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效果观察

赵亮

关键词:序贯性消化道净化, 血液灌流, 急性百草枯中毒
摘要:目的:探讨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省进行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00例进行研究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给予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从入院后12、24、48、72h的尿液中白枯草的浓度 ,并比较两组患者肺纤维化、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以及死亡数.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尿液中毒物浓度下降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肺纤维化例数、死亡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给予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可以快速排出体内毒物、减少肺纤维化及死亡概率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肺炎护理实践过程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护理干预儿科肺炎患儿的护理模式 ,以便为儿科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136例作者所在医院临床收治的儿科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以患儿实施护理模式的不同为分组标准 ,将其分成了优质护理模式组和常规护理模式组 ,每组患者68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1 )优质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65% ;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47%.优质护理模式组的护理满意度水平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 ;(2 )优质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 ;常规护理模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29%.优质护理模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组.结论:在临床真对儿科肺炎患儿实施护理实践的过程中 ,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姜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剂诱发过敏性反应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中药注射剂因较强的治疗作用 ,以及近年来频发的过敏反应案例而备受广大患者及医疗从业人员的关注 ,一方面对它寄予厚望 ,另一方面又对它怀有抗拒心理.为了国药的发展 ,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院结合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相关报道 ,对中药注射剂诱发过敏反应的临床前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针对过敏反应的发生类型、发生机制以及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影响因素等做出了如下报道.

    作者:张云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VSD技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于1992 年由德国乌尔姆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 等人首创 ,早即应用于骨科创伤治疗.在国内应用已有20年历史 ,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 ,该技术已日臻完善 ,覆盖骨科疾病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尤其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结合我科的临床使用情况 ,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郭大勇;谭琴;万丽莉;邓利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析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防治措施

    目的:探究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IUA)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124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划分为参照组、实验组 ,各62例 ,参照组给予常规的防治措施 ,实验组给予临床综合防治措施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3% (3/62)明显低于参照组14.52% (9/62) ,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P< 0.05);实验组的月经复潮的天数(26.84 ± 0.45)d明显短于参照组(37.98 ± 0.62)d(P<0.05);实验组术后出血天数(2.93 ± 0.34)d明显短于参照组(7.24 ± 0.24)d(P<0.05).结论:从术前、术中等各个阶段综合防治宫腔粘连 ,效果确切 ,可明显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福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米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及观察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 2014年9月在医院收治的144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 ,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 ,对照组常规的脑梗死治疗、米氮平治疗 ,实验组加用多奈哌齐 ,对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oCA、ADL 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3.06% 、80.56% ,且 P<0.05 ,差异有统计意义 ,两组 Mo-CA、ADL 治疗4周、8周后相比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后抑郁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青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16排螺旋CT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16排螺旋CT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到我院诊治的90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诊断手术及 M BI的检查证实 ,以及计算对该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诊断 ,900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 ,其中有247例的患者属于中膨隆型 ,有284例的患者属于突出型 ,有295例的患者属于脱垂游离型 ,有54例的患者属于经骨突出型 ,与手术的诊断和M BI的诊断结果相似的有880例 ,相似率是97.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运用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很好使用的价值意义.

    作者:李伶娟;王婷伟;张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73例达芬奇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手术室感染的预防

    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成功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肾部分切除术173例的临床资料、预防手术室相关感染的管理措施.除执行正确备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保暖、皮肤消毒、外科洗手、环境控制等常规的手术室院感管理制度外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器械管理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负责 ,完善器械的清洗、灭菌 ,避免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本组173例手术患者均无手术室感染发生.

    作者:戴燕琴;陈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 ,通过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中等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 ,研究组使用小剂量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4周、8周以及12周的疼痛情况差异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患者评估得分以及医生评估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改善 ,跟治疗之前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00%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27% ,两者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可以有效的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晔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对经皮椎间盘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间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 ,对照组3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干预 ,以SF -36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 PF、B、RP、GH、VT 、RE 及MH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的SF评分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经皮椎间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早期镇静镇痛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

    本文以我院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在集束化治疗中开展早期镇静镇痛处理的必要性.

    作者:郑斌;周旭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总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10~2015年39例结肠造口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中有20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造口旁疝3例 ,造口狭窄2例 ,造口回缩1例 ,造口出血2例 ,造口脱垂2例 ,造口周围皮肤炎10例 ,分别行相应治疗治愈出院.结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与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及宣教有很大的关系 ,预防为主 ,一旦并发症发生 ,及时正确处理 ,可获理想效果.

    作者:李宏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脊柱侧弯患者中围手术期护理中护理程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64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程序模式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平均矫正角度明显较好 ,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有显著的效果 ,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旭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探究

    目的:探索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 ,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在关节镜辅助下基于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其中经 Schatzker 分型 ,Ⅰ 型、Ⅱ 型、Ⅲ 型、Ⅳ 型患者分别为17例、14例、9例和6例 ,术中观察三维螺旋CT重建、分型、拍片、手术过程与方法 ,术后护理等 ,分析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给予46例患者5 -30个月的随访调查 ,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满意度.经lysholm评分统计发现 ,其中17例Ⅰ型患者优良率达到100% (17/17)、14例Ⅱ型患者优良率达到100% (14/14 )、9例Ⅲ型患者中1例基本可以 ,优良率达到88.9% (8/9 )、6例Ⅳ型患者中1例基本可以 ,1例较差 ,优良率达到66.7%(4/6).46例患者总优良率达到93.5% (43/46).此外 ,在随访过程中 ,无1例患者出现创伤性膝关节炎、膝关节内翻、外翻等畸形状况发生 ,经预后几个月恢复 ,患者状况良好.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 ,降低不良事件发病率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得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人流手术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人流手术患者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3月-2015年1月接收瘢痕子宫人流术患者200例作为对象 ,分成不同处理组 ,即:对照组(手术疗法)、实验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治疗对总体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轻度、重度疼痛度有少于对照组 ,有区别( P< 0.05 );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者1例 ,发生率为1.0% ,和对照组的15.0% 相比较低 ,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瘢痕子宫人流手术患者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疗法作用显著 ,可缩短手术时间 ,预防并发症 ,值得学习.

    作者:甘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浅谈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探讨在目前医疗条件下 ,老年痴呆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干预.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实施 ,总结出老年痴呆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有针对性的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干预 ,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玉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腰椎骨折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及护理

    腰椎骨折主因高处坠落、车祸等暴力作用引起 ,常伴有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异常 ,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或部分丧失. 而便秘是腰椎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创伤 ,术后1 -5天便秘的发生率高达50% -70% ,[1]而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便秘发生率更高达92% ,其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配合、康复等都有严重的影响. 因此 ,为了减少便秘的发生 ,减轻便秘的症状 ,促进原发疾病的康复 ,掌握此类患者便秘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华美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给予胰岛素治疗病人100例.其中50例予以神经营养修复剂甲钴胺、活血化瘀药物川芎嗪治疗 ,为对照组 ;50例除神经营养剂甲钴胺、活血化瘀药物川芎嗪外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改善循环治疗.部分患者的四肢麻木、疼痛症状于用药3 -4天缓解 ,多数患者于用药1周改善.连用14天停药.停药后追踪4周.结果:停药后4周未出现明显四肢麻木、疼痛症状.总有效率达92%.而对照组患者四肢麻木、疼痛症状仅轻度改善.结论:我们认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安全有效地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四肢麻木、疼痛症状.

    作者:李晨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断指(趾)再植的护理

    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90例断指(趾)再植患者的护理经过 ,探讨断指(趾)再植的护理经验.本组90例中 ,80例断指(趾)再植存活 ,10例不存活.终得出结论:做好断指(趾)再植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对患者断指(趾)再植存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效果.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雾化吸入法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治疗肺炎患儿的雾化吸入方法 ,以便为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临床收治的肺炎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雾化吸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了氧气雾化组(n= 64 )和超声雾化组(n= 64 ).结果:(1 )两组患儿吸入治疗前的血氧饱和度水平差异不大 ,吸入治疗中和吸入治疗后1 h的两组血氧饱和度水平差异较大 ,氧气雾化组显著高于超声雾化组 ,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咳嗽减轻时间和发热消失时间组间比较差异较大 ,氧气雾化组显著低于超声雾化组 ,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肺炎患儿的实践过程中 ,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的临床优势明显 ,可显著提升患儿的血氧饱和度 ,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杨荣平;王佐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予以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 ,观察比价两组心电图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 (36/40 ) ,对照组为82.5% (33/40 )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 (36/40) ,对照组为77.5% (31/40)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理想 ,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