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穴压丸联合足底按摩预防骨科病人术后便秘的临床研究

李玲颖;王金桥;颜丽娜

关键词:耳穴压丸, 足底按摩, 骨科术后, 便秘,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丸和足底按摩对骨科病人术后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00例骨科术后便秘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压丸组、按摩组和联合组 ,4组常规治疗相同 ,压丸组、按摩组和联合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耳穴压丸、足底按摩和耳穴压丸联合足底按摩 ,干预1 周.结果:压丸组(64.0% )、按摩组(68.0% )及联合组(92.0% )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联合组总有效率(92.0% )显著高于压丸组(64.0% )和按摩组(68.0%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耳穴压丸和足底按摩均能改善骨科病人术后便秘情况 ,二者联合干预效果更佳.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金明亮主任中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验

    金明亮主任是全区知名泌尿生殖专家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病方面处于全区领先地位.本文章对金明亮主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用药特点及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其辨治特点为注重整体观念 ,从肺脾肾三脏功能阐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机 ,旨在通过调节三焦气化功能 ,恢复排尿.

    作者:陈晓玲;金明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胺碘酮静脉滴注致静脉炎的探讨

    目的:分析静脉使用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 ,探讨预防和减少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对策.方法:从胺碘酮的药物性质、选择输入的方式、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探讨发生静脉炎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发生静脉炎后积极对症处理.结果:20例胺碘酮静脉滴注致静脉炎原因中 ,12例(60% )为药物因素引起 ;5例(25% )为护理人员因素引起 ;3例(15% )为患者因素引起.结论:胺碘酮所致静脉炎药物因素为主要因素 ,输注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立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某部队采供血机构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部队官兵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 ,讨论降低血液报废的对策 ,从而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本血站部队官兵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血液报废原因有血袋破损、血液脂血乳糜血 、析出、溶血、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艾滋病病毒抗体(HIV)等.结论:为降低血液报废率 ,血站应加强质量管理 ,规范采供血行为 ,同时加强部队官兵对献血前注意事项的认识 ,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作者:秦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干预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9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45例/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讨论患者的心理影响因素.结果:根据本文的分组护理 ,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44%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还应加入干预护理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王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选取100例消化内科的治疗患者 ,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回顾 ,对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解决用药的不合理现象.结果:通过分析调查后发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下几个方面:药物的大剂量使用、重复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用药后出现的副作用等情况.结论:应当对用药的不合理现象进行解决 ,关键还是医护人员在诊断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和素养 ,对药物的药性进行充分的了解 ,避免用药过量或联合用药 ,提高用药的使用率和正确率 ,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盛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5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其采用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55% (56/58 ) ,不良反应较少且表现轻微 ,并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退.结论: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且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推广.

    作者:杨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护理干预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卒中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推算 ,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人 ,全国每年发病人数逾 150 完人 ,致残率高达86 .5% [1].在美国 ,每年约有75万人首次发病或复发[2] ,40% 的患者会留下轻度功能障碍 ,15% -30% 的患者会留下重度残疾 ,脑卒中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成为首要的致残原因[3 ].这一疾病的高发生率及致残率直接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

    作者:于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三种手术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对肘关节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前侧、内侧、外侧三种手术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对肘关节功能更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96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手术入路不同分为 A、B、C三组 ,分别采用前侧、内侧及外侧入路治疗 ,术后对三组患者随访12月,比较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B、C三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63% 、87.50% 、87.50% ,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尺骨冠状突骨折采用前侧、内侧、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显著疗效 ,临床中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具体选择手术入路 ,以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陈群;傅尔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3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7月接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6例作为调查对象 ,均行硼替佐米为主的疗方案 ,评定预后效果.结果:3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 ,30例初次治疗 ,6例为再次治疗者.其中 ,初次治疗患者经硼替佐米化疗后疾病缓解率为83.3% ,再次治疗者疾病缓解率为66.7%.36例患者临床预后浆细胞总量、血清蛋白含量等指标得以变化 ,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临床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作用突出 ,可增强疾病效果 ;但此疗法实施过程中易出现不良反应 ,需加强监测力度 ,以减少患者机体损伤度.

    作者:李建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效探讨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行以常规的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 ,对观察组患者行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 ,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的效果较佳 ,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盐酸氨溴索药物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辅助治疗 ,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值得应用.

    作者:成春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调查分析学生乙肝病毒感染预防知识

    目的:调查在校学生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乙肝传播途径及其干预措施的知晓情况 ,以便于为防治工作提供资料支持.方法:选取我市两所高校在2014年~2015年入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 ,对入学新生进行检测并作抽样调查 ,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动态分析 ,总结14、15级新生对于乙肝传播途径以及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两所高校的14级和15级新生 HbsAg的阳性检出率分为3.47% 、4.06% 和4.13% 、3.96% ,14和15级新生的 HbsAg阳性总检出率分别为4.34% ,其中男生为7.03% ,女生为5.34% ,近两年内的新生 HbsAg 阳性模式主要为大三阳和小三阳 ,分别占37.6% 和43.8%.对新生进行调查 ,2014级新生知道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仅占9% 和7% ,而在生活中真正注意的却仅仅只有3人 , 2015级新生知道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措施的占39% 和34%.结论:对本研究所抽选的两所高校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需要及时进行补种和乙肝疫苗的接种 ,加大力度对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进行宣传 ,从根本上引起学生的重视.

    作者:王荣爱;刘宣辰;闫冰;郭子纯;袁可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 ,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71)和试验组(n=71) ,对照组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 ,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 ,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0.05 ).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

    作者:严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肺栓塞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肺栓塞病例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特点的研究以及各个特性之间的关联 ,探讨肺栓塞的临床体现 ,为肺栓塞的治疗寻找对策.方法:对20例肺栓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了解到 ,肺栓塞的患者年龄多为40岁到60岁这个范围内 ,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分别是心血管疾病以及静脉血管疾病.结论: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 ,一旦有呼吸系统方面的情况出现时就要注意肺栓塞形成的可能 ,要根据当时的状况来做相应的检查与治疗.

    作者:吴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分析头孢地尼合并奥硝唑治疗76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可行性

    目的:分析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合并奥硝唑治疗 ,观察组给予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 ,观察组患者为97.37% ,对照组患者无效率为21.05% ,观察组患者为2.63% ,差异显著(X2=17.6078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用于盆腔炎患者治疗 ,有显著疗效 ,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林晓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45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给予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5.6% ,护理满意度为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4.4% ,护理满意度为80.0%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患者的肺部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 ,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程度 ,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石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3 -2015.03 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4例颈性眩晕症中老年患者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 ,对照组52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 ;治疗组52例患者应用针灸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6.15% (50/52 )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6.54% (45/52 ) ,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症的疗效甚好 ,能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及功能 ,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武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支架治疗膝内外翻畸形的护理微探

    目的:探讨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支架治疗膝内外翻畸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内外翻畸形患者56例 ,对患者进行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支架治疗并且配合良好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 ,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术后8 -10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56例患者均无骨不愈合、神经血管损伤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并且患者的术后X光片显示患者的骨头均在连续性的生长 ,患者去除外固定支架之后 ,肢体具有恢复良好的活动能力.56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让伊里扎洛夫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膝内外翻畸形时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高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黄连素与格列齐特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格列齐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 2 型糖尿病的患者 120例 ,随机分成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 ,对照组运用格列齐特治疗 ,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在治疗期间 ,研究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3.3% );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在格列齐特的基础上加用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小 ,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高荣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使用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选出80例 ,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 ,经对应药物治疗7天后进行超声复检 ,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位置、形态和数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80例患儿实施超声诊断后 ,诊断出淋巴结肿大的有69例 ,比例为86.5%.这69例淋巴结肿大患者中其淋巴结分布在右中下腹、脐周和左上腹部位置的比例分别为62.3% 、26.1% 和11.6%.肿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有:右下腹和右脐旁有几枚大小不一的低回声椭圆形团块 ,边界非常清晰 ,纵横径比例大于1.经药物治疗7天后超声复检发现患儿的淋巴结肿块有明显的变小和或消失 ,与治疗前对比 ,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超声诊断 ,可以清晰的反映患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的详细情况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前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医院应普及超声诊断作为常规检查.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与展望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经开展了20年余久 ,结合近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进展和要求 ,立足与各个医院的实际情况 ,对目前医院中存在的医院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罗列 ,并针对相应问题制定对策做出不断调整 ,完善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水平以期待取得更大程度上的进步.

    作者:张宗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