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温度下除锈剂对有锈迹器械除锈的效果观察

蒋路琼;王开秀;韦秀佳;龚文红

关键词:除锈剂, 锈迹器械, 不同温度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下除锈剂对有锈迹器械除锈的效果.方法:将锈迹程度相同的止血 钳50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采用5%的除锈剂浸泡30分钟,对照组除锈剂温度为20度,实验组除锈剂温度为50度.取出后用清水清洗,再用全自动快速清洗机按器械程序进行清洗.结果: 对照组除锈率为60.0%,实验组除锈率为92.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样浓度除锈剂温度为50度时除锈效果明显优于常温20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子宫恢复护理训练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了解子宫恢复干预训练技术应用于正常分娩产妇中的有效性.方法:抽取91例因分娩而于2014年07月至2017年01月进入本县人民医院的产妇,均属正常分娩,随机分组:Ⅰ组44例行传统干预,Ⅱ组47例展开子宫恢复干预训练,统计其干预效果.结果:Ⅰ组44例(33.13±4.00)d恶露消失,Ⅱ组47例是(27.16±2.61)d,(P<0.05);Ⅰ组产妇月经及其性生活的恢复时间都相对长于Ⅱ组,(P<0.05).结论:当产妇完成正常分娩流程后,于其子宫恢复阶段展开干预训练,可改善产妇预后,推荐选用.

    作者:李金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尘肺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对预后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尘肺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对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尘肺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患者的资料,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期别尘肺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期别尘肺病患者心理状态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心理状态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评分越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尘肺病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心理,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降低,不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王锦金;罗艳琴;李铭;王增玉;杨平;丁悦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管理,对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社区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显著,比较两组管理后SDSS各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社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管理效果.

    作者:胡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管成像仪在婴幼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仪在婴幼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需行静脉治疗的住院婴幼儿100例,血管等级均为2~3级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血管成像仪辅助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患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血管成像仪辅助婴幼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住院患儿满意度.

    作者:马晓艳;朱振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参与研究,并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86.27±6.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53±5.05)分,且差异具有一定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0%,高于观察组患者2.00%(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促进患者对子宫肌瘤病的了解,值得应用.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BG、2hPBG、HbA1c、HOMA-I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应用.

    作者:薛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面神经炎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参与本次研究.将50例面神经炎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均分成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00%,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差异具有一定意义(P<0.05).结论:对面神经炎患者给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面部神经,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侯才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针对易导致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安全隐患发生.结果: 增强了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让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有效避免了既有和潜在的安全隐患.结论: 护理安全隐患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护理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应措施,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任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运用奥美拉唑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分别为30人.奥美拉唑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和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情况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观察组的1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运用奥美拉唑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何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结合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药治疗方法,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HP根除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症如胃脘痛、脘腹胀满等改善幅度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根除率为87.5%,对照组为57.1%,差异较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疗效更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文丰;孔曼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逆向穿刺法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各界对医学方面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基本的静脉输液考验护士的技能,本文就逆向穿刺法在临床静脉输液展开简要探究,以及对我国的静脉输液的临床事业提供微薄之力.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综合护理

    目的: 针对肝胆外科中的各类手术之后,出现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梳理,整合积极的、有效的的护理措施,实现腹腔感染患者的愈合好转时长的缩短.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肝胆外科开展手术之后出现腹腔感染患者10例,查阅患者住院记录,进行患者电话回访等,调查感染控制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在感染控制时间、患者满意度方面,这种综合性的护理方式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方式.结论:梳理出的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邓红梅;唐明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分别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收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将其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各30例,两组组名由使用治疗药物命名,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阿立哌唑组患者CMS及WAIS-RC评分均明显优于利培酮组(P<0.05);阿立哌唑组同利培酮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总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改善患者认知效果更优,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利培酮组,安全性更高,临床可优先选用.

    作者:杨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在临床恶性腹水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静脉化疗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具体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2014年9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恶性腹水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静脉化疗和单纯抽腹水,联合组患者则需要同时接受静脉与腹腔热灌注化疗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干预后的具体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对象的相关治疗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患有恶性腹水患者的治疗而言,将静脉化疗与腹腔热灌注化疗同时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少白红细胞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少白红细胞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50例输血患者,根据输血技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5例,采用少白红细胞技术进行输血;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输血技术.在研究组中抽取60例血样,比较去除白细胞前后血液检查结果,记录两组患者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60份血液样本中,去除前后,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去除前,血小板为(160.15±46.01)×109、白细胞为(7.28±1.91)×109,与去除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应用少白红细胞输血技术后,仅发生1例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3例过敏反应、1例紫癜及4例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0.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少白红输血技术可有效过滤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含量,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使用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学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为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疗效、HP根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和7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对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明显要比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要好,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和HP根治率,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于2013年8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和实验组(47例),对分别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1.32±9.28)分 vs.(16.21±10.05)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1.49% vs.71.11%],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佳利;李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1月63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2)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1)给予恢复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为其提供恢复期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魏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并分析普外科临床中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和效果,进而为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支持,从而提高普外科临床中甲状腺肿瘤治疗的成功率和疗效率.方法:从我院普外科接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为样本,参考随即平均分配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手段,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手段.结果:经过一年的观察和治疗后,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15例,治疗有效的11例,无效的4例,总疗效率86%;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18例,治疗有效的11例,无效的1例,总疗效率97%.在为期1年的治疗随访中,对照组患者3例复发,复发率为10%,观察组患者5例复发,复发率17%.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上存在数据差异,经t检验,P<0.05,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甲状腺肿瘤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疗效率,手术疗法的疗效率和保守治疗的疗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从医疗随访的结果来看,手术疗法虽然有高疗效率但是也有较高的复发率,在未来的医疗临床上应当将手术治疗与甲状腺类疾病保守治疗方法的优点和特点进行结合,开发并研究更有利于提高甲状腺肿瘤治疗效率并降低复发率的有效疗法,为患者康复、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医疗手段.

    作者:刘东旭;刘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呼吸科重症患者100例,年龄分布在40岁到70岁之间,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公平性,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人.在治疗期间,对于对照组的50例患者施行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随后分别对两组的风险管理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过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呼吸科重症患者的时候,对其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艾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