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护理模式对于阑尾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孔燕

关键词:阑尾手术, 护理效果, 护理模式
摘要:讨论:不同护理模式对于阑尾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阑尾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阑尾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及时间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手术的患者,术后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会得到不同的护理效果,其中综合护理方式或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对比阿德福韦酯、替此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择84例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慢性乙肝患者按随机表分组.阿德福韦酯组给予药物阿德福韦酯治疗;替比夫定组以药物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用药前后肝功能指标碰T、ALB等的数值;药物安全性.结果:替比夫定组患者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比阿德福韦酯组高,P<0.05;用药之前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LB等的数值相似,P>0.05.替比夫定组用药后肝功能指标ALT、ALB等的数值比阿德福韦酯组好,P<0.05;替比夫定组药物安全性和阿德福韦酯组药物安全性相似,P>0.05.结论:对比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可见替比夫定疗效高于阿德福韦酯,可更好改善患者肝功能,且药物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宋寄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治疗,研究组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的是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22.00%,与同期对照组55.00%相比较,差异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疗效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而且也缩短了患者的疼痛,并且不良反应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赵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原因与对策

    目的:探究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原因与对策.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西药房随机选取的2000张处方,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4月~2017年9月期间,西药房开具的2000张处方中,有101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占比5.00%.分析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找出其中用药处方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对策.结果:101张西药房不舍理用药处方中,药物的选择不合理所占比例高,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的21.78%,占总抽取用药处方比例的0.95%,其余的依次为用药剂量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重复用药、给药的方式不合理以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主要有用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选择方式不合理等几种类型,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为医师和药师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进而确保用药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李慧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持续性健康指导对母乳喂养依从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孕产妇中实施持续性健康指导对母乳喂养依从率的提升作用.方法:以50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分为常规组和持续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持续性健康指导.对比产后母乳喂养依从率、母乳喂养相关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结果:持续性组产后母乳喂养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前者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量和频率、母乳喂养姿势和注意事项相关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持续性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母乳喂养依从率,并且还可改善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细化管理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对医院的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管理的目标及方向向精细化管理发展,所以,医院要想提高管理及服务水平,就要在日常管理中严格落实精细化管理,并深入到各项工作当中.为了提高精细化管理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对精细化管理意义的简述,分析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王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RRT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使用连续肾脏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23例接受CRRT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肾及心肺功能,并分析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接受治疗24h后,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血清肌酐、胆红素以及血清淀粉酶(AMY)分别为(38.24±24.51)U/L、(120.86±42.46) μmol/L、(21.19±7.95)μmol/L、(963.14±126.78)U/L,和治疗前的(51.01±25.14)U/L、(143.96±52.14)μmol/L、(24.02±8.64) μmol/L、(1019.42±785.63)U/L相比均显著降低,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24h后患者的氧合指数、心率次数、平均动脉压以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84.23±81.23)mmHg、(114.35±19.91)次/min、(102.34±12.43)mmHg、(12.93±5.23)分,和治疗前的(123.86±52.52)mmHg、(131.42±21.42)次/min、(94.21±15.66)mmHg、(16.46±4.63)分相比均情况显著较好,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RRT治疗,并辅助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肝肾和心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朝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整体护理干预要点研究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整体护理干预要点,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案例,由于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组,以对照组和观察组为主,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对比,对照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12月收治70例精神病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状态评分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精神状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而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34/35)较对照组80.0%(28/35)明显较高,P<0.05.结论:精神病护理中采取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状态,还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晓婷;朱敏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炎症与房颤关系的探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第二位常见的心律失常,仅次于室性早搏.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胡一等[1]完成了我国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研究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房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其带来的危害也在逐年增加.房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体循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使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上升.2006年国际房颤诊治指南中提出引发房颤临床常见的五种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糖尿病.房颤的病理基础是心房扩大,压力增高,房肌缺血、炎症、坏死、纤维化等.其机制目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机制与炎症有关,有些因子甚至有可能成为预测房颤预后的指标.因被认为是重要的炎性标志物之一的C-反应蛋白(CRP)可以简便精确地测定,本组选择了40例房颤患者,尝试探讨作为炎症标记物的CRP与房颤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邱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来探究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在高血压病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人,对照组40人,实验组受试对象给予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治疗,对照组受试对象给予单纯中医治疗.结果:实验组受试对象显效例数为30例,有效例数8例,无效例数2例,对照组受试对象中显效例数23例,有效例数6例,无效例数11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嗪类利尿药联合中医治疗对于高血压病治疗有积极作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彭淑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总胆汁酸检测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总胆汁酸检测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孕妇3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设为研究组,并将同期收治的另外35例健康孕妇设为乙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总胆汁酸检测.结果:研究组的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水平相比较对照更高,而胆碱酯酶则相比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研究组不同孕期的孕妇进行总胆汁酸指标比较后发现,孕期与总胆汁酸水平呈正比例关系.结论: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诊断中,进行总胆汁酸检测,并以此为依据,可以有效鉴别患者的胆汁淤积状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石占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对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对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所选样本均为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肺炎患儿,共67例,分为两组,施行常规护理的33例为常规组,行优质护理的另34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及患儿家属满意度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利于促进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并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王海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联合贝复新处理胫前皮肤缺损伴骨、钢板、肌腱外露患者1例报告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多发病,居各部位骨折之首,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缝合术口时如皮肤张力较高可能造成胫前皮肤坏死或缺损.若创面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软组织覆盖,骨外露,骨坏死,骨髓炎将随之而来,给后期治疗带来困难.我院出现1例胫腓骨骨折术后发生胫前皮肤坏死缺损,而后应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联合贝复新处理伤口,终伤口愈合,无骨感染.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张某,女,63岁,农民,因摔伤致左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3+小时于2017年11月15日12时01分入院,患者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糖尿病病史4年,平时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早10iU,中6iU,晚8iu.入院时查体:患者左小腿肿胀,可触及骨折断端,皮肤完整,左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左小腿及左足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左踝关节活动受限.左小腿X线片提示:左胫腓骨下段粉碎性双骨折.

    作者:袁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5年安阳市北关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

    目的:评价2015年安阳市北关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 5年安阳市北关区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个案数据库,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依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中的要求开展调查.结果:2015年安阳市北关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93.7%、及时报告率为100%、卡片信息完整率98.32%、准确率98.32、一致率97.48%.结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是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石,2015年北关区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相对较往年有所下降,应积极通过加大定期督导与评价,加强医生及疫情报告人员培训等措施和手段,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作者:韩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整合医学模式下留学生传染病教学模式的探索

    传染病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地域性流行病学特征,随着留学生生源地不断增多,临床病例不能满足教学的困境更为突出.如何利用整合医学教育模式提高留学生传染病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传染病教学中采用“整合医学”思维,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平台,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锦锋;杨瑗;陈天艳;赵英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6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Ⅰ02例.A组给予吲达帕胺联合美托洛尔和常规对症治疗,B组给予中医结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C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A组与C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并有效改善血液微循环.

    作者:张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增加患儿的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病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方法:对151例腹泻惠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结果:痊愈出院70例,住院天数少2d(8例),多13d(1例),平均住院6.8d;好转出院的惠儿79倒,住院少1d(18例),多10d(5例),平均住院4.5d,无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质量安全、可行.

    作者:陈光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技术在胃肠疾病诊治中的合理应用

    胃肠疾病的常见病因是胃黏膜发炎或肠粘膜发炎等,常见的发病部位在胃肠部位,临床症状有呕吐、恶心或腹泻,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失水和发热等较为严重的症状,一旦出现胃肠疾病,需要及时进行临床诊治.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胃肠疾病诊治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技术,在胃肠疾病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作用,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腹腔镜技术在胃肠疾病诊治中的合理应用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优势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与分析.

    作者:阿卜来提·艾则孜;帕尔哈提·阿布都卡地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疗效、心肺功能

    目的:研究与分析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疗效、心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与急诊集束化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治疗,而急诊集束化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急诊集束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心肺情况等情况.结果:急诊集束化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心肺情况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提高患者疗效、心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魏红亮;马桂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程序对新生儿室息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抢救中优化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抢救的窒息新生儿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优化急救护理程序,统计并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97.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抢救时间(205.3±73.5)s,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26.3±163.5)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1分钟两组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5分钟、10分钟实验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窒息新生儿抢救中应用优化急救护理程序,能够显著压缩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效果,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赵春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