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旗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鼻窦炎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采用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方法(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组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鼻症状恢复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鼻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5.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显著,鼻息肉清除彻底、鼻症状恢复良好,复发率降低,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为修订《中国药典》2015版二部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对该本书中存在问题的药品质量标准进行分析,提出修订的建议.结果:进一步完善了药品质量标准.结论:药品质量标准需要不断完善.
作者:谈大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HIV感染风险意识情况.方法: 对南宁市5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及HIV感染风险意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为50-85岁,男女比例约为2.28:1,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水平,且多为农民,户籍多为南宁本地.经过卡方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AOR=0.974)是阻碍强HIV感染风险意识形成的独立因素,而性生活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AOR=7.621)、知道一点老年人性保健知识(AOR=2.015)以及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AOR=6.447)是促进强HIV感染风险意识形成的独立因素.结论: 提高老年人性保健相关知识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重视安全套的持续使用是促进5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IV感染风险意识的有效方法.
作者:银帮婕;汤晓斌;李浩;邱羽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抢救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100例,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9月,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病人,观察组50名病人.对照组采取普通急诊抢救方式,观察组采取优化性急诊抢救方式,对两组病人的抢救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的抢救效果方面,对照组的 HR、MBP、SpO2含量等数据较观察组有较大差距,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加强急诊抢救措施的干预是提高抢救效果的有效方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该广泛应用.
作者:李壑;高应南;张太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访视对产妇和对新生儿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母婴顺利出院的1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产妇采用产后访视的方式来加强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产妇访视前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产后访视后,产妇的健康知识了解应用程度为(母乳喂养掌握率达到97.00%,母婴卫生掌握率达到96.00%,产后营养掌握率达到94.00%,避孕知识掌握率达到98.00%,锻炼知识掌握率达到90.00%)比较护理前有显著提高,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到达99.00%.结论:对产妇采用产后访视能极大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应用,对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莲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有关资料,选取研究时间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门诊部就诊治疗的眼部整形老年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由于手术方式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患者37例采用下睑皮肤入路法治疗,实验组38例则应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小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眼部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实验组的临床效果和眼部功能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较对照组低,数据结果显示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眼部整形患者采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减轻了患者疼痛,改善了外形美观,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信赖.
作者:卢林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例行POEM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分析,并对于围手术其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护士应全而熟悉POEM的围手术其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处理.加强术后监护,重视基础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储冬梅;王晓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方案及抢救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6年期间诊断并进行救治的13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诊断后,通过给予患者供氧、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疏通微循环、防治DIC等综合抢救措施,13例患者中均抢救成功.有10例患者为剖宫产术中发现出现羊水栓塞,3例患者为自然分娩出现羊水栓塞,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中2例为自然分娩,2例因病情严重转市级三甲医院继续抢救.结论:对于发生羊水栓塞的患者来说,是否能够成功抢救主要取决于其诊断时间和分娩方式,同时也与母体循环中的羊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给予患者综合抢救措施,能够在大程度生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肩难产产妇设为实验组,将同期30例非肩难产的正常产妇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及肩难产的高危因素.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体重重于对照组,其头围、身长、胸围均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产程异常、胎儿头盆不称、巨大胎儿等高危因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产程异常、胎儿头盆不称、巨大胎儿是肩难产发生的高危因素,需引起重视,早期积极、有效地处理与预防,可减少肩难产的产生.
作者:王子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在围产期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干预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糖尿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产结局的差异性.结果: 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一项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保护母婴的安全.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220例,将其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相应的优质护理干预,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不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而且加强了手术病人和手术室护士之间彼此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冷利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液器空气过滤器堵塞处置及预防的方法.方法:将输液时发生输液器空气过滤器堵塞的输液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空气过滤器堵塞后去掉空气过滤器方法,实验组采用空气过滤器堵塞后用4.5号无菌针头刺一下空气过滤器方法,观察两组是否恢复输液流速和输液反应发生率;将输液组数在3组以上且配药量都不大(注入液量<10ml)的病人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是配药之后不抽取空气,实验组是配药之后抽出所注入液量等量或更多空气,观察两组发生空气过滤器堵塞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能使输液流速恢复正常,实验组比对照组输液反应发生率低;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生空气过滤器堵塞率低.结论:实验组使输液流速恢复正常且符合GB8368-2005[1]标准要求;实验组能预防和减少空气过滤器堵塞的发生.
作者:朱丽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临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白血病共计34例患者,按数字法分组.一组是对照组,有17例,实行常规护理;另一组是实验组,有17例,实行临终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抑郁评分较低,满意度较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血病患者临终护理效果显著,对改善焦虑作用确切,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江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产后出血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产后出血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10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以及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并根据出院时间,治疗情况,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数据采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结果P<0.05为统计学成立条件.结果: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患者,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更有益于患者痊愈以及提升医疗效果.
作者:王若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管理,对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社区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显著,比较两组管理后SDSS各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社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管理效果.
作者:胡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时,原位中厚皮片植皮荷包加压、原位中厚皮片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疗效.方法:20例皮肤撕脱伤患者,均无肌腱骨骼等外露,根据伤情均将撕脱的血运较差的皮肤修剪成中厚皮片,其中10例应用荷包加压,术后每天应用乙醇浇灌换药;另外10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持续吸引7~10d.结果:20例患者创面均一期闭合,原位中厚皮片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创面均无明显瘢痕挛缩.结论:无肌腱骨骼等重要组织的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原位中厚皮片回植是简单有效地方法,而荷包加压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植皮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龚君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脑梗塞患者纳入本研究,共计88例,结合其接诊挂号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病症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结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脑梗塞治疗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 IAS)又称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autoimmunehypoglycemia,AIH)[1],是一种罕见类型的低血糖症,1970 年由日本 Hiram 首次报道,故又称 Hiram 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以反复发作的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或胰岛素受体抗体阳性[2].IAS患者比较少见,现报道1例.
作者:李琼芬;钟琼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肺活血颗粒治疗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选2013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0例,两组均行控制感染、氧疗、祛痰解痉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益肺活血颗粒,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检测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并监测不良反应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75.0%),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2.5%vs0),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肺活血颗粒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文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73.1%,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46.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胃穿孔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满意度高,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陈静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