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方法终止小月份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肖美满;薛俐

关键词:稽留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子宫小于妊娠12周的稽留流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156例子宫小于妊娠12周的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以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12 h1次,共3次,后一次服完后30 min阴道上或直肠塞米索前列醇400~600μg,在用药后2~4 h之内行清宫术,对照组76例予以直接吸宫终止妊娠,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及刮宫次数等进行比较.结果米非司酮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及需行第二次刮宫术者均明显低于直接吸宫组.结论根据临床观察,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稽留流产更为适当,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33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33年来乙脑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33年来(1972~2004年)的乙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x2等统计学检验.结果郴州市使用乙脑疫苗后的33年间乙脑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x2=2464.92,P<0.01),年平均发病率为4.27/10万;流行强度明显减弱,疫区范围逐渐缩小.80.88%的病例为学龄前儿童;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7、8月是发病的高峰月,占全年病例数的78.41%.结论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且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

    作者:李尧岗;谭徽;段良松;贺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院消毒灭菌质量单项指标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市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情况.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1].结果市级以上大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较一般性医院及小诊所较好,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病原污染的几率也较高.结论做好医院消毒灭菌,就能有效的防止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

    作者:罗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1 g/kg.d.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诊至生后10 d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在ABO溶血病的治疗中能快速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降低贫血的发生.

    作者:龚瑾;曹蓓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男性性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了解男性性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观察心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7例确诊的男性性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实施治疗前予以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和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其焦虑抑郁情绪.评定结果与100名普通男性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将该117例确诊的男性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心理干预组)、B组(非心理干预组),于治疗所患性病第三周末进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判定,比较治疗所患疾病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男性性病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高于普通男性人群,心理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非心理干预组.结论男性性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可能成为其求诊和持续接受治疗的障碍,心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邓一鸣;段忠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长沙市开福区2001~2005年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食品卫生是近年民众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食品卫生安全整治行动.为了解开福区近年来的食品卫生状况,为加强卫生管理提供依据,现将2001~2005年全区食品卫生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英语交流能力的医学人才,我们尝试在七年制、五年制各专业医学生的病理教学中开展了双语教学.通过课前精心准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后强化训练等,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几点经验和体会.

    作者:何琼琼;程瑞雪;文继舫;周建华;胡永斌;王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道县1996~2005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目的掌握道县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为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对策.方法利用1996~2005年道县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调查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道县食物中毒的发生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生地点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为主,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为主,中毒原因以致病菌引起的中毒为主.结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作者:田利国;肖拥军;何庆;廖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桶装饮用水中双酚A

    目的检测PC制桶装饮用水中双酚A的溶出情况.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方法桶装水用优化固相萃取条件进行萃取,HPLC法测定.结果待测物线性范围为:100~5000 ng/L,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60 ng/L,加标回收率为84.9%~95.1%,样品检测相对标准差在2.2%~7.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

    作者:李丽莎;杨湘霞;汪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2~2004年衡东县狂犬病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狂犬病暴露(动物咬伤)与发病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狂犬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4年衡东县动物咬伤门诊就诊记录及狂犬病例个案调查表,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狂犬病暴露有季节性差异,偏高于农村、男性及1~15岁人群;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农民占病例的53.18%,呈散在分布,男多于女,以成人为主;平均潜伏期为52.37 d,暴露部位越接近头颈部发病的危险性越大,潜伏期越短;狂犬病的病死率为100%,疫苗保护率为99.97%.结论狂犬病防治重点、难点在农村;暴露后及时接受正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是保护暴露人群有效的手段.

    作者:宋安平;罗仲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研究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状况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已临产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30)不接受分娩镇痛,Ⅱ组(n=30)接受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Ⅲ组(n=30)接受罗哌卡因芬太尼分娩镇痛.分别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产程变化、镇痛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和胎儿Apgar评分,记录各组分娩方式和分娩镇痛的满意度.结果Ⅱ组和Ⅲ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产程时间、镇痛评分和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Ⅰ组(P<0.05);Ⅱ组产妇改良Bromage评分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三组胎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产妇的分娩镇痛的满意度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都可以安全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痛苦和降低剖宫产发生率;二者相比较,使用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欧阳文;郑兰香;周昌菊;段开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云南省2005年健康人群流脑带菌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云南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带菌状况和人群抗体水平,为流脑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流脑流行期对云南省5个县(市、区)9个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分别采集咽拭子和血清样本.咽拭采样直接接种于巧克力营养琼脂平板,用常规培养法分离流脑双球菌;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A群和C群流脑抗体检测.结果5个调查点咽拭和血清样本各采集979份,分离出脑膜炎奈瑟氏菌(Nm)14株,阳性率为1.43%;菌株鉴定结果以B群为主(8株),占57.14%,A群3株占21.43%,C群2株占14.29%,1889群检出1株,占7.14%;人群流脑抗体水平测定,A群抗体阳性数289份,阳性率为29.52%;C群抗体阳性数318份,阳性率为32.48%.结论云南省2005年健康人群流脑整体带菌水平相对较低,带菌菌群以B群为主,发现有A群和C群流脑带菌者;人群抗体水平不高,对流脑的免疫力较弱.因此,加强监测和按计划接种流脑多糖体菌苗仍是今后流脑防控工作的关键.

    作者:伏晓庆;尹建雯;高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染料木黄酮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分化作用中ERK通路的改变

    目的探讨ERK通路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阐明GEN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GEN对SW-480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GEN对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GEN能抑制SW-480细胞生长,促进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人结肠癌细胞ERK1/2蛋白磷酸化(P<0.05).结论GEN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ERK1/2蛋白磷酸化有关.

    作者:童玲玲;吴成秋;袁秀琴;谢红卫;李东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1例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为预防此病进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1例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眼底改变、视野图像、眼底荧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眼底血流检查结果,并使用血栓通及复方樟柳碱等药物综合治疗.结果31例38眼中,经综合治疗后,其中18眼视力有提高,视野暗区变淡或缩小,有效率47.4%.16眼(42.1%)视力无明显改善,4眼(10.5%)视力下降.结论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使用血栓通及复方樟柳碱等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视网膜循环,提高视力.高血压患者合并有NAION的患者使用过强的降血压药物和血压偏低的NAION患者使用大量扩血管药物治疗时,要监测血压的变化.治疗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同时应行全身有关危险因素检查和治疗.

    作者:左炜;王京华;叶凤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0~2004年镇江京口区食物中毒致病菌检测分析

    目的找出更有效降低食物中毒发生的方法.方法采用国标GB/T4789.4.5.7.10-2003,变形杆菌按WS/T9-1996方法进行.结果食物中毒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居首;致病菌主要以粪便检出为主;食物中毒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结论提高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做好食品卫生工作,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钱瑶;刘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咽环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EB病毒和T细胞内抗原1的表达

    目的探讨咽环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EB病毒的感染及其T细胞内抗原1(TIA-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EBER1/2原位杂交及三步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6例咽环部鼻NK/T细胞淋巴瘤患者EB病毒感染及T细胞内抗原1表达情况,选用的抗体有TAI-1、CD56、CD20、CD45RO,并选择10例同时期发生在鼻咽部的鼻咽癌病例做为对照.结果(1)36例病例中,男女之比为3:1,平均年龄为44岁,以老年人为主.发病部位以鼻咽部多.(2)36例病例的瘤细胞以大细胞、高度恶性为主,几乎所有病例临床上都有大片凝固性坏死的特点.(3)在36例病例中,EBV检出率为63.89%(23/36),T细胞内抗原1阳性表达率为91.6%(33/36).10例鼻咽癌病例EBV检出率为80%(8/10).结论在咽环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存在高水平的EB病毒隐性感染,肿瘤细胞表达TIA-1抗原可能与瘤细胞来源和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作者:陈云华;刘东;蔡宇;谢云;唐丽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1~2005年安乡县城区幼儿园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准确掌握本县城乡、地区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从而为改善幼儿园儿童的健康状况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方法对2001~2005年全县城区所有幼儿园3~6岁儿童健康体检的资料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并用1995标准[1]进行评定.结果2005年与2001年相比较,儿童体重、身高超均值,双超人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儿童常见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下降.儿童单纯性肥胖显著上升.结论对城区幼儿园实施卫生保健管理后,本县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提高,幼儿保健工作的重点是干预和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

    作者:侯瑞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3年湘雅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湘雅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icroScan微生物分析系统,结合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74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2 052株,占54.8%;革兰阳性(G+)球菌1 629株,占43.5%.在G杆菌中分离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G-杆菌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低,在0%~6.4%之间;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G杆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4.4%~85.9%.G+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分离率高,占G+球菌的57.0%(929/1 629).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CNS的55.1%和61.7%;尚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菌株.葡萄球菌对强力霉素的敏感性仅次于万古霉素,耐药率仅为2.8%~4.4%,而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阿齐霉素的耐药率达73.3%~88.6%.结论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肠球菌是湘雅医院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邹明祥;范学工;梁湘辉;刘文恩;李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心脑疾病与抗Hp抗体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老年人心脑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2例老年人心脑疾病患者和42例健康人血清抗Hp抗体IgG、IgA、IgM的含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肌梗塞组与脑梗死组的抗Hp抗体IgG、IgA、IgM阳性率均分别达到80%、60%、20%以上,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抗Hp抗体IgG、IgA、IgM阳性率分别为44.6%、25.5%、12.8%,明显低于心肌梗塞组和脑梗死组.结论Hp感染可能与老年人心脑疾病的发病有关.

    作者:熊正南;张光辉;刘久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长沙市疾控系统离退休人员血糖、血脂异常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疾控系统离退休人员血糖、血脂水平,分析高血糖与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生化分析仪对416名5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进行血糖、血脂检测.结果血脂异常率73.08%,高脂血症罹患率66.35%,血糖升高率24.04%,85.00%血糖升高患者伴有高脂血症.结论本组人群血脂、血糖异常率较高,女性高脂血症罹患率明显高于男性.高脂血症作为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又是易患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欧新华;王艳;张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学生的临床见习

    循证医学作为20世纪90年代引入临床医学领域的新概念,不仅对医生的临床实践活动产生了影响,对医学教育模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临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该积极地引入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以指导学生的临床见习.

    作者:卓文磊;王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