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丰丽;李翠艳
目的:分析临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行欣母沛疗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5年3月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200例作为对象 ,分成两组后行不同方法 ,即:对照组(缩宫素疗法)、实验组(欣母沛疗法) ,预后对疾病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疾病缓解率为93.3% ,和对照组84.0% 的缓解率相比较高 ,不良反应率4.0% 和对照组的12.0% 相比较低 ,两者有区别( P< 0.05 );实验组患者预后出血量为(51.20 ± 11.64)ml ,和对照组(124.24 ± 34.46)ml的出血量相比较少 ,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行欣母沛疗法作用突出 ,可减少出血量 ,降低不良反应 ,值得学习.
作者:罗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的8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对实验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施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干预三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抑郁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5.8±2.9)、(8.8±1.2),抑郁总分分别是(65.6±3.8)、(53.4± 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缩短胃溃疡穿孔患者的住院天数 ,降低抑郁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中风险理念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新生儿输液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21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 ,实验组应用风险护理管理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输液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患儿护理后家长满意度为95.2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95% ,组间比较 ,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 );实验组新生患儿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4.29 ,% ,对照组新生患儿为52.39%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新生儿输液患儿应用风险理念管理 ,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 ,提高新生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 ,通过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中等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 ,研究组使用小剂量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4周、8周以及12周的疼痛情况差异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患者评估得分以及医生评估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改善 ,跟治疗之前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5.00%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27% ,两者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初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可以有效的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晔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收集32名符合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呼吸兴奋剂).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h、治疗24h、治疗48h的血气分析结果和心率、呼吸频率、SpO2 变化.结果: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的患者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效果更明显.
作者:孙若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应用于肛肠术后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对照组68例 ,采用 Nipro持续注入器镇痛泵进行药物镇痛治疗 ,观察组68例 ,采用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对患者进行术后镇痛治疗.对比两组在手术7d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7d后的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复方亚甲长效止痛剂在肛肠术后镇痛治疗上疗效显著 ,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承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末端病是一种运动损伤性疾病,军队中的士兵和干部因长期接受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此类疾病的发生概论较高,但此病发展缓慢,极易被患者本身忽略,长期以来造成军队的非战斗力减员.本文就末端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对基层部队卫生保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作者:徐程;朱义超;苏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病毒性肝病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48例设为研究组 ,对照组为同期内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8例 ,分析比较两组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两组的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明显较对照组低 ,白球比(A/G)、球蛋白(GLO)明显较对照组高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两组的新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r -谷氨酸转移酶(r -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均明显较对照组高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毒性肝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与健康人群具有明显差异 ,采用生化指标检验 ,有助于诊断疾病、评估疗效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映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景东县职业中学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景东县职业中学1163名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进行收集 ,分析其结果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1163名调查对象中1000名学生对肺结核疾病防治的知识知晓率达到86%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存在误区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通过调查得知大多数研究对象虽未曾主动了解过相关肺结核疾病预防知识 ,但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意识较强 ,愿意积极了解预防肺结核病的卫生知识并参加相关单位组织的防御肺结核疾病的宣传活动.学生获取防治知识的渠道较多样化 ,其中通过电视、板报、宣传画获取知识所占比例较大 ;大部分调查对象确定过去两年里有从广播与电视中获取相关结核病防治知识 ,收到过相关宣传折页或宣传画并阅读其中内容.对学生喜欢的宣传方式进行调查 ,发现电视及网络是广大学生较为接受的获取知识的渠道 ,且学生们大多喜欢以图画为主的宣传材料 ,例如宣传画、连环画等.结论:景东县职业中学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 ,应当进一步采取相关宣传措施 ,以提升学生整体知晓水平.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在济南地区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收集济南地区全省医院从2014年6月到2015年7月有关78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相关资料 ,统计分析CRE的细菌分布情况、标本采集来源情况以及细菌对药物的耐受情况.结果:肺炎克雷伯菌是CRE的主要发病病菌 ,检出率为48.71% ,其次是阴沟肠杆菌检出率为24.36% 、产气肠杆菌检出率为16.67% ,与其他细菌检出率相比明显较多 ;细菌来源主要分布在尿液 ,检出率为57.69% ,痰液检出率为30.77% ,其他来源检出率相对较少 ;阿米卡星是抗 CRE中耐受性好的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为10.25% ,其他细菌的耐药性为5.13% ,其次是磷霉素和庆大霉素 ,耐药性分别为14.10% 、7.69% ,、15.38% 、10.25% ,与对于其他药物的耐药性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是医院中出现较为普遍的细菌 ,临床上对于多种药物均有明显的耐药性 ,在一定程度上对控制CRE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 ,临床要加强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能过对CRE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祝娟;邢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应用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西药疗法治疗 ,而研究组选择凉血通瘀方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73%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97% ,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存在明显差异(P<0.05) ,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 ,其具备着较好临床效果 ,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活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提升 ,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分析宫腔粘连的超声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进行会诊的98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 ,实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实行超声检查的患者设为试验组 ,对宫腔粘连的超声表现以及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在超声下的宫腔粘连图像表现与病变的程度有关 ,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表现.试验组诊断的准确度(95.92% )明显好于对照组诊断的准确度(69.39% ) ,且漏诊度和误诊度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在超声下可以更完整的展现出来 ,提高了该病的临床诊断效果 ,为接受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面瘫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 ,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 ,本院接治的70例面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全部患者平均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 ,再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 ,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少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中医护理应用于面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竹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患者在医院治疗出现感染的原因表以及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慢性肝病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5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擦组在分析医院感染原因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 ,以此探讨慢性肝炎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策略.结果:经过本医院的分组护理 ,观察组的感染发生概率为3.36% ,对照组的感染发生概率为14.55% ,则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肝炎的感染原因进行分析 ,并且采取必要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概率 ,对于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多索茶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2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n=71)和实验组(n=71) ,参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 ,实验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 ,评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咳嗽减轻时间相比 ,差异不明显(P>0.05) ,但实验组咳痰减少时间及喘息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P< 0.05);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实验组 ,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多索茶碱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
作者:何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比研究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持续性与间歇性蓝光照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 ,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2 0例)和观察组(2 0例).对照组采取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 ,观察组采取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日均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优于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
作者:张月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方法:以Beers标准(2012 版)作为调查的主要依据 ,结合药学专业知识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消化内科治疗的3258例老年患者进行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分析.结果:依据Beers标准 ,入选调查的患者中 ,214例甲氧氯普胺使用不当 ,108例口服矿物油使用不当 ,37例雷尼替丁使用不当 ;137例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过长 ,86例服用吗丁啉和易蒙停 ,56例患者奥美拉唑等剂量过大.结论:基于Beers标准和药学专业知识调查发现医院门诊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中存在严重的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 ,在以后的治疗中应引以为戒.
作者:周水艳;廖国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 CCU )是心内科相对独立的治疗单元 ,有特殊的要求、治疗护理和人文关怀规范.CCU 收治所有心血管病的急危重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需循环支持的患者 ,这意味着较多的患者要持续静脉输液治疗.由于我科年轻护士较多 ,患者病情重 ,输液持续时间长 ,而如何有效的进行静脉输液管理 ,避免不良状况 ,提高 CCU 住院患者的静脉输液满意度是目前临床上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省进行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00例进行研究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给予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从入院后12、24、48、72h的尿液中白枯草的浓度 ,并比较两组患者肺纤维化、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以及死亡数.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尿液中毒物浓度下降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肺纤维化例数、死亡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给予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可以快速排出体内毒物、减少肺纤维化及死亡概率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孕期健康教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我社区进行产检的孕妇一共有1400例 ,其中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当中 ,干预组在联合妊娠之前不同的体质量指数 ,为其分别制定妊娠期间膳食、体质量增长以及运动方案 ,对孕妇体质量给予有效控制 ,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产检 ,没有进行相关营养和运动方案 ,同时对两组的妊娠结局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以后 ,干预组孕妇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以后 ,干预组顺产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 ,剖宫产率以及阴道助产率要比对照组低(P< 0.05);干预以后 ,干预组孕妇第二产程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 ,顺产总产程要比对照组短(P< 0.05).结论:社区孕妇健康教育能够使孕产妇对分娩知识的认知明显提高 ,使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减少 ,进而优化妊娠结局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