流护理 ,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低体温预防护理对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低体温预防护理对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将我院86例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低体温预防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予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低体温预防护理 ,可以明显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