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壑;高应南;张太齐
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两年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60)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经干预护理前后的精神病量表测定的结果以及患者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RPS、IPR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病情,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冯晶;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招收的2名新护士和2016年招收的2名新护士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其中2015年的新护士采取的是传统的培训方法,称为对照组,2016年招收的新护士采用的为案例教学培训的方法,称为实验组.并对两组新护士的考核成绩和临床表现,以及满意度等等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无论是理论考核、临床表现,还是满意度都远远高于对照组,其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新护士的培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是值得被广泛推广和应用的.
作者:赵庆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针对危重术后患者行早期ICU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外科手术后进入ICU进行救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将其中手术完成后立即转入ICU病房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术后24h内转入ICU病房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治疗方式一致,然后就两组患者的ICU费用、ICU治疗时间和患者的病死率进行综合性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ICU费用、ICU治疗时间和患者病死率三组数据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ICU综合治疗能够大程度的降低重症术后患者的病死率,并有效缩短其ICU治疗时间及降低相关费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孟飞;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脑梗塞患者纳入本研究,共计88例,结合其接诊挂号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病症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结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脑梗塞治疗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胆总管结石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临床患者资料108例,其中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54例作为观察组,行传统开腹术5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和传统开腹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探讨两种手术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胆总管结石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较传统开腹术而言,创伤小,术中出血明显减少,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临床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其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龚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新生儿感染、围产因素、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因素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结论: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完善产前检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的关键.
作者:林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卵巢囊肿蒂扭转保留卵巢手术3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腹腔镜下卵巢切除的对照组(18例),与选择腹腔镜下展开保留卵巢手术的观察组(1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指标,患者具体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4.58±12.84)min、术后下床时间(32.51±2.82)h,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5.51±3.46)min、术后下床时间(32.49±4.58)h,无明显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7.64±21.68)ml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8.64±16.92)ml,具有差异(P<0.05).且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患者生存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妊娠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妊娠率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缔结扭转保留卵巢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段和康复效果好等特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陈少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冬梅;梅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咪替丁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组间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止血时间,降低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邱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7例.甲组患者给予12.5mg剂量的米非司酮口服;乙组则每天给予25mg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月经开始第1-3d口服,连续用药3个月.对其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均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血红蛋白改善结果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乙组患者的潮热、头痛、神经质等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甲组更高,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mg和25mg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且小剂量用药的不良反应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田鹏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修道和维持效应产生的影响,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目标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5例,17例为对照组,18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患者用药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组患者用药利多卡因和丙泊酚;针对手术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及时间的长短等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方面,除却开胸时观察组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更长而手术时间更短;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麻醉时间的增长、手术时间的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及体内麻醉药物浓度的减少均得益于小剂量利多卡因与丙泊酚的联合应用,该种麻醉方式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值得推行.
作者:李艳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新医改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完善医院档案管理的制度,在档案服务领域进行拓展,引进现代化技术,总结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方法.结果:根据新医改的具体目标与要求,创新了资料收集、整合的方式,完善了医院档案管理制度,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结论: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需与新医改的目标和要求高度一致,应对目前阶段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具有科学性的分析与探究,对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完善起来,增加对医疗档案管理、后勤档案管理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关注程度,以达到对医院管理水平的全方位提升.
作者:陈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救治剖宫产术中急性大出血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剖宫产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未予以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以及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胎盘因素,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救治剖宫产术中急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荣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管理,对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社区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显著,比较两组管理后SDSS各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社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管理效果.
作者:胡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且出现高热症状的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悬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体温较用药前明显下降,且用药后1h、2h、4h观察组患儿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洛芬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可作为治疗小儿高热的首选药物.
作者:马月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侧重对我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以及调剂差错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良对策并进行探讨,促使我院药品管理工作向高质高效迈进.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各项情况作为对照组,以2015年初我院实施数字化管理后1年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各项情况作为观察组,对两时间段内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报损以及调剂差错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取药过程中平均等候时间在(20.24±1.68)min,而对照组为(35.68±1.99)min,同时观察组药房药品盘点时间均值在(1.21±0.78)d,而对照组为(3.68±1.66)d,两项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13.7841,t=9.3642)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药品报损114例,而观察组仅为45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观察期间仅出现110例调剂差错情况,而对照组为231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西药房采用数字化工作模式对药品进行管理,提升药品调剂速率的同时调剂差错率大大降低,药品报损例数也明显减少.因此,数字化工作模式对门诊西药房的药品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潘娅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4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选择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组:一般性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腹水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有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可以保证肝硬化腹水患者系列症状显著改善,从而保证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有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作者:潘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有关资料,选取研究时间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门诊部就诊治疗的眼部整形老年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由于手术方式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患者37例采用下睑皮肤入路法治疗,实验组38例则应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小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眼部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实验组的临床效果和眼部功能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较对照组低,数据结果显示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眼部整形患者采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减轻了患者疼痛,改善了外形美观,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信赖.
作者:卢林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在消化性溃疡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情况.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消化性溃疡伴随抑郁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后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溃疡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焦虑和抑郁状况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伴随有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患者的溃疡转归非常有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HIV感染风险意识情况.方法: 对南宁市5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及HIV感染风险意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分布为50-85岁,男女比例约为2.28:1,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水平,且多为农民,户籍多为南宁本地.经过卡方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AOR=0.974)是阻碍强HIV感染风险意识形成的独立因素,而性生活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AOR=7.621)、知道一点老年人性保健知识(AOR=2.015)以及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AOR=6.447)是促进强HIV感染风险意识形成的独立因素.结论: 提高老年人性保健相关知识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重视安全套的持续使用是促进5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HIV感染风险意识的有效方法.
作者:银帮婕;汤晓斌;李浩;邱羽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