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仿氧化锌糊剂根管治疗一次法的近期疗效分析

戴丽霞;张良付;周中苏

关键词:碘仿氧化锌糊剂, 根管治疗, 一次法,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碘仿氧化锌糊剂用于根管治疗一次法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需行根管治疗术的患牙306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次法,对照组用传统法,观察两组牙术后一周内疼痛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6个月疗效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周内术后反应情况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6个月复查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碘仿氧化锌糊剂用于根管治疗一次法能大大缩短疗程,减少病人就诊时间和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卫校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卫生学校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现状.方法采用电话访问和问卷法对17所医卫类学校进行调查,收集有关学校开展护理职业防护教育、教师和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及应用情况、实习护生锐器损伤情况.结果88.2%的学校没有开展护理职业防护教育,22.2%的教师和27.7%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护理职业防护,93.6%的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发生过锐器损伤.结论鉴于以上情况卫校应开展护理职业防护教育,加强对护生护理职业防护意识培养和技能培训,降低护士职业伤害的发生,预防感染,保障护士身体健康.

    作者:陈炼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干热条件与内毒素灭活关系的探讨

    观察不同的干热温度对内毒素的灭活作用,同一温度不同干热时间对内毒素的灭活作用.不同来源内毒素制备的指示剂对干热的耐受能力.指示剂包装形式对热力穿透的影响.

    作者:陈国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西安市监测区性病流行病学分析报告

    目的探讨性病在城区的流行规律及模式,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区1990~2002年性病疫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3年共报告性病8种15 776例,年均增长97.43%,非淋菌性尿道炎居第一位,淋病居第二位,尖锐湿疣居第三位;本区病例占19.86%,本区以外占80.14%;男女之比为1.04:1;20~39岁占79.02%;工人和干部分别占21.84%和20.35%,中学文化占65.84%;非婚性接触传染占43.41%.流行病谱不断变化,医疗技术力量和流动人口影响着本区的实际发病率,干部、学生职业发病有增加的趋势.结论性病逐年上升或成倍增长,应采取积极主动对应措施加强防治.

    作者:朱建青;贾西凤;王靖虹;王应博;凌敏珍;刘敏;董晨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脉压及其他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调查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6年门诊高血压病患者567例(男344例,女223例),按脉压PP≤60 mmHg,60<PP≤80 mmHg,80<PP≤100 mmHg,>100 mmHg分为4个组.分析各组的脉压与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LVMI、EF、FS和心脑血管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1)各组BMI、血糖、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别(P>0.05);(2)脉压与年龄、高血压病程、SBP、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0.49,0.66,0.72,P均<0.05),而与DBP、FS、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66,-0.51,-0.59,P均<0.05).(3)心脑血管事件和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心脏并发症及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有关(P均<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脑损害与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相关密切.

    作者:周焕发;彭湘鸿;黄建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武冈市文武中学水型甲型肝炎暴发流行调查报告

    2003年10月18日~11月4日,武冈市文武中学发生一起水型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发病率为1.34%,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柏青;黄雄干;刘世伟;刘珍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芜湖市吸毒和卖淫嫖娼人群HIV/AIDS预防健康教育和干预研究

    目的探索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实验研究设计.对被芜湖市看守所和拘留所抓获的两类人群开展免费发放艾滋病预防宣传手册、现场咨询和同伴教育等健康教育干预,运用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调查152人,干预后调查135人,干预后两类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显著提高,艾滋病相关行为态度也有正向变化.96.03%的人愿意使用避孕套,98.41%的人认为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可感染艾滋病.96 83%的人认为在婚外性行为中应使用避孕套(P<0.01).结论健康教育和干预是当前及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马文革;汤后林;胡礼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湖南省某劳教戒毒所学员中HIV与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吸毒者中梅毒与HIV双重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戒毒所的276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行为学的同时,采血进行梅毒和HIV抗体检测.结果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1.7%,梅毒阳性检出率为7.2%.90.0%梅毒病人同时感染HIV.HIV感染者均有共用注射吸毒史,同时这些人多数有多性伴和性生活使用安全套低的危险行为.结论吸毒人群除应重视HIV感染外,梅毒感染情况也应引起注意.

    作者:贺健梅;郑军;江洋;覃碧云;陈曦;张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永州市水泥行业使用放射源的防护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改制后永州市水泥行业放射源的防护现状.方法于2002年9月对25家存在放射源的水泥厂进行调查,并与改制前进行比较.结果改制后闲置源增加,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率和持证率下降.结论改制后水泥行业的放射源管理有所松懈,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作者:赵善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院如何适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作为以保障人民健康、服务社会为己任的医疗机构,我们必须责无旁贷地全力协助政府部门做好这项工作.要在医院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竞争方式、规章制度、医疗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以适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作者:苏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002年邵阳市人群白喉抗体水平监测

    对邵阳市4县(市、区)的160份血清进行抗体水平监测.

    作者:周爱华;李克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加替沙星6例不良反应报道

    加替沙星是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喹诺酮类第三代新药,加替沙星在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耳鼻喉科、眼科、妇科感染中应用广泛.2003年5~10月,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妇科应用加替沙星发生6例不良反应,该药100 ml含加替沙星0.2 g,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某高校大学生的SARS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KABP)研究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SARS的认知情况、态度、信念及相关行为.方法以在校的25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现场填写并收回,计算各条目的答对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专业学生的KABP.结果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非典型肺炎的认知情况令人满意.结论在校大学生对SARS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全面,对预防疾病的感染和传播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表明政府以及学校等部门关于SARS的健康教育及时有效.

    作者:刘爱忠;周价;李杏莉;孙振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全程督导下复治涂阳与复治涂阴肺结核病人短程化疗效果

    对14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和84例复治涂阴病人使用相同的治疗方案但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为148例均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管理,治疗覆盖率100.0%,完成治疗率92.5%,五年内复发率为3.3%.84例均为自觉管理,治疗覆盖率100.0%,完成治疗率76.2%,五年内复发率为23.2%.

    作者:王征跃;刘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嘉兴市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卫生学调查

    对全市44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卫生学调查结果表明,各生产企业均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基本符合卫生要求,39家企业建有化验室,31家企业与当地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签订了委托检验协议.但建立化验室的企业只有13家开展检验工作,委托检验的企业均未做到每批次产品检验合格后出厂的要求.41家企业未索取水处理设备、消毒剂等卫生许可批件及合格证明等相关资料,5家企业使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非食品添加剂.产品抽样检验合格率70.45%.调查结果显示,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桶装饮用水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生产要求和操作规程组织生产,同时要把好出厂检验后一道环节.

    作者:吴小龙;马才良;邹忠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衍生-萃取法测定保健食品中Cr(Ⅵ)

    目的测定含大量Cr(Ⅲ)的保健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量Cr(Ⅵ).方法通过衍生-萃取分离出保健食品中Cr(Ⅵ),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微量Cr(Ⅵ).结果按实验方法,Cr(Ⅵ)在5.0~50μg/L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方程为A=0.00501 C(μg/L)~0.00185,相关系数r=0.9989,加标回收率在90%以上.结论方法简便易行,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王一红;冯家力;范荻;鲁兵;李帮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控制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设计专门表格调查郴州某医院外科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经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伤口类型、手术类别、麻醉方式、术中时间等因素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进行调查,一类感染率为0.72%,二类感染率为2.57%,三类感染率为8.96%,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症手术感染率为3.04%,非急症手术感染率为1.87%,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麻感染率为2.24%,非全麻感染率为1.89%,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时间在2 h之内者感染率为1.62%,超过2 h者感染率为3.4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伤口类型、手术类别、术中时间及个体差异和外环境因素等与术后切口感染呈相关性.

    作者:欧阳丹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不同术式子宫全切除效果观察

    对腹壁模切口筋膜内电刀旋切式子宫全切术与传统子宫全切术效果进行比效观察.

    作者:蒲兰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铅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危害的调查

    目的较全面了解铅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方法测定作业环境中铅浓度和90名铅作业工人血铅、尿铅、δ-ALA、ZPP指标,结合临床检查,对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作业环境中铅浓度严重超标.血铅、尿铅、δ-ALA、ZPP值均增高,分别是国家诊断标准的3.35、1.85、9.37、3.12倍.不同工种和工龄尿铅、δ-ALA、ZPP分别有差异.结论铅作业环境中铅污染对工人健康有影响.

    作者:李伟;冯昶;郑刚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995~2002年湘西自治州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湘西自治州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寒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自治州1995~2002年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治州伤寒发病率1995年为47.07/10万,2002年下降到7.96/10万,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学生、儿童,流行季节在5~10月,病例主要分布在老疫区,暴发流行以水型为主.结论伤寒在自治州发病率仍较高,应继续做好饮水卫生,加强农村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疫点处理等综合防制工作.

    作者:吴登科;吴戈;石金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两种前处理对乙酰丙酮法测定食品中甲醛的影响比较

    本文对乙酰丙酮法测定食品中甲醛的两种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蒸馏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时,在蒸馏过程中不同食品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醛而对测定结果有干扰,而采用浸泡提取测定食品中甲醛,有效避免了假阳性的发生,为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检测依据.

    作者:卢岚;王春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