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水艳;廖国平
目的:探讨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总结病案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制定病案管理改进措施 ,比较实施前后的病案管理质量.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 ,病案填写的规范性评分、准确性评分明显增加 ,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 ,和实施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案管理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体现 ,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对于医院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能够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作者:蒋红梅;杨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患者在医院治疗出现感染的原因表以及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10例慢性肝病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5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擦组在分析医院感染原因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 ,以此探讨慢性肝炎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策略.结果:经过本医院的分组护理 ,观察组的感染发生概率为3.36% ,对照组的感染发生概率为14.55% ,则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肝炎的感染原因进行分析 ,并且采取必要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概率 ,对于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研究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门诊生殖中心治疗的150 名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 ,同期正常妊娠女性150名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数值 ,包括全血还原比黏度高切、低切 ;全血黏度高切、低切 ;血浆黏度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妊娠后血流变学指标复常率、妊娠超过5个月人数比例、血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增长与孕周相符率、B超显示与孕周相符率.结果:全血还原比黏度高切、低切 ;血黏度高切、低切 ;血浆黏度 ,以及血小板聚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妊娠后血流变学指标复常人率、妊娠超过5个月人数比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增长与孕周相符率、B超显示与孕周相符率都显著的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 ).结论:通过对自然流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以及血小板聚集检测 ,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涂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 ,对医院危急重症护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医护人员存在思维判断、技术水平 ,业务能力和临床经验等方面的差异 ,因而在护理中会出现一定失误.加之患者和家属因病情危重精神紧张 ,情绪焦虑、恐惧 ,对治疗缺乏信心 ,容易冲动 ,从而引发护理纠纷.文章在分析护理纠纷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娄淑清;娄淑玲;董雪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卒中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推算 ,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人 ,全国每年发病人数逾 150 完人 ,致残率高达86 .5% [1].在美国 ,每年约有75万人首次发病或复发[2] ,40% 的患者会留下轻度功能障碍 ,15% -30% 的患者会留下重度残疾 ,脑卒中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成为首要的致残原因[3 ].这一疾病的高发生率及致残率直接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
作者:于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临床急腹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急腹症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53例 ,分别给予传统腹部超声检查与全面腹部超声检查 ,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及随访确诊.其中 ,甲组诊断符合率为84.91% ,乙组诊断符合率为96.23% ,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P<0.05) ,且乙组超声诊断时间虽长于甲组 ,但临床诊断时间明显短于甲组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腹症患者诊断中应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技术 ,效果更好 ,值得推广.
作者:张瑞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在治疗首次精神分裂症前后对女性患者疗效及体重、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35例) ,奥氮平组(35)例 ,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 周末采用阳性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疗效 ,TESS 判断副反应 ,并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 ,测量体重.结果:女性首次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次使用齐拉西酮、奥氮平治疗 ,总体有效率分别为 78.8% , 82.4% ,两组有效率和无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间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但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奥氮平以体重增加为主 ,齐拉西酮以失眠 ,恶心 ,心动过速为主.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治疗具有明显疗效.与奥氮平相比 ,齐拉西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体重几乎没有影响 ,心电图异常于治疗第二周内明显 ,以后无差异 ,失眠、恶心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相比较而言 ,患者对齐拉西酮依从性更好.因此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个体化用药.
作者:李玉梅;韦尚顶;夏春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50例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 ,实验组患者则制定护理应急预案 ,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妇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中 ,应用护理应急预案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 ,能让止血成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儿童小脑萎缩与小脑发育畸形的CT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小脑萎缩与小脑发育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CT检测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弥漫性脑萎缩1例 ,局部性脑萎缩2例 ,中心性脑萎缩1例 ,小脑萎缩92例 ,准确率为95.83% ;儿童小脑萎缩的主要原因为:先天性发育不良、宫内感染、全身性疾病小脑改变、中枢神经感染后及原因不明性性退行性萎缩改变.结论:采用CT对儿童小脑萎缩与小脑发育畸形进行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卢方;张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少量高血压出血患者80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药物保守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以微创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血肿吸收时间及再出血几率等指标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后期随访过程中 ,观察组患者的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优于传统的治疗.笔者建议以微创血肿碎吸术作为少量高血压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程涛;张翊;黄云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 2015年11月期间收治择期开胸手术患者71例 ,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5例 ,对开胸手术患者行常规术前准备护理服务 ,观察组36例 ,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病情症状制定个体化心理疏导干预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 SDS 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 ,而在开胸手术前1天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开胸手术患者心理状态 ,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增加患者机体免疫能力 ,提高手术治疗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尽管现代医学在丙型肝炎(丙肝)的治疗上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包括标准治疗方案和现在的小分子物质研究),但没有解决所有临床问题.治疗中的病毒学突破、无应答及停药后复发等 ,使得丙肝治疗依然是临床难题.但是个体化治疗使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
作者:岳贵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观察患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预防措施及效果.结果: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 ,男女比例约为1.4:1 ;3岁发病率高 ,4岁以后逐渐降低 ;夏季为高发季节 ;以散居和托幼儿童为主.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与性别、年龄、季节职业等密切相关 ,做好预防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作者:王衡;郭宇红;王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68例 ,实施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 卡托普利) ,观察组患者68例 ,实施比索洛尔治疗(常规治疗+ 比索洛尔) ,持续治疗3 -4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率、血压、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LVESs(左室收缩末内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6%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9% ;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 ,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均得到有效改善 ,且处左室舒张末内径外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于治疗后 ,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左室射血分数较之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 ,且两组患者间治疗后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 ,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段银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深入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以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资料整合 ,研究所选取的 200例患者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7.50%(15/200 ) ,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发作为主(66.67% ).皮层下病灶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位于皮层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的实际位置有直接的联系 ,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成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14例患者 ,治疗组15例患者 ,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手术方式 ,治疗组采用新型保留乳腺术进行治疗 ,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2%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小于治疗组 ,比较结果差异性比较大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乳腺手术进行治疗 ,其临床效果明显 ,能保证患处的美观性 ,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雪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新生儿抓伤及其管道脱落的临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接生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给予全部新生儿常规输液方法.在此基础上 ,给予观察组新生儿蝶翼式固定方法 ,将输氧管固定在鼻部 ,同时双手配套有防抓伤自制小手套 ;给予对照组新生儿成人管道固定方法 ,包括胃管、吸氧鼻导管等等 ,同时手部不做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皮肤抓伤以及管道脱落的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 ,观察组皮肤抓伤和因脱管造成的皮肤损伤均为0例 ,明显优于对照组17.0% 的皮肤抓伤以及29.0的脱管造成的皮肤损伤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在 ,观察组氧气胃管管道脱落率为11% ,留置针脱落率为3.0% ,明显低于对照组37.0的氧气胃管管道脱落率和19.0% 的留置针脱落率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 ,强化新生儿管道脱落护理 ,有针对性的采取固定措施 ,同时加强皮肤防抓伤处理 ,将显著提高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改善新生儿的成长环境.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使用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选出80例 ,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 ,经对应药物治疗7天后进行超声复检 ,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位置、形态和数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80例患儿实施超声诊断后 ,诊断出淋巴结肿大的有69例 ,比例为86.5%.这69例淋巴结肿大患者中其淋巴结分布在右中下腹、脐周和左上腹部位置的比例分别为62.3% 、26.1% 和11.6%.肿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有:右下腹和右脐旁有几枚大小不一的低回声椭圆形团块 ,边界非常清晰 ,纵横径比例大于1.经药物治疗7天后超声复检发现患儿的淋巴结肿块有明显的变小和或消失 ,与治疗前对比 ,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超声诊断 ,可以清晰的反映患儿腹腔内肿大淋巴结的详细情况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前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医院应普及超声诊断作为常规检查.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省进行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00例进行研究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给予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从入院后12、24、48、72h的尿液中白枯草的浓度 ,并比较两组患者肺纤维化、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以及死亡数.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尿液中毒物浓度下降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肺纤维化例数、死亡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给予序贯性消化道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可以快速排出体内毒物、减少肺纤维化及死亡概率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2年07月-2015年03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进行分析 ,观察母婴的具体情况.结果:围产儿死亡例数为24例(24.39% ) ,没有1例产妇死亡.结论:在对胎盘早剥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应当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 ,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工作 ,从而进一步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志纯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