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玄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3 -2015.03 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4例颈性眩晕症中老年患者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 ,对照组52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 ;治疗组52例患者应用针灸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6.15% (50/52 )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6.54% (45/52 ) ,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症的疗效甚好 ,能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及功能 ,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武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知识宣讲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意义.方法:选取125 名被调查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予以健康知识宣讲 ,对照组不施以健康知识宣讲 ,比较分析两组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对比两组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差异显著(X2 =17.5676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知识宣控 ,有效提高人们的传染病知识知晓率 ,提升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锦;胡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预防疾病的做法 ,增强官兵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方法:根据官兵的实际情况 ,通过提高领导重视度、疾病知识普及、卫生管理制度及加强监督的方式 ,提高官兵疾病预防能力.结果:采用上述方法 ,增加官兵疾病知识 ,提高官兵卫生素养和健康水平.结论:领导立足本职 ,调动官兵的主观能动性 ,能够增强官兵预防疾病能力.
作者:马家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高热惊厥患儿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社区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高热惊厥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30例患儿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两组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家长对护理满意情况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后对高热惊厥知识知晓评分以及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患儿半年后高热惊厥复发率为1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 ,组间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结论: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 ,可提高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有效避免高热惊厥患儿的复发 ,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永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采取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心内科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51例/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护理 ,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依从性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干预护理 ,针对心内科实施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 ,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150例行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临床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并经行常规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红肿及伤口疼痛情况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存在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明显性低于对照组 ,存在明显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具有借鉴性.
作者:何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早在秦汉时期饮食保健养生就已逐渐出现 ,在明清时期饮食保健学趋于成熟.其主要包含整体观念、辩体施体以及脾胃养生观念等 ,针对人的机体生理进、饮食保健理念、膳食烹饪相结合进行饮食养生治疗.笔者通过简单叙述饮食保健养生的主要方式 ,结合自身经验浅谈饮食保健养生过程中存在的注意事项.提出在不同季节变换阶段饮食与季节相呼应 ,通过科学的饮食搭配增加机体对营养的吸收 ,同时配合运动、针灸保健等保健方式共同达到养生目的.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肺栓塞病例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特点的研究以及各个特性之间的关联 ,探讨肺栓塞的临床体现 ,为肺栓塞的治疗寻找对策.方法:对20例肺栓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了解到 ,肺栓塞的患者年龄多为40岁到60岁这个范围内 ,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分别是心血管疾病以及静脉血管疾病.结论: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 ,一旦有呼吸系统方面的情况出现时就要注意肺栓塞形成的可能 ,要根据当时的状况来做相应的检查与治疗.
作者:吴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深入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以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资料整合 ,研究所选取的 200例患者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7.50%(15/200 ) ,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发作为主(66.67% ).皮层下病灶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位于皮层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的实际位置有直接的联系 ,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成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 ,并依据其临床表象探讨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策略.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0例 ,均分为对比组和分析组 ,给予对比组病人常规护理 ,分析组则依据病人临床表象给予特殊性的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仅有68.00% ,分析组病人的总有效率可达到94.00% ,两组之间结果比较 ,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对病人开展特殊性的护理 ,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 ,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支架治疗膝内外翻畸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内外翻畸形患者56例 ,对患者进行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支架治疗并且配合良好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 ,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术后8 -10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56例患者均无骨不愈合、神经血管损伤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并且患者的术后X光片显示患者的骨头均在连续性的生长 ,患者去除外固定支架之后 ,肢体具有恢复良好的活动能力.56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让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膝内外翻畸形时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高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治疗中应用西药结合大柴胡汤的具体功效.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中抽取5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 4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 ,试验组患者接受西药结合大柴胡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B超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 ,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 83.3% 、96.2% ;B超检查结果评定中 ,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 % 、96.2% ;对照组、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 % 、11.5%.对比得知 ,试验组症状改善和B超检查结果评定的总有效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接近均衡 P<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结合大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有利于缓解患者病症 ,促进身体康复 ,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作者:李灿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有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患儿80例 ,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8例 ,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推拿、电疗、作业治疗 ,神经营养因子药物 ,水疗、穴位注射.每组均每日一次 ,20天为一疗程 ,每个疗程间隔10 天 ,坚持一年以上相应的康复治疗.结果:2 组患儿在治疗前分别以GMFM -88测定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组治疗前GMFM -88总分23.83 ± 4.58 ,治疗后50.71 ± 9.04 ,(P<0.05);单纯运动治疗组治疗前23.42 ± 5.41 ,治疗后44.71 ± 8.51(P<0.05);两个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综合康复治疗组疗效高于单纯运动治疗组.
作者:李淑娜;王灿军;张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部队官兵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 ,讨论降低血液报废的对策 ,从而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本血站部队官兵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血液报废原因有血袋破损、血液脂血乳糜血 、析出、溶血、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艾滋病病毒抗体(HIV)等.结论:为降低血液报废率 ,血站应加强质量管理 ,规范采供血行为 ,同时加强部队官兵对献血前注意事项的认识 ,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作者:秦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 ,探讨预防和减少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对策.方法:从胺碘酮的药物性质、选择输入的方式、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探讨发生静脉炎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发生静脉炎后积极对症处理.结果:20例胺碘酮静脉滴注致静脉炎原因中 ,12例(60% )为药物因素引起 ;5例(25% )为护理人员因素引起 ;3例(15% )为患者因素引起.结论:胺碘酮所致静脉炎药物因素为主要因素 ,输注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立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践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2012年4月~2015年3月接受的188位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9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在两组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对于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常规护理的满意度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能够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 ,加强其自身素质培养 ,增加手术成功率 ,使得患者和医护人员自身对手术室的服务满意程度大大提高 ,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田兴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护理干预儿科肺炎患儿的护理模式 ,以便为儿科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136例作者所在医院临床收治的儿科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以患儿实施护理模式的不同为分组标准 ,将其分成了优质护理模式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 ,每组患者68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1 )优质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65% ;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47%.优质护理模式组的护理满意度水平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 ;(2 )优质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 ;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9%.优质护理模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结论:在临床真对儿科肺炎患儿实施护理实践的过程中 ,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姜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当前医疗市场竞争加剧 ,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 ,及时地了解医院学科建设的现状 ,对医院的管理者科学、主动、合理地开展医学专科中心的建设工作 ,不断形成新的技术优势 ,推进医院的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2013年1月 ,被自治区卫计委批准列为第二批自治区级医学优势专科建设单位 ,医院进一步发挥专科特色和优势 ,打造结核病优势专科品牌.
作者:张海燕;程瑞霞;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本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共138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术中常见问题进行统计并结合本人的一些处理经验从而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遇到问题的患者中通过相应的处理后只有5例患者穿刺失败 ,总失败率为3.6%.结论:操作者在保持沉着冷静的前提下仔细分析出现问题可能的原因 ,认真对待 ,基本可为问题的顺利解决找到方法.
作者:杨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16排螺旋CT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到我院诊治的90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诊断手术及 M BI的检查证实 ,以及计算对该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诊断 ,900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 ,其中有247例的患者属于中膨隆型 ,有284例的患者属于突出型 ,有295例的患者属于脱垂游离型 ,有54例的患者属于经骨突出型 ,与手术的诊断和M BI的诊断结果相似的有880例 ,相似率是97.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运用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很好使用的价值意义.
作者:李伶娟;王婷伟;张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