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5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治疗

林旻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分析, 疗效评价,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新生儿感染、围产因素、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因素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结论: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完善产前检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的关键.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理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治疗患者26例临床资料,按术前多平面重建CT或MRI评估椎体骨折线位置及术后骨水泥于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分为A组(充分弥散)、B组(弥散不佳),比较术前、术后3d、随访时VAS、ODI及局部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3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A组术后3dCobb角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对于胸腰段骨OVCF疼痛缓解效果理想,且骨水泥于骨折线内弥散不影响其近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对吞咽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总结.方法:从病例库调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录的80例脑卒中患者资料.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吞咽治疗仪,于3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优、良、中、差等4个标准,统计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统计2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吞咽障碍以口部开合、口唇闭锁、舌部运动、有无流涎、软腭上抬、吞咽反射、呕吐反射等为主要考核标准,本次患者均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优良30例,优良率75%,观察组优良39例,优良率97.5%.结论:脑卒中会引起多种症状,吞咽治疗是临床康复重点,吞咽治疗仪可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吞咽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作者:张天喜;谷松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谈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收集我科2013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30例艾滋病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5例死亡,其他病人有4例转入重症监护室、1例转院治疗,其余20例症状控制后出院.结论:及早治疗,精心的护理对改善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甘正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行自我管理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试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行自我管理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取自我管理模式护理.结果:经护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护理有利于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改善其各项肾功能,促进病情的恢复.

    作者:王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有效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3月-2016年收治的15例PHPT患者作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后,15例患者均住院期间均为出现新骨折,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均能顺利出院.结论:在PHPT患者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其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陈海梅;王玫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在老年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治疗中盐酸氨溴索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76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88)和观察组(n=88),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治疗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咳痰、肺部啰音、咳嗽、发热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老年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盐酸氨溴索能够收获显著成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徐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目的:浅析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用我院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并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案是使用15mg的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剂量基础上加以5mg的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概率分别为94.29%和11.4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概率分别为74.29%和28.57%,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较低,不良反应概率较高,两组患者研究数据有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不仅效果显著,也降低了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内障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9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为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不同模式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分别为95.84%和72.92%,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用时均少于对照组,且焦虑以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比较后均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调剂差错的调查分析

    目的:侧重对我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以及调剂差错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良对策并进行探讨,促使我院药品管理工作向高质高效迈进.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各项情况作为对照组,以2015年初我院实施数字化管理后1年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各项情况作为观察组,对两时间段内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报损以及调剂差错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取药过程中平均等候时间在(20.24±1.68)min,而对照组为(35.68±1.99)min,同时观察组药房药品盘点时间均值在(1.21±0.78)d,而对照组为(3.68±1.66)d,两项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13.7841,t=9.3642)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药品报损114例,而观察组仅为45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观察期间仅出现110例调剂差错情况,而对照组为231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西药房采用数字化工作模式对药品进行管理,提升药品调剂速率的同时调剂差错率大大降低,药品报损例数也明显减少.因此,数字化工作模式对门诊西药房的药品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作者:潘娅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讨论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次观察将选取82名需要手术的患者,将会随机把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用精细化管理进行手术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两组操作方法一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精细化管理和常规管理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0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57%,术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各值比较差异较大,经计算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手术室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手术质量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手术时的舒适度,更容易使患者接受,并且可以提高护理的总体水平,增强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手术室的管理水平,具有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素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行为干预护理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健康行为干预护理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8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给予健康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体质指数变化、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体质指数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且实验组患者体质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两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行为干预护理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体质指数,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延长的孕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60例的干预研究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抢救胎儿的重要手段,是挽救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由于剖宫产技术的改进,妇幼保健三级网的健全,胎儿监护仪的使用以及社会因素使手术指征不断放宽,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剖宫产所引起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是剖宫产手术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恰当处理,会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增加孕产妇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如何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十分重要,2005年以来,我科总结了以前造成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产程延长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较高的原因,术中胎盘胎膜娩出后用碘伏原液纱布擦试宫腔后将纱布自宫颈口塞入阴道,术毕自阴道取出,其感染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延长的孕产妇(即宫口扩张3cm至10cm)为干预组,并选择同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延长的孕产妇60例为对照组.

    作者:吴翠群;杨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消化性溃疡伴抑郁患者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

    目的: 探究在消化性溃疡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情况.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消化性溃疡伴随抑郁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号后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溃疡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焦虑和抑郁状况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消化性溃疡伴随有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患者的溃疡转归非常有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白血病患者的临终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临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白血病共计34例患者,按数字法分组.一组是对照组,有17例,实行常规护理;另一组是实验组,有17例,实行临终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抑郁评分较低,满意度较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血病患者临终护理效果显著,对改善焦虑作用确切,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江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救治剖宫产术中急性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救治剖宫产术中急性大出血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剖宫产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未予以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以及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胎盘因素,橡胶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救治剖宫产术中急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荣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以临床对比研究的形式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摸球法将60例患者分为全程组(30)与对照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 FPG 水平、总有效率、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 FPG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 FPG 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率为 83.33%,对照组为 6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 86.67%,对照组为63.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 53.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苗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全冠修复治疗牙隐裂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究全冠修复治疗牙隐裂患者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牙隐裂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非全冠修复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全冠修复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 他们之间的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牙隐裂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全冠修复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玉龙县HIV/AIDS社区综合管理工作模式探索

    目的: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HIV/AIDS综合管理模式.做法:制定玉龙县感染者管理方案,选取试点乡镇通过分层下移的方式全面提高乡镇级对感染者管理的参与度.结果:通过四年的探索,玉龙县感染者管理各项指标逐年明显提高.结论:玉龙县HIV/AIDS社区综合管理工作模式切实可行.

    作者:杨益媛;和云秀;余云;付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产后护理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作用分析

    目的:总结产后护理在孕妇产后乳汁分泌中的价值以及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观察组以及实施乳汁分泌护理的参照组,组间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乳房胀痛情况、乳汁分泌充足比例.结果:组间实验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产后护理能够提高孕妇乳汁分泌效果,降低乳房胀痛,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喂养质量,符合产科护理工作需求.

    作者:李贞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那边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2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理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骨伤手法联合中医药物内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本院分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6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在偏头痛、记忆力减退、颈部疼痛和颈部活动受限等不良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治疗的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治疗的满意度为85.71%,则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医药物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玉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