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德市游泳场(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赵炜哲;刘静平;樊柯

关键词:游泳场(馆), 卫生状况, 调查
摘要:2001~2003年对常德市游泳场(馆)的水质卫生状况采取抽样监测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各年度池水各项卫生指标总合格率分别为56.25%、66.67%、93.55%,差别有显著性且循环过滤自动加氯消毒方式优于半自动过滤及人工加氯消毒方式.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氧化剂EseroS-GS对巨噬细胞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EseroS-GS对巨噬细胞iNO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本项研究以脂多糖和γ-干扰素诱导巨噬细胞表达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应用蛋白质印迹分析以及ESR自旋捕集技术研究了EseroS-GS对巨噬细胞产生内源性一氧化氮的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EseroS-GS能够抑制巨噬细胞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减少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而这一抑制作用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结论EseroS-GS对巨噬细胞的活化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申;卫涛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发挥专家督学作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聘请对教育事业热心、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工作经验的老教授成立医院教学质量专家组,制定了教学质量专家组工作制度,依据-定的标准对教学工作的过程和绩效进行调查研究、质量分析及评定,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实践表明,教学质量专家组制度是保障我院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

    作者:高琴;管志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铅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危害的调查

    目的较全面了解铅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方法测定作业环境中铅浓度和90名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δ-ALA、ZPP指标,结合临床检查,对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作业环境中铅浓度严重超标.血铅、尿铅、δ-ALA、ZPP值均增高,分别是国家诊断标准的3.35、1.85、9.37、3.12倍.不同工种和工龄尿铅、δ-ALA、ZPP分别有差异.结论铅作业环境中铅污染对工人健康有影响.

    作者:李伟;冯昶;郑刚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武冈市文武中学水型甲型肝炎暴发流行调查报告

    2003年10月18日~11月4日,武冈市文武中学发生一起水型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发病率为1.34%,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柏青;黄雄干;刘世伟;刘珍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石门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农村四类地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状况,为控制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法对石门县新铺乡、维新镇、罗坪乡14岁以上1 153名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活动量、猪油摄入量调查.结果石门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5.09%,高于全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7.80%;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占90.23%;高血压病分级以Ⅰ级为主,占61.50%.结论高血压病防治对象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措施为合理膳食,开展科学健身活动以及定期开展高血压筛查.

    作者:李先平;范晓军;阎于伦;张秀梅;刘凡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病患者血浆AT-Ⅲ活性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抗凝酶Ⅲ(AT-Ⅲ)活性在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发色底物法测定212例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中的AT-Ⅲ活性.结果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血浆AT-Ⅲ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其中慢性轻度肝炎、慢性中度肝炎、慢性重度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AT-Ⅲ活性分别为101.2%±19.5%、89.9%±15.4%、33.4%±17.9%、30.4%±17.2%、39.6%±19.6%和51.2%±9.7%.AT-Ⅲ活性与凝血酶原时间(PT)相关分析,两者呈负相关(r=-0.864,P<0.01).结论血浆AT-Ⅲ活性可以反映肝功能受损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肝细胞坏死越严重,则AT-Ⅲ活性越低.

    作者:董存岩;周志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DDC-Ag鳌合物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氯离子

    目的利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DDC-Ag)鳌合物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氯离子.方法在酸性试样中加硝酸银溶液而生成氯化银,通过过滤,将在滤膜上的氯化银用纯水洗涤溶解后,与DDC生成DDC-Ag鳌合物,用四氯化碳萃取,测定吸光度.结果在λ=280 nm处,氯离子1~10×10-5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对水样中氯离子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刘长庚;戴贵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989~2002年隆回县孕产妇死亡监测及死因分析

    目的为了寻求改善妇女保健服务,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方法及措施.方法以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为基础,建立孕产妇死亡监测与报告系统,由村逐级上报至乡、县保健单位,由县妇保院组织专人进行调查核实和质量控制,并定期进行孕产妇死亡评审和总结.结果孕产妇死亡率2002年与1989年相比,下降了70.5/10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10年的妇幼项目工作,加大了对妇幼保健方面的投入,健全了三级妇幼保健网,加强了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和监护,加强了对县级产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培训,完善了县级医疗保健部门的抢救条件,提高了抢救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由1989年的113.7/10万降至2002年的43.2/10万.

    作者:赵雪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目的探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Tsing Hua Multimedia Microscopy Diagnostic Instrument,THMMDI)活体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HMMDI与传统的培养法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法对105例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检测.结果THMMDI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的支原体检出率与培养法和PCR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HMMDI活体检测支原体为一种快速、简单的诊断方法.

    作者:吴建华;夏先考;杨明明;徐维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超声评价颈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评价颈动脉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2例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患者及20例正常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大,随着冠状动脉病变加重,内中膜明显增厚,斑块指数增加,颈动脉斑块以硬斑多见,颈动脉分叉处(BIF)多发.结论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密切,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是一种无创、实时又精确的诊断方法.

    作者:朱文晖;李瑞珍;肖际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思考

    目的从伦理学的角度思考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方法伦理学分析.结果了解临终关怀的历史沿革及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伦理观念,提出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办法.结论加强死亡教育,迎接护理挑战,改善伦理环境,有助于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作者:肖蓉;郑兰香;邓云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 264名医学中专生肺活量与体格发育分析

    分析1 264名医学中专生的肺活量与身高、体重、胸围的关系,结果发现肺活量大小可受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胸围、体育锻炼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柳一红;周弘建;姚运秋;李海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学生群体性癔症暴发的调查

    在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中学发生一起学生群体性癔症暴发,经调查:发病260例,发病率42.7%,发病年龄大17岁,小的11岁,13~16岁占95.93%,男性发病率19.1%,女性发病率43.1%,男女间的发病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43.22,P<0.01),年级间的发病率无显著性(χ2=65.45,P<0.05),班级间的发病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63.45,P<0.01).临床表现为多种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昏等,体征正常,化验结果正常,四组不同药物治疗效果相同.暴发的诱因,是该校一女生之母来校探望该生时生病引起.

    作者:杨正昌;唐光鹏;余正儒;潘宏;王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全程督导下复治涂阳与复治涂阴肺结核病人短程化疗效果

    对14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和84例复治涂阴病人使用相同的治疗方案但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为148例均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管理,治疗覆盖率100.0%,完成治疗率92.5%,五年内复发率为3.3%.84例均为自觉管理,治疗覆盖率100.0%,完成治疗率76.2%,五年内复发率为23.2%.

    作者:王征跃;刘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一起流行性感冒暴发的调查处理分析

    目的分析某高校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疫情.方法隔离治疗病人并作个案调查.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进行型别鉴定.对学生进行呼吸道传染病健康教育;普服病毒唑3 d;室内外环境用过氧乙酸消毒,每天2次.结果全校在校学生2 394人,发病51例,罹患率2.13%;病例集中在某班,罹患率14.91%(34/228),其他班为0.78%(17/2 166)(χ2=197.47,P<0.005),有宿舍聚集性;男女发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毒分离为甲3型(H3N2).结论该高校流感暴发疫情由甲3型(H3N2)流感病毒引起,由于疫点处理及时,未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

    作者:李军;刘庆武;段良松;黄健;胡忠兰;邓宗作;刘青山;刘运芝;陈萍;张红;周少平;梁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淋球菌多重耐药调节基因(mtrR)突变与多重耐药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淋球菌多重耐药调节基因mtrR突变与淋球菌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①纸片扩散法检测52株淋球菌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性;②PCR扩增mtrR基因中常发生突变的250个碱基进行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③根据SSCP的结果选取11株标本,扩增其mtrR基因、测序,将其核苷酸序列与标准敏感株ATCC19424进行比较.结果52株细菌中有8株对四种抗生素都敏感;对一种抗生素耐药的有19株,只有一株mtrR基因发生点突变;对两种抗生素耐药的有16株,其中有两株mtrR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对三种抗生素和四种抗生素耐药的株菌分别是7株和2株,它们的mtrR基因都发生了点突变.在这11株标本中,发生45位gly(GGC)→(GAC)asp突变的为5株,105位his(CAC)→(TAC)tyr突变的为6株.结论①mtrR基因突变介导淋球菌的多重耐药;②mtrR基因45位gly(GGC)→(GAC)asp和105位his(CAC)(TAC)tyr的突变与淋球菌多重耐药的关系密切.

    作者:齐素文;夏忠弟;邹明祥;王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浙江省沿海碘缺乏地区病情现况调查结果分析

    为及时了解掌握实行全民食盐加碘后沿海地区碘缺乏病区(IDD)人群病情动态及碘营养状况,以便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作者:周金水;朱文明;黄学敏;陈颖;屠兴国;姚顺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烧烫清洗液杀菌效果及毒性的试验观察

    目的为了解复方烧烫清洗液杀灭微生物效果与毒性.方法进行了载体定量杀菌试验与动物毒性试验.结果在19℃~21℃以其25.0%稀释液作用1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率达99.92%,作用10min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达99.91%;25%小牛血清存在下杀菌作用有轻度影响;置54℃温箱14 d后,对白色念珠菌仍能达到消毒效果.该液对雌、雄小鼠经口LD50>5 000 mg/kg;作用于家兔皮肤不形成红斑与水肿,无皮肤刺激性.结论因此,该液为有一定杀菌作用,无毒,无刺激性,稳定性较好的消毒剂.

    作者:周颂航;李小红;李爱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隔离区内医务人员防护级别与防护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SARS隔离区内不同医务人员采取不同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对进出SARS隔离区的医务人员,作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SARS抗体以及胸部X光检查.结果血常规:进入隔离区的257名人员除4人白细胞总数升高外,其余均正常;T淋巴细胞亚群及胸部X光检查均正常;SARSIgG抗体进隔离区前阳性率为1.01%,出隔离区人员为0.78%,无统计学意义(P>0.75).IgM抗体进出人员均为阴性.结论在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后,进入隔离区的医务人员是安全的,未出现显性或隐性感染,说明防护措施正确有效.

    作者:王念跃;赵伟;潘淮宁;沈玲;张林;吴引伟;周镇先;臧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00例儿童声嘶成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了解我省小儿声音嘶哑的发病原因和儿童声嘶的特点.方法对100例小儿声音嘶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声带小结是小儿声嘶的主要原因及主要病变.结论对儿童声带病不应只限于治疗,更在于防范,纠正发音方法治疗.

    作者:赵斯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