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金晓莉

关键词:急诊内科, 昏迷, 病因,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原发病因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急诊内科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其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在本组研究中以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三种原发病患者占比大,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3.75%、16.25%、13.75%.患者在昏迷时常表现出呼吸循环及瞳孔发生改变.结论: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症状存在多种原发病因,通过对患者在昏迷后尽快做出精准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治疗

    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与所致疾病,以及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常用药物、治疗方案与研究进展.

    作者:杨静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都进行健康教育, 治疗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涂抹患处, 对照组仅涂抹消毒植物油.观察 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 3天内的治愈率为 71.7%高于对照组的 3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饶祖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复方异丙托溴铵液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目的:观察复方异丙托溴铵液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28例慢阻肺加重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液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4例患者给予吸氧、消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实验组6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得分、PaO2、PaC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天后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得分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2.53±1.07 vs 0.96±0.3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缺氧状态.

    作者:易诗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4例.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联合组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比较两组疾病治疗效果;消化性溃疡胃镜下愈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症状积分、QOL评分.结果:联合组疾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消化性溃疡胃镜下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症状积分、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症状积分、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溃疡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徐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相关性.方法:对28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持续性呼气监测,同时配对监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评估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关联性.结果:28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值41±10mm Hg,低于同步检测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值(46±11mm Hg),且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分析检验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具有正相关关系,其中r=0.92,P<0.01,平均偏倚在5.1±4mm Hg左右,在95%一致性范围内是(-2.6,14.5mm Hg),仅有4%数值在95%可信区间外.在氧合指数<300 mm Hg(n=48)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显著正相关,其中r=0.85,P<0.01,平均偏倚在5.9±4.0mm Hg左右,在95%一致性范围内是(-3.9,12.1mm Hg),仅有5%数值在95%可信区间外.结论: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作者:马文聪;张祎;赵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三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对于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每组患者20例.实验组1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2对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LPFP)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3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方式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输血量方面,PFNA组明显优于DHS组和LPFP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方面,PFNA组为(17.35±4.54)d;LPFP组为(19.55±4.90)d;DHS组为(27.15±3.67)d;在手术后患者的康复率方面,PFNA组为87.25%,LPFP组为86.00%,DHS组为78.43%.结论: 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PFNA组相对来书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特点,LPFP和PFNA组在住院时间和手术后的康复率方面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马英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颅脑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治疗、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行颅脑外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痊愈22例,占78.6%,好转4例,占14.3%,死亡2例,占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 对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要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颅内感染的治愈率,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伍仕兵;杨靖;吴常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开展集束化护理前,2014年2月~2015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脑出血患者184例,在开展集束化护理后,2016年1月~2017年2月,神经外科收治脑出血患者116例.结果:开展集束化管理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4.89%(9/184),开展后0.00%(0/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有效的降低了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

    作者:卢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产后出血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患者34例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产后出血患者28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切除子宫例数、术后并发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减少数值及切除子宫例数均显著少于传统方法治疗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方法比较,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可显著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减少输血量,避免子宫切除,对产后月经恢复无影响.

    作者:王为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

    目的:研究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就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由消毒中心施行集中清洗,包装,严格质量管控,以包布达标率及完好率,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医疗器械完好度作为评判指标,对施行质量管控前与后进行对比,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施行前为对照组,施行后各数据为观察组,以此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通过质量管控后,观察组在包布达标率及完好率,医疗器械清洗达标率,医疗器械完好度情况是均优于施行前的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复用情况上,通过对器械设备集中清洗管理,一定程度上是能有效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质量度,降低了医院在手术器械方面,形成的感染风险,价值很大,可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戴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未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相比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治愈率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临床上值得合理应用和推广.

    作者:边宇;崔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特点和抗菌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特点和抗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8月我院收治17例布鲁氏菌病患者,分析发病特点,并采用抗菌治疗,采用卫计委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利福平0.9qd联合多西环素0.1q12h, 共6周.治疗期间随访肝肾功.结果:所有患者经规范抗菌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随访无并发症,无转为慢性病例.其中,显效有14例,有效3例.结论: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多汗,乏力,关节、肌肉痛,头痛等较典型症状为主,实验室检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经规范抗菌治疗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彭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

    目的: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感染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讨论.结果:①经过脑脊液培养致病菌发现,阳性结果为15例(3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所占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预防性用药中青霉素使用的比例要高于其他药物使用的比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验性用药中糖肽使用的比例要高于其他药物使用的比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目标性用药中头孢菌类、碳青霉烯类糖肽使用的比例要高于其他药物使用的比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参加的50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显效为40例(80.0%),有效为7例(14.0%),无效为3例(6.0%).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加强对颅内感染的防治,提高经验型抗生素疗法的有效性,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敬淮淞;霍坤良;邬正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晨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用替米沙坦40mg,晨服,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单独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疗效更加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孟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患伤害事件背景下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就现在的社会分析来看,医患矛盾在不断的加剧,而在这种医患伤害的背景之下,医务人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便成为了我国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因为医护人员作为医疗事业的重要载体,其主观幸福感对于工作积极性以及态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分析影响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可以更好的从客观方面给予医务人员帮助,从而使其获得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本文针对医患伤害背景下的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更加有效的控制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杨柳蓉;赵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品质管理圈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阶段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品质管理圈行为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品质管理圈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积极的作用,不仅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所以有必要在妇产科的优质护理服务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巫正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性阴道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支原体感染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复发性支原体感染阴道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强力霉素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口服强力霉素联系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总疗效、疗2周和1个月后的支原体培养转阴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支原体感染阴道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依那普利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将阿托伐他汀钙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5例,将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编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5例.治疗期间,两组的常规治疗均保持一致,用药方式为:对照组患者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服药基础上,加服依那普利.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做一观察与记录.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占45.7%;有效17例,占48.6%;无效2例,占2.9%,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7例,占23.3%;有效10例,占33.3%,无效13例,占43.3%,总有效率为56.7%.组间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或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将阿托伐他汀钙与依那普利联合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种更优的组合方案,有必要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冯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高压氧治疗配合良好率为76.19%,对照组配合良好率为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9%和71.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高压氧治疗配合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5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消化内科调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录的56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资料,对出血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56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于2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差异,按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统计,总结奥美拉唑用于胃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胃溃疡多发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与年龄、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状态等因素相关;本次56例患者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出血、恶心、呕吐、饮食不佳等,患者均为2种以上症状并存.结合病况采用奥美拉唑治疗,54例有效,总有效率96.4%,仅2例病况严重,延长治疗周期后症状康复.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现效果优越,值得临床推广此方法.

    作者:王守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