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起明;张俊琦;石苏英;张宪林
目的:深入探究呼吸功能锻炼对预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个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利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利用呼吸功能锻炼.结果:研究组的白细胞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要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肺功能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高于对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白细胞总数以及中粒性细胞比例,同时改善肺功能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
作者:胡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的产妇,共117例,采用抓阉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的保护会阴分娩,做好常规护理,研究组59例,采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并做好相关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后2小时出血率、会阴侧切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3.39%、15.25%和1.69%,三项指标的发生率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更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Ⅰ度裂伤、Ⅱ度裂伤分别有6例和0例,会阴裂伤率为10.17%,对照组会阴裂伤率为22.41%,研究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率要比对照组的更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应用到产妇分娩中,能够减少产妇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同时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饶朝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脓毒症是内外科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中医药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开拓出了新的治疗理念和思路,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证型、治法、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制剂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进行了综述.
作者:田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小儿腹泻治疗中金双歧联合思密达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金双歧、思密达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疗程(3.7±0.8)天,显著低于常规组的(5.0±1.7)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迭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他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治疗后妊娠率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胡玉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被急诊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方法: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的护理举措,对实验组病人比对照组多了急诊护理对策.结果:对照组病人的运动、神经功能评分与并发症出现率显而易见的比有急诊护理对策的实验组出现率高.结论:对病人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策,可提高抢救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出现率,临床上拥有推广作用.
作者:谢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15).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甲孕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对比无明显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孕酮联合二联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价值突出.
作者:夏永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为规范新生儿及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分析影响新生儿死亡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就2017年金昌市新生儿死亡评审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21%,高于对照组的80.3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远高于对照组的73.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秀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用于胃肠减压不适应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普外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录的50例胃肠减压不适应症患者资料,按照患者实际治疗要求,采取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于1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差异(P<0.05).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对综合护理用于胃肠减压不适应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胃肠减压不适应症主要表现为饥饿、口干渴感、咽部疼痛、恶心、呕吐、心理压力大、排痰困难、语言表达障碍、失眠等,本次治疗总有效50例,有效率73.5%,综合护理总有效61例,有效率95.3%.结论:综合护理用于普外科术后康复效果显著,显著优于单一治疗法,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康复平台.
作者: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来探究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在高血压病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人,对照组40人,实验组受试对象给予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治疗,对照组受试对象给予单纯中医治疗.结果:实验组受试对象显效例数为30例,有效例数8例,无效例数2例,对照组受试对象中显效例数23例,有效例数6例,无效例数11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治疗对于高血压病治疗有积极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彭淑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们国家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强,推动各行各业信息化发展建设步伐.尤其是对于医院来说,加强对医疗设备信息化与系统化,不仅能够提高自身医疗水平,而且还能增强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赖度,降低医患问题发生的机率.本文将通过对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进而对医疗设备信息化与系统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重点阐述,以供参考.
作者:李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刺激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GOS预后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GOS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刺激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显著改善GOS预后,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佳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与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8例在我院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固定组与置换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置换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比较意义.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来说,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庶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心理痛苦筛查的工具及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如何使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对乳腺癌患者开展心理痛苦筛查,论述影响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
作者:李晨;杨明莹;黄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啶联合依托咪酯麻醉对于减轻胃癌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96例实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应用依托咪酯,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依托咪酯,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从疼痛情况指标来看,对照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及剧烈疼痛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实行右关托咪啶及依托咪酯联合麻醉诱导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后期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整体护理干预要点,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案例,由于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组,以对照组和观察组为主,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对比,对照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年耱尿病患者治疗中饮食健康教育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处于36-58岁的66例患者为对象,行饮食健康教育.比较患者教育前后了解健康知识的程度与饮食控制效果.结果:患者行饮食健康教育后,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大幅度增加,饮食控制效果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结论: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行饮食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减少药物用量,自主控制饮食,促进各项指标满足健康需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卢辉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南川区艾滋病抗体筛查情况,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南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心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筛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年共检查2755例受检者,其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数量为48例,阳性检出率为1.74%;2017年共检查2975例受检者,其中阳性患者数量为64例,阳性检出率为2.15%.相较于2016年,2017年受检者的阳性检出率有所增加,但是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人群感染情况调查中,其他就诊者检测阳性率为77.78%,术前及受血前检测阳性率为60.78%,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阳性率为29.03%,自愿咨询检测阳性率为25.64%,其他羁押人员检测阳性率为0.27%,就诊者检测与术前、受血前检测阳性率相对较高.结论:艾滋病筛查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艾滋病患者,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避免患者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疾病的传播,南川区艾滋病2017年比2016年阳性率有升高,且其他就诊者检测与术前及受血前检测阳性率相对较高.建议提升疾病筛查的重视程度,扩大监测范围,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和传播.
作者:李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第二位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室性早搏.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胡一等[1]完成了我国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研究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房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其带来的危害也在逐年增加.房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体循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使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上升.2006年国际房颤诊治指南中提出引发房颤临床常见的五种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糖尿病.房颤的病理基础是心房扩大,压力增高,房肌缺血、炎症、坏死、纤维化等.其机制目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机制与炎症有关,有些因子甚至有可能成为预测房颤预后的指标.因被认为是重要的炎性标志物之一的C-反应蛋白(CRP)可以简便精确地测定,本组选择了40例房颤患者,尝试探讨作为炎症标记物的CRP与房颤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邱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