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中医治法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元损伤及海马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萧梅芳;梁清华;谭勇;陈疆;熊新贵;张雨星;曾年菊;范荣

关键词:脑出血, 中医治法, 线粒体膜电位, 大鼠
摘要: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缺损症状和海马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及不同中医治法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Ⅶ型胶原酶于脑内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神经缺损积分评定神经功能;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线粒体悬液的荧光强度反映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1.大鼠脑出血后迅速出现神经缺损症状,模型组和各中药干预组大鼠神经缺损积分于造模后4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第7 d仍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1),采用不同中医治法治疗后于第1、3、7 d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于3、7 d平肝熄风汤组积分又比风、火、痰、瘀分治各组明显降低(P<0.05).2.脑出血大鼠线粒体膜电位于术后4 h显著下降,1 d时膜电位下降达高峰,3、7 d逐步恢复,仍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采取不同中医治法后,平肝熄风汤组在脑出血后,3、7 d两个时间点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高于其它治疗组和模型组(P均<0.05).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采用不同中医治法,均能抑制膜电位下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以平肝熄风汤风火痰瘀同治效果佳.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浓度及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浓度,探讨在中国人群中血清APN对CHF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集症状基本得到控制的CHF患者血清,测定APN与N端前脑钠素(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合临床CHF严重程度,研究APN在预测CHF患者死亡率、再入院率的潜在价值.结果 CHF患者APN水平显著升高.随CHF的严重程度(NYHA分级Ⅱ~Ⅳ)APN水平逐渐升高(P<0.05),APN与NT-proBNP正相关(r=0.48,P<0.001),与hsCRP负相关(r=-0.34,P<0.001).血清APN水平升高伴随有死亡率的增加.结论 中国CHF患者APN水平显著升高;APN可预测CHF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作者:张凯;谭茗月;李安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充分利用医学机能学实验中心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

    该文介绍了机能学实验中心的资源,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实验中心良好的仪器设备和动物资源,更好地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作者:黄柏胜;刘发益;邬力祥;罗自强;秦晓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脑脊液胆红素与血清γ-GT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的应用

    目的 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脑脊液间接胆红素(CSF-IBIL)与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试验组36例胆红素脑病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检测CSF-IBIL与血清γ-GT的水平,并与对照组44例单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相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儿CSF-IBIL与血清γ-GT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4.14,P<0.01).结论 联合检测CSF-IBIL与血清γ-GT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邓永超;莫丽亚;唐喜春;黄彩芝;李先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合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评价

    目的 回顾性研究评价复合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2006年间应用外固定和内固定复合固定技术手术治疗的6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Tile分类方法对骨折进行分类,应用Tornetta和Matta复位情况评价表评估复位情况,应用Majeed功能恢复评价表评价治疗的功能效果.结果 5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3年,平均随访21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复位优46例,良6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87%;功能恢复优25例,良18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82.7%.结论 应用复合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骨折的复位和功能恢复均满意,并显著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宇林;曾参军;颜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食品中对位红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食品中对位红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测定方法.方法 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采用固相萃取技术,于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分离,再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作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减少了杂质对质谱仪的污染,而使用串联质谱检测器有效提高了信噪比和灵敏度,该方法检出限为0.01 mg/kg,回收率在88.3%~96.2%之间.结论 本方法测定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应用于食品中对位红的检测工作.

    作者:陈春晓;仲岳桐;康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长沙市雨花区2004-2005年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其发病率的措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防和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2005年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登记,资料用VisualFox2pro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围产儿死亡情况相对危险度及人群特异百分比分析.结果 监测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共7 353名,其中围产儿死亡48例,年平均死亡率为6.53‰,高危孕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是低危孕妇的2.8倍,其人群特异危险百分比为54%;低体重新生儿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是正常体重新生儿的40.1倍,其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为52%;<8次产检次数的孕妇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危险是≥8次产检次数的孕妇的2.4倍,其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为41%.结论 从围产儿的总体分析,影响围产儿死亡的因素中,孕产妇高危情况危险度高,其次是围产儿的低体重,次之是孕产妇产检次数.

    作者:沈静;韩哲;邓婷;王沙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浓缩椰子浆产品腐败变质原因的研究分析

    目的 寻找浓缩椰子浆产品胖听腐败变质的原因.方法 产品按乳化程度好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国标商业无菌GB/T4789.26-2003检验分析.结果 对照组各批次均末出现胖听腐败现象,商业无菌检验合格;实验组各批次均出现胖听腐败或细菌大量增殖,商业无菌检验不合格.结论 浓缩椰子浆产品出现胖听腐败变质的原因是产品乳化程度不好、油水分层,致使细菌在罐内大量繁殖造成的.

    作者:罗小成;杨晓峰;刘英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随州市部分儿童意外伤害状况及家长认知水平调查

    目的 通过对随州市部分0~14儿童在过去的1年内意外伤害情况及当前家长认知水平的调查,找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及加强对儿童伤害预防的切入点.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市区内抽取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及1个儿童预防接种点,在抽到的单位内随机抽取0~14岁部分儿童,将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家长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动物伤、纯器伤、刀/锐器伤、烧烫伤及交通事故.1年内伤害的人次数占调查人数的比率分别5.77%(70/1 213)、1.32%(16/1 213)、0.99%(12/1 213)、0.82%(10/1 213)、0.82%(10/1 213)、0.74%(9/1 213).儿童家长对意外伤害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结论 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监护责任,对儿童生活环境应加强整治,对动物要加强管理,同时大众传媒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儿童及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

    作者:张志保;石正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镜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控制内镜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内镜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果 内镜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 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加强内镜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十分必要.

    作者:龚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厦门市2004-2005年度恶性肿瘤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厦门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现状和监测结果.方法 建立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各有关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对确诊的新发病例填写《福建省肿瘤病例报告卡》,直接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5年度厦门市全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率为276.21/10万,男性为324.06/10万,女性为227.23/10万.病种分布以肝癌居首位,占总发病率的12.00%;第二、三位分别是肺癌和胃癌,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70~岁年龄组高.结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是影响厦门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在人群中开展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及相关健康促进工作,是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兰;戴龙;谭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生存素和上皮钙黏附素蛋白表达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SVV)和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E-CD)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浸润宫颈鳞癌(I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ICC、25例CIN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中SVV和E-CD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在ICC中,SVV和E-CD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1%(32/45)和42.2%(19/45).ICC中SVV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NCE和CIN(P<0.05),而E-CD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NCE和CIN(P<0.05).SVV高表达和E-CD低表达与ICC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VV表达和E-CD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SVV和E-CD可能参与了调控ICC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表达预示ICC预后不良.

    作者:谷化平;周翠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生儿溶血病实验结果与发病关系分析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样的检测,探讨新生儿溶血病发病与母亲体内免疫性抗-A(B)抗体效价的关系.方法 选取252例新生儿黄疸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母亲血样,常规鉴定ABO及Rh血型;母婴血型不合,检查患儿血型血清学三项试验,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结果 明确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77例,其中O-A型41例、O-B型36例;发病患儿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16共31例(40.3%),1:32-64的共32例(41.5%),1:128-512的共14例(18.2%);HDN血型血清学试验检出一项阳性20例(25.5%),两项阳性32例(42.1%),三项阳性25例(32.4%).结论 湖南地区母婴血型不合HDN,其母婴血型O-A与O-B发病率接近;母亲的免疫性抗-A(B)抗体效价引起HDN临界值应在1:16为宜.

    作者:莫丽亚;成求国;刘建良;宋春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诊内镜金属钛夹治疗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金属钛夹治疗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意义及护理体会,强调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方法 对60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在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部位,选用奥林巴斯(Olympus)HX-5LR-1型钛夹推送器以及MD850型金属钛夹,对准出血部位两端,钳夹出血血管及附近组织,并用生理盐水局部喷洒冲洗,确认完全止血,对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可联合硬化剂治疗,效果显著.结果 即时止血率达96.7%,无1例出现再出血和并发症;60例患者共用金属钛夹150枚,平均每例2.5枚.结论 经内镜金属钛夹治疗各种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无明显的并发症、止血效果显著的治疗措施,恰当的护理是金属钛夹治疗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作者:王蓓;马升高;吴碎英;崔向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基因型及病毒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结构复杂,易于变异,根据HBVDNA核苷酸序列异质性≥8%为一种基因型的规定,HBV目前分为A~H 8个基因型.有研究显示,HBV变异给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颅后带来了新问题,不同基因型的基因变异、临床表现及对抗病毒、肝移植等的治疗反应存在差异.本文对HB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及其变异的研究进展,基因型与变异及临床的相关性研究作了综述.

    作者:江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宝安区沙井街道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控制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006年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年沙井街道的麻疹报告病例209例,年发病率为28.64/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5、6、7三个月;发病人群主要以4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20~30岁年龄段左右的外来青工为主;86.6%的病例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2006年的麻疹发病率明显高于往年,今后应把4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外来劳务青工作为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并适当地开展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刘德坚;马忠元;邓慧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APP-A、GMP-140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

    目的 观察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3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1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定量检测外周血清中PAPP-A和GMP-140.对所有冠脉造影显示狭窄≥30%的病变进行影像学分析,对斑块形态进行分型.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PAPP-A和GMP-140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16.75±2.37 vs 5.37±1.16 mU/l;13.57±2.66 vs 3.82±1.59 pg/ml,P<0.01,respectively);同样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增高(16.75±2.37 vs 6.27±2.73 mU/l;13.57±2.66 vs 4.96±2.54 pg/ml,P<0.01,respectively).尽管稳定型心绞痛组PAPP-A和GMP-140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不稳定型斑块的心绞痛患者血清中PAPP-A和GMP-140水平均较稳定性斑块患者升高.结论 PAPP-A和GMP-140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可作为反映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作者:李峰;王勇;张育民;谢启应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我国钩虫病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

    目的 了解钩虫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 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进行调查,采用SAS8.2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钩虫病患者主要是农民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钩虫病患者中有49.87%的出现消化系统症状,13.46%的出现呼吸系统症状,69.00%的有全身症状,81.00%的患者出现贫血症状.钩虫病住院病例平均费用2 104.07元,其中误诊误治费用平均1 101.77元.结论 贫血仍然是钩虫病的主要症状;只要降低钩虫病患者的误诊误治,就能大幅降低患者的经济损失.

    作者:李正祥;唐阳;段绩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38例子痫前期(重)、子痫治愈的体会

    目的 对成功救治38例子痫前期(重)、子痫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救治的38例子痫前期(重)、子痫患者施行紧急降压,积极控制抽搐,及时终止妊娠,术后并合理使用硫酸镁不少于48 h,与既往同等病例对比,其处理、治疗措施有着明显的改善.结果 38例患者均获得治愈.结论 近年来治疗手段、治疗措施明显提高.

    作者:朱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04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目的 了解邵阳市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对邵阳市2002-2006年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 出生缺陷发生率111.27/万,围产儿死亡率21.61%,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528.85‰,占围产儿死亡的27.23%,出生缺陷儿死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前五位出生缺陷儿依次为总唇裂、脑积水、尿道下裂、脊柱裂、马蹄内翻足和多指(趾);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为83.19/万,农村为199.56/万,农村明显高于城镇(x2=24.15,P<0.01).产妇<20岁年龄组和≥35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广泛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加强孕前、孕期保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工作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力措施.

    作者:朱秋蓉;陈贡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6年河北省新分离Victoria系B型流感病毒变异株血凝素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 分析2006年河北省分离的B型流感毒株HA抗原性和基因特性,阐明HA基因的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方法 用MDCK(Madin Darby Canine Kidney)细胞分离培养流感病毒,血凝抑制(Hemasslutination Inhibition,HI)试验鉴定型别.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采用RT-PCR扩增病毒HA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软件作分析处理.结果 2006年在河北省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属Victoria系,与北半球该流行期的国际疫苗株B/上海/361/02不同,其抗原性与近的Victoria系代表株B/Hong Kong/330/2001相比已发生较大变异,核苷酸同源性仅为96.5%~97.2%,在抗原决定簇上有6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替换.结论 2006年在河北省流行的Victoria系B型流感病毒是一个新的变种,在HA1区域发生的变异是今年B型流感流行的主要原因,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刘艳芳;齐顺祥;郭瑞玲;刘兰芬;田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