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进展

周洪亮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进展
摘要:目的:分析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在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的 180 例乳腺癌患者,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ER、PR 及 HRE-2 的表达情况,20 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120 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对比 2 组的年龄、抽烟饮酒状况、体质量指数、家族史、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初潮年龄、泌乳情况、使用避孕药情况、产次、初产年龄、流产情况、绝经情况.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筛选出来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影响分析.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2 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泌乳情况、避孕药物、产次、绝经情况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2 组患者在抽烟饮酒状况、家族史、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流产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 岁、产次≥2 次、绝经前状态对应的 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质量指数、泌乳情况、避孕药物对应的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25 kg/m 2 、抑制泌乳、使用避孕药均是三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三阴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淋巴结转移率高,分期及分级更晚.结论:三阴乳腺癌的恶性程度高于非三阴乳腺癌,肥胖、抑制泌乳、使用避孕药是三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价值评估

    目的:分析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基于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纳入无张力组与传统组(n=20).传统组实施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组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无张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传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无张力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能够在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腹股沟疝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慢病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慢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使用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健康教育管理干预后,其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同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慢病患者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娇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烤瓷联合活动义齿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烤瓷联合活动义齿对于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老年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义齿修复,而研究组患者施以烤瓷联合活动义齿修复,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牙齿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优越,P<0.05.结论:烤瓷联合活动义齿对于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牙齿功能障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研究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手术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行感染性休克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时,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及剂量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邬峻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3例,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13例,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后胫神经、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后,显效7例、有效5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例、2例及5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后,胫神经、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分别为(43±3.95)、(49±4.35)、(42±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4.15)、(40±4.22)、(34±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帮助受损神经修复,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雨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临床诊治,分析30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仅1例转院,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出现智力障碍、癫痫、运动障碍的新生儿各1例,新生儿的后遗症总发生率为10.00%.结论: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性,对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卓素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采用X线平片检查,观察并计算跟骨Bolher角、Gissane角.结果:术前两组跟骨Bolh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跟骨Bolher角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issane角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可以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的可行性

    目的:分析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治疗中应用单侧、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92例,依据内固定方式分成单侧组与双侧组,每一组46例,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双侧组膝关节的伸屈角度、手术愈合的时间、手术的时间与单侧组相比,膝关节的伸屈角度比单侧组小,手术愈合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明显比单侧组短,组间比较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治疗中应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时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卢洪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中使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进行切口感染的观察进行判断.结果:在27例的普外科手术中,其中切口感染有6例,男4例,女2例,感染率为22.2%;其中在手术中使用抗生素切口感染的概率要比手术前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都低,一联的用药感染率要比二、三联更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讨论:根据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得知在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时要考虑用药时间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术中使用抗生素对于预防切口感染效果好.

    作者:刘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品质管理圈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阶段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品质管理圈行为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品质管理圈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积极的作用,不仅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所以有必要在妇产科的优质护理服务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巫正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儿腹泻消失时间(2.31±0.02)d、呕吐消失时间(1.87±0.33)d、治疗有效率97.62%、护理满意度97.6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结论:应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小儿腹泻护理中,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水影;郑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探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进行深入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09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6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和重型组,与此同时,再根据胆总管下段的梗阻情况划分为梗阻和非梗阻组,并针对四种情况进行疗效的对比分析.结果:在重型非梗阻组的患者中,非手术治疗和早期手术治疗在APACHE-II 评分上存在一定差异,且对于重型患者而言,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在死亡率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需要考虑综合情况,特别是胆道梗阻问题,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作者:喇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延伸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延伸护理的方式,观察其治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接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按照常规法,出院前由医师及家属制定相应家庭护理计划,出院后,家属执行计划,护师每3个月电话回访一次,知道并了解情况,时间为1年;观察组在入院后就有统一的护师进行负责管理,出院后护师每周两次电话随访,每两周家访一次,时间为1年.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以及恢复情况均有较大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能够使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以及恢复情况均有所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晓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医院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有效运用

    现阶段国内现代化程度明显提升,事业单位对管理方面的改革也在稳定推进.就目前现状而言,国内事业单位管理模式随着改革不断发展而日益完善,其中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就是一个突出的案例.从当下社会服务机构发展出发,医院对社会公共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医院服务效率和价值,就必须对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做出调整和完善,因为医院档案管理是维持医院稳步发展的基石.本文总结当下医院档案管理中面临的相关问题,并分析医院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新;赵静;张平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急诊诊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0例,采用双盲法把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为常规组,另外40例患者采用在纳洛酮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为辅助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发现,辅助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辅助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辅助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并用用醒脑静辅助治疗,可以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借鉴.

    作者:姚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与研究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运用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抢救措施,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观察两组患者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护理流程抢救后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46例患者经常规抢救措施抢救后患者家属满意度为76.08%,在满意度观察指标上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且观察组患者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能更加快速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同时还能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碘酊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治疗疮创面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碘酊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治疗Ⅱ、Ⅲ期压疮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压疮创面患者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清创基础上加用碘酊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创面涂擦、喷湿;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抗炎,两组均给予原发病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6.67%,对照组织治愈率为33.33%,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及治疗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酊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Ⅱ、Ⅲ期压疮创面可促进肉芽生长,创面愈合快,提高了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莫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治疗的患儿100例,将患儿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50例/组.一组患儿实施氯胺酮麻醉(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剂用量、手术时间、唤醒时间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剂用量、唤醒时间、术后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应用在小儿区域麻醉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郑春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湿性愈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伴溃疡伤口的护理体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动脉因粥样硬化累及下肢的动脉,导致 动脉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供血不足表现的疾病,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动脉系统疾 病.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 升高 1%,患周围动脉闭塞的风险提高 26%.40 岁以上,病程 5 年以上的 2 性糖 尿病患者中,50%的患者合并外周血管病,其中 43%的患者合并重度的血管病变 [2].肢体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的疼痛、 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坏疽,甚者截止.研究表明,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患者,病情发展快、程度重,一旦发生,截 肢率是非糖尿病的40倍[3].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发 病人数与日俱增,且以老年发病为主.伤口愈合的理念分为干性愈合和湿性愈合.干性愈合由于愈合环境差,不仅容易使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而且使生物活性物质丢失,造成愈合速度缓慢.

    作者:陈星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4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分析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止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抢救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统计显示,在产后出血量、止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抢救护理满意度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产妇应用护理应急预案可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并缩短止血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针对产后大出血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降低发生率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汤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