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坤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消化内科专科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上半年在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采取消化内科专科护理手段,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二次出血人次以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二次出血人次、死亡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专科护理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具有良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应加大其推广与使用力度.
作者:张译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中医序贯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2年 2月~2013年 2月在我院就诊的5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序贯法.结果:经过 4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复发率为 5%(1/25),对照组复发率为 22%(5/2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3/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葛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可应用于乙醇中毒的解救等方面.文章综述了纳洛酮的药理作用,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院前急救应用.
作者:郭学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采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6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开腹、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子宫肌瘤采用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创伤性较小、术后恢复时间较短.
作者:耿青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4 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m=10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采用SPSS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芸;陈华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之所以逐渐得以发展和完善,离不开深入推进的医疗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此时应运而生,医疗功能日渐突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在满足社区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管理方面上的问题.本文围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解决现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作者:张学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下肢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1月86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3)给予单纯腰麻方法,观察组(n=43)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VAS疼痛评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良好,可降低术后疼痛,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作者:刘小梅;覃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正位接生法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使用效果,利用本研究的方法,提高正位接生的临床护理应用并减少产妇的相关费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使用顺产进行分娩的孕产妇200例,根据患者的自我意愿的原则,把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产妇使用使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而观察组的产妇则是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助产士的体位的改变,采用正位接生法.结果:通过项目实施,观察组的患者会阴侧切率降低到了50%(50/100),而对照组的患者80%(80/100),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正位接生法的应用,观察组的产妇的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较少,新生儿窒息率有所降低,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正位接生法减少了产妇的第二产程,使产妇会阴体得到充分扩张,减少胎头对会阴体的压迫,缓解了会阴水肿,从而降低了会阴侧切率.这样既减轻了产妇恐惧和担心的心理,又减轻了助产士的工作量.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很有临床推广价值的较为科学的接生方法.
作者:张兴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简要概述胰岛素制剂的临床应用、分类及作用特点、主要不良反应、使用的注意事项等.
作者:杨静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式子宫切除术术后疲劳综合症特点及对其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0月在本院实施腹式子宫切除术的64例患者,分析患者的疲劳综合征特点,并基于护理干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精细组与常规组(n=32).精细组采用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方式,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疲劳评分.结果:精细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疲劳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倦感受,主要表现为嗜睡、体力匮乏、抑郁等等,精细化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综合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李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立足于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古方古法中相关记载,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简要分析.结合多个权威文献报道内容,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研究进展,为精神分裂症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科学根据.
作者:陈宁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实验组以及对比组,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更加有效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产生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应用.
作者:阮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迈入护理岗位的第一步,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通过实习,护生可以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及操作技术,了解专科护理,各班职责,使其逐渐获得独立工作能力,所以实习至关重要.临床实习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这项工作是每个带教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年来,在医院领导和师生的重视下,通过换位思考,实习带教顺利开展,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现总结如下:1 实习前学校老师和医院领导要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即将进入医院的学生,我希望医院怎么做?
作者:杨显芳;尹崇萍;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68例,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手段,B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护理之后,根据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A组患者的总效率为88.24%,B组患者的总效率为97.06%,B组患者的总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护理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11.76%,B组患者在护理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2.94%,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且能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梅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新生儿,按照出生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二次断脐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二次断脐护理后,脐带均脱落用时、脐部愈合用时短于对照组,脐部出血率以及脐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将二次断脐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中,可有效避免新生儿脐炎的产生.
作者:郑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98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减少对患儿造成的脑损伤,有利于预后.
作者:孔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肠癌家属对早期肠内营养(EN)的认知状况及程度,并根据情况对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早期EN的依从性,保证EN的有效实施.方法:采用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再针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80%家属对早期EN的认识存在误区或怀疑,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了家属对早期EN的正确认识及依从性.结论:关注家属对早期EN的认知,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对保障早期EN的有效实施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何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碘海醇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检查过程出现的症状及护理方法.方法:从我所不孕症门诊,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录的219例碘海醇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患者资料,对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现的异常反应进行总结,对全过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于1个月后回访调查,按照优、良、中、差等4个标准进行评估,对本次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统计.结果:本次碘海醇HSG手术过程中,统计共有35例患者存在手麻、虚汗、疲乏无力、恶心、下腹痛等不良症状,部分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经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精细指导,HSG检查均顺利完成,为女性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检查平台.结论:碘海醇用于妇产科HSG检查,安全系数高、疼痛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董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对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72位患有小儿肺炎的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对照组的患儿全部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试验组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进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两组患儿的憋喘缓解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儿总共有5例发生了并发症,2例呼吸衰竭、1例心力衰竭、1例缺氧性脑病、1例中毒性休克,总计并发症发生率是13.89%;而采用普通护理模式护理的对照组患儿总计有14位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反应,其中有4例心衰竭、3例缺氧性脑病、1例中毒性休克、2例呼吸衰竭、3例肺气肿、1例脓气肿,总计并发症发生率是38.89%,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试验组为(6.84±0.78)d,对照组为(9.44±1.91)d,患儿的憋喘时间,试验组为(3.48±0.42)d,对照组为(5.72±0.74)d,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可观的疗效,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憋喘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汝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大面积前牙牙体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采用铸造金属桩核冠修复方式;研究组46例,采用预防纤维桩全瓷冠修复或贵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种治疗方式临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采用预成纤维桩,治疗成功42例,成功率为91.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牙周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月,研究组BIPLIPD及松动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临床疗效肯定,预后质量更好,有利于临床大范围安全使用.
作者:黄海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