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水;朱文明;黄学敏;陈颖;屠兴国;姚顺荣
在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中学发生一起学生群体性癔症暴发,经调查:发病260例,发病率42.7%,发病年龄大17岁,小的11岁,13~16岁占95.93%,男性发病率19.1%,女性发病率43.1%,男女间的发病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43.22,P<0.01),年级间的发病率无显著性(χ2=65.45,P<0.05),班级间的发病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χ2=63.45,P<0.01).临床表现为多种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昏等,体征正常,化验结果正常,四组不同药物治疗效果相同.暴发的诱因,是该校一女生之母来校探望该生时生病引起.
作者:杨正昌;唐光鹏;余正儒;潘宏;王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BHD)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培养Wistar乳鼠星形胶质细胞,用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单克隆抗体确认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冻融液TF活性检测采用一期血浆复钙时间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使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明显增加(591±33 mU·ml-1vs 382±25 mU·m-1,n=12,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r=0.993);补阳还五汤能明显地抑制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99±17 mU·ml-1vs 591±33 mU·ml-1,n=12,P<0.01).结论LPS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而BHD能抑制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
作者:文志斌;何晓凡;贺石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对珠海市城郊旅店业和歌舞厅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邓韶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由于近年来松滋市经常发生干旱,导致地面水水源缺乏,于是农村居民纷纷打水井,以取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根据近两年来我站对纸厂河、街河市、八宝、沙道观等四个平原湖区乡镇学校的自备水检查以及该地区部分农民自己送检的样品进行卫生学检测的结果来看,水质状况实在令人担忧.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伦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流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行人流术的早孕妇女4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另一组用利多卡因局麻,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手术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科DIC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1993~2002年16例产科DIC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DIC发病诱因依次为:妊高征、产后大出血、宫内死胎、妊娠合并肝病、羊水栓塞等.治愈率81.25%,死亡率18.75%,子宫切除率43.75%.结论早期明确DIC诊断,同时大量输注新鲜血、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及时使用肝素,果断决定切除子宫是抢救产科DIC病例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敏;邵玉琴;洪明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研究了桶装饮用纯净水和河底淤泥中环境雌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纯净水样品用固相萃取小柱浓缩净化,淤泥样品用甲醇-乙酸乙酯萃取,被测组分经五氟丙酸酐(PFPA)衍生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检出限为0.1~1.0 mg/L,被测组分的加标回收率为95.3%~106.6%.
作者:汪莉;刘红河;李丽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碘仿氧化锌糊剂用于根管治疗一次法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需行根管治疗术的患牙306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次法,对照组用传统法,观察两组牙术后一周内疼痛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6个月疗效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周内术后反应情况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6个月复查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碘仿氧化锌糊剂用于根管治疗一次法能大大缩短疗程,减少病人就诊时间和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戴丽霞;张良付;周中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肠伤寒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83~2003年收治的47例肠伤寒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后痊愈44例;死亡3例,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肠瘘多器官衰竭1例.结论早期手术及抗伤寒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关键.
作者:邬贤斌;陶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幼儿园儿童乙型肝炎抗-HBS水平,制定加强免疫措施.方法对941名幼儿园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HBS,按年龄、城乡分析比较.结果抗-HBS阳性率为64.19%,其中农村幼儿园儿童抗HBS阳性率为56.73%,城区儿童抗-HBS阳性率为65.11%.结论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水平低,建议出台学龄前儿童具体加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时间,保护儿童健康.
作者:罗荣珍;李燕妃;刘冕蓉;黎严;戚佩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取得可信的实验数据,分析质量控制已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通用于分析质量控制的质控图有:均值控图(X-DS)、均值-全距控制图(X-R),递动均值一减差控制图(Xm-Rm)及均值-全距-回收率控制图(X-R-P).这些质制图在实际应用中觉得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这些质控图都是取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的某一点浓度进行测定制备的,当控制点的被测物浓度与样品中的待测物浓度相差悬殊时,由于两者的实际离散程度不一致,而有可能导致分析数据失去控制.为了使质控图对不同浓度样品进行控制,本文就线性回归分析y±ta(n-2)·Sy.x质量控制图在实际中的应用及碰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作者:欧阳素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种管理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带组织成员完成卫生防疫既定目标,是卫生防疫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南平市卫生防疫站管理实践,谈谈激励机制的运用,抛砖引玉,与方家商榷.
作者:季震南;谢克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老年性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全血快速CRP分析仪(Quick Rend CRP)检测老年性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及同龄健康体查者血清中IL-6、CRP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较,IL-6含量无明显增高,无显著性差异;CRP含量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IL-6、CRP含量均无明显增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性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者,根据其血清中CRP含量的增加,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文魁;谢曼君;吴水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掌握益阳市近5年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益阳市近5年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传染病发病率已逐步下降,传染病构成发生了变化.结论传染病虽然得到了明显控制,但仍存在不少隐患,不仅旧传染病的威胁仍然潜在,而且新的传染病将加重疾病控制工作的艰巨性.
作者:谢立芝;尹明;陈希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实验研究设计.对被芜湖市看守所和拘留所抓获的两类人群开展免费发放艾滋病预防宣传手册、现场咨询和同伴教育等健康教育干预,运用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调查152人,干预后调查135人,干预后两类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显著提高,艾滋病相关行为态度也有正向变化.96.03%的人愿意使用避孕套,98.41%的人认为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可感染艾滋病.96 83%的人认为在婚外性行为中应使用避孕套(P<0.01).结论健康教育和干预是当前及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马文革;汤后林;胡礼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分析伤寒流行特征,进一步做好伤寒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王巧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湘西自治州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寒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自治州1995~2002年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治州伤寒发病率1995年为47.07/10万,2002年下降到7.96/10万,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学生、儿童,流行季节在5~10月,病例主要分布在老疫区,暴发流行以水型为主.结论伤寒在自治州发病率仍较高,应继续做好饮水卫生,加强农村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疫点处理等综合防制工作.
作者:吴登科;吴戈;石金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介绍脉搏波信号无创伤采集系统应用.方法光电传感器采集指端脉搏波,并利用BL-410系统和计算机对其加以分析.结果可以采集到实时脉搏信号波形图,并能进行多方面应用研究.结论本系统可用于信号分析、医学研究、健康普查和心血管疾病检测等,具有很大的推广实用价值.
作者:欧阳俊;谢定;李晓春;曾小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ARS隔离区内不同医务人员采取不同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对进出SARS隔离区的医务人员,作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SARS抗体以及胸部X光检查.结果血常规:进入隔离区的257名人员除4人白细胞总数升高外,其余均正常;T淋巴细胞亚群及胸部X光检查均正常;SARSIgG抗体进隔离区前阳性率为1.01%,出隔离区人员为0.78%,无统计学意义(P>0.75).IgM抗体进出人员均为阴性.结论在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后,进入隔离区的医务人员是安全的,未出现显性或隐性感染,说明防护措施正确有效.
作者:王念跃;赵伟;潘淮宁;沈玲;张林;吴引伟;周镇先;臧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农村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态度情况,以掌握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订预防教育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组织专业人员6人于2003年11月5~9日,分5 d在5个乡镇的墟日,采用随机拦截的方法,对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5 d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6份.统计结果显示,农村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的知晓率为38.48%,其中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35.39%,预防措施知识知晓率为32.72%;对艾滋病问题的正确态度率为35.80%.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女性与男性,高年龄与低年龄,低文化程度与高文化程度其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为性别和文化程度.结论农村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仍然很低,对他们应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
作者:唐跃军;孙秀成;张冬林;黄四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