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碧
目的:分析和研究口腔固有条件对无牙颌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弥勒县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间诊断为全口无牙颌的口腔科疾病并要求使用全口义齿进行修复的患者100例 ,对患者的口腔进行相关检查 ,分析其检查结果 ,并进行随访.结果:有83例患者唾液粘度、唾液量、牙槽嵴高度、粘膜厚度、颌弓水平位置关系五项结果均正常83% (83/100) ,有7例患者以上五项结果均不正常7% (7/100).患者对自己全口义齿的外观、咀嚼能力、语言能力、舒适性、稳固性五项结果的满意度为84% (84/100 ) ,对以上几项均不满意的不满意度为7% (7/100 ).对以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牙颌并要求修复的患者 ,使用全口义齿进行修复其效果显著并且活动度高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明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16排螺旋CT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到我院诊治的90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诊断手术及 M BI的检查证实 ,以及计算对该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诊断 ,900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 ,其中有247例的患者属于中膨隆型 ,有284例的患者属于突出型 ,有295例的患者属于脱垂游离型 ,有54例的患者属于经骨突出型 ,与手术的诊断和M BI的诊断结果相似的有880例 ,相似率是97.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运用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很好使用的价值意义.
作者:李伶娟;王婷伟;张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省进行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00例进行研究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给予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从入院后12、24、48、72h的尿液中白枯草的浓度 ,并比较两组患者肺纤维化、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以及死亡数.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尿液中毒物浓度下降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肺纤维化例数、死亡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给予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可以快速排出体内毒物、减少肺纤维化及死亡概率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 ,通过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中等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 ,研究组使用小剂量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4周、8周以及12周的疼痛情况差异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患者评估得分以及医生评估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改善 ,跟治疗之前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00%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27% ,两者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可以有效的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晔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 2014年9月在医院收治的144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 ,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 ,对照组常规的脑梗死治疗、米氮平治疗 ,实验组加用多奈哌齐 ,对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oCA、ADL 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3.06% 、80.56% ,且 P<0.05 ,差异有统计意义 ,两组 Mo-CA、ADL 治疗4周、8周后相比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后抑郁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青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探讨在目前医疗条件下 ,老年痴呆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干预.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实施 ,总结出老年痴呆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有针对性的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干预 ,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玉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责任组长是优质护理开展中的重要环节.方法:从改善护患关系 ,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职责、作用.结果:出院患者满意度提高 ,护理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责任组长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俊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患者在医院治疗出现感染的原因表以及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慢性肝病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5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擦组在分析医院感染原因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 ,以此探讨慢性肝炎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策略.结果:经过本医院的分组护理 ,观察组的感染发生概率为3.36% ,对照组的感染发生概率为14.55% ,则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肝炎的感染原因进行分析 ,并且采取必要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概率 ,对于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X线诊断检查与CT诊断检查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08月~2015年08月间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 ,对其诊断检查过程进行回顾 ,将其中采取X线诊断性检查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采取CT诊断性检查的32例患者设为研究组.两组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假阴性率.结果:研究组(100.0% )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 ) ,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0.0% )的假阴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 ) ,其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从整体上看 ,与CT诊断检查的准确率要高于X线诊断检查 ,对于高度疑似强直性脊柱患者 ,可利用于X线进行初步检查 ,运用CT诊断检查进行深入探查 ,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可靠程度.
作者:赵茂康;严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使用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选出80例 ,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 ,经对应药物治疗7天后进行超声复检 ,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位置、形态和数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80例患儿实施超声诊断后 ,诊断出淋巴结肿大的有69例 ,比例为86.5%.这69例淋巴结肿大患者中其淋巴结分布在右中下腹、脐周和左上腹部位置的比例分别为62.3% 、26.1% 和11.6%.肿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有:右下腹和右脐旁有几枚大小不一的低回声椭圆形团块 ,边界非常清晰 ,纵横径比例大于1.经药物治疗7天后超声复检发现患儿的淋巴结肿块有明显的变小和或消失 ,与治疗前对比 ,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超声诊断 ,可以清晰的反映患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的详细情况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前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医院应普及超声诊断作为常规检查.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中应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对手术室内的空气污染状况并探讨其原因及可能的防护措施.方法:实验在洁净手术室进行 ,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苯、氨的浓度为观察指标 ,分别测定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中应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不同时段即手术前(T0)、手术开始1h(T1)及手术后(T2)手术室空气中上述五个观察指标的浓度.结果:在洁净手术室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中应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术前(T0)、手术开始1h(T1)及手术后(T2)手术室空气中有害气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 ;应用高频电刀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较应用超声刀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有害气体浓度更高(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洁净手术室空气中存在着空气污染 ,应用高频电刀较应用超声刀空气污染重.
作者:闫霞;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骨折患者 ,按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4例 ,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 ,对照组采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效果显著 ,可有效提高治疗优良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良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学监护点以及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 ,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 ,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进行密切监视和观察 ,同时进行用药分析 ,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方法以及出院药物指导等各方面 ,为患者提供相关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论: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 ,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 ,降低了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提升了用药安全性、依从性 ,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任重;阎爱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 ,并依据其临床表象探讨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策略.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0例 ,均分为对比组和分析组 ,给予对比组病人常规护理 ,分析组则依据病人临床表象给予特殊性的护理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仅有68.00% ,分析组病人的总有效率可达到94.00% ,两组之间结果比较 ,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根据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主要临床症状对病人开展特殊性的护理 ,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 ,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倍他乐克治疗 ,实验组患者给予所有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 ,实验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 ,两组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指标如 HR、QTmaX、QTmin、QTd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临床疗效突出 ,总有效率高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善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于1992 年由德国乌尔姆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 等人首创 ,早即应用于骨科创伤治疗.在国内应用已有20年历史 ,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 ,该技术已日臻完善 ,覆盖骨科疾病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尤其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结合我科的临床使用情况 ,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郭大勇;谭琴;万丽莉;邓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金明亮主任是全区知名泌尿生殖专家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病方面处于全区领先地位.本文章对金明亮主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用药特点及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其辨治特点为注重整体观念 ,从肺脾肾三脏功能阐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机 ,旨在通过调节三焦气化功能 ,恢复排尿.
作者:陈晓玲;金明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150例行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临床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并经行常规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伤口红肿及伤口疼痛情况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存在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明显性低于对照组 ,存在明显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具有借鉴性.
作者:何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45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给予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5.6% ,护理满意度为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4.4% ,护理满意度为80.0%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患者的肺部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 ,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程度 ,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石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FUS -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复检.方法:收集1300份尿液样本 ,分别对 FUS -2000分析仪的尿液干化学及尿有形成分进行复检 ,并对所采集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迪瑞FUS -2000的尿液分析在尿干化学加尿有形成分模式下 进行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以及显微镜镜检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二者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P>0.05) ,无统计学意义 ;其中白细胞、上皮细胞计数值在检测中无明显差异(P>0.05) ,无统计学意义 ;红细胞、结晶、管型以及类酵母菌计数值在检测方法中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经统计学分析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US -2000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检测的精确度 ,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莽月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