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惠
90后护生已成为临床实习的主力军 ,为了更好地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工作 ,改善护理教学质量 ,全面提升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和义务能力 ,我科在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施人性化带教 ,深得护生的信任和好评.
作者:蒋中艳;王维群;苏鲜花;夏同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复发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共计149人.(1 )分析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手术方法.(2 )对患者进行随访 ,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 )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的手术方法主要为患侧叶切除加峡部切除(行或不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患侧腺叶(行或不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峡部加对侧次全切、甲状腺全切加颈部淋巴结清扫、姑息性切除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手术方法无差异( P> 0.05 ).(2 )对149例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患者为108例 ,其余41例患者出现失访.随访的患者中复发者有32例 ,复发率14.8%.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的性别、病理、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结果比较无差异( P>0.05);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年龄、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与患者术后是否复发无关 ,其预后与年龄、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术后服用甲状腺素有一定联系.
作者:李靖勇;林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探讨有效预防手术室一次性物品过期的方法.
作者:王的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护理干预儿科肺炎患儿的护理模式 ,以便为儿科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136例作者所在医院临床收治的儿科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以患儿实施护理模式的不同为分组标准 ,将其分成了优质护理模式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 ,每组患者68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1 )优质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65% ;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47%.优质护理模式组的护理满意度水平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 ;(2 )优质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 ;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9%.优质护理模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结论:在临床真对儿科肺炎患儿实施护理实践的过程中 ,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姜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选取100例消化内科的治疗患者 ,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 ,对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解决用药的不合理现象.结果:通过分析调查后发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下几个方面:药物的大剂量使用、重复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用药后出现的副作用等情况.结论:应当对用药的不合理现象进行解决 ,关键还是医护人员在诊断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和素养 ,对药物的药性进行充分的了解 ,避免用药过量或联合用药 ,提高用药的使用率和正确率 ,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盛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大幅度攀升 ,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发病率为高 ,约占老年期痴呆的80% [1].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儿科肺炎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 ,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干预组进行优质护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疾病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经对比 P<0.05 ,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肺炎患儿的护理中 ,使用优质护理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有效改善患儿疾病的症状 ,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杨彩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骨折患者 ,按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4例 ,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效果显著 ,可有效提高治疗优良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良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肺栓塞患者60例 ,对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发生肺栓塞的主要原因有手术创伤、心肺疾患、高龄、深静脉血栓、吸烟以及恶性肿瘤.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抗凝以及血栓等护理后 ,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护理满意度高达98.33%.结论:对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掌握 ,并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 ,不仅能有效预防以及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减少病死率 ,让治疗效果达到佳.
作者:苏美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区成年居民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 ,并进行入户询问调查和身体测量.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我区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7.5% ,糖尿病患病率为4.7% ;对问卷中5个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年龄是影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危险性增大.结论:需要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改善生活方式 ,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的技能.
作者:段晓娟;魏淑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8月-2015年3月接收甲状腺患者中抽选 ,将100例分成两组 ,即: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 ,预后对整体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预后疼痛者19例 ,占比38.0% ,和常规组的74.0% 相比较低 ,两者有区别(P<0.05);干预组预后焦虑、抑郁心理评分低于常规组 ,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作用显著 ,可减轻病症疼痛度 ,舒缓负性情绪 ,值得学习.
作者:刘子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欣母沛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 ,两组产妇均采用欣母沛以及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 ,组间经对比以 P<0.05为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采用欣母沛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宫缩乏力现象 ,降低出血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秦晓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谷丙转氨酶升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脂肪肝患者及 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及体检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将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将7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实验组 ,观察两组观察对象的血脂、血糖及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脂、血糖及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实验组脂肪肝患者(P< 0.05) ,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及谷丙转氨酶升高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 ,脂肪肝患者存在上述生化指标升高的倾向.
作者:李海英;赵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1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2组 ,研究组56例给予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 ,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钢板固定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72.82 ± 4.63)min]、术中出血量[(88.36 ± 5.52)mL、住院时间[(8.94 ± 1.18)d]少于对照组[(111.24 ± 4.38)min、(140.15 ± 2.36)mL、(16.37 ± 1.37)d] ,其优良率(94.64% )高于对照组(67.27%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6% )低于对照组(29.09% )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 ,手术情况较佳 ,疗效高 ,并发症少.
作者:曾永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无痛技术运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采用给予无痛技术处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方法 ,比较分析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78% ,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程和并发症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无痛技术运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显著 ,有利于促进产妇生产过程 ,减轻产妇疼痛感 ,缩短分娩时间 ,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云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给予胰岛素治疗病人100例.其中50例予以神经营养修复剂甲钴胺、活血化瘀药物川芎嗪治疗 ,为对照组 ;50例除神经营养剂甲钴胺、活血化瘀药物川芎嗪外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改善循环治疗.部分患者的四肢麻木、疼痛症状于用药3 -4天缓解 ,多数患者于用药1周改善.连用14天停药.停药后追踪4周.结果:停药后4周未出现明显四肢麻木、疼痛症状.总有效率达92%.而对照组患者四肢麻木、疼痛症状仅轻度改善.结论:我们认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安全有效地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四肢麻木、疼痛症状.
作者:李晨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使用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选出80例 ,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 ,经对应药物治疗7天后进行超声复检 ,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位置、形态和数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80例患儿实施超声诊断后 ,诊断出淋巴结肿大的有69例 ,比例为86.5%.这69例淋巴结肿大患者中其淋巴结分布在右中下腹、脐周和左上腹部位置的比例分别为62.3% 、26.1% 和11.6%.肿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有:右下腹和右脐旁有几枚大小不一的低回声椭圆形团块 ,边界非常清晰 ,纵横径比例大于1.经药物治疗7天后超声复检发现患儿的淋巴结肿块有明显的变小和或消失 ,与治疗前对比 ,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超声诊断 ,可以清晰的反映患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的详细情况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前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医院应普及超声诊断作为常规检查.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32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患病时间分为两组(≤6个月组和>6个月组) ,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采用 Barthel指数评分表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Barchel指数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病程≤6 个月组患者的Barc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 ,病程> 6 个月组患者的 Barchel 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早期系统应用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何林;陈劲松;代明星;熊林波;李峰;刘双;罗雅丽;白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于1992 年由德国乌尔姆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 等人首创 ,早即应用于骨科创伤治疗.在国内应用已有20年历史 ,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 ,该技术已日臻完善 ,覆盖骨科疾病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尤其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结合我科的临床使用情况 ,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郭大勇;谭琴;万丽莉;邓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TCT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56例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 ,所有患者行 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测 ,并行活检病理学检查 ,对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56例检测标本中 ,行 TCT检测显示结果为阳性的有23例 ,阳性率为 6.5% ,阴道镜检测显示结果为阳性的有24例 ,阳性率为6.7% ,TCT与阴道镜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24例阳性患者行手术病理活检 ,结果显示 ,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共23例 ,TCT与阴道镜检测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95.8%.结论:在宫颈癌前病变的检测中采用 TCT联合阴道镜进行检测 ,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和可靠性 ,是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鸿妹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