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川
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分许研究,即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血过程中不进行任何护理,B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A组采血满意率是75.0%,低于B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供血工作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运用价值高.
作者:魏桃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对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时使用头孢唑肟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2017年到医院进行老年支气管肺炎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3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西丁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头孢唑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采用头孢唑肟治疗的观察组其有效率达到了89.56%,而采取头孢西丁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有效率为75.66%,观察组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头孢唑肟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比较低,患者对于治疗也比较满意,头孢唑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 推广和使用.
作者:宁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新形势下的医院数字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为自身的整体工作水平及服务水平提升带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此形势影响下,为了实现医院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应注重数字化管理方式的灵活运用,确保医疗器械管理有效性,降低实际的管理成本.基于此,本文将对医院医疗器械数字化管理进行分析,以便达到医院数字化建设要求.
作者:许夏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案选择以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4月进行治疗偏头痛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分配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2.73%(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6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46%(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对偏头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产科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医学营养治疗联合诺和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门诊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每组55例,单一组给予诺和锐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医学营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糖、孕期体质量、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科门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时,诺和锐联合医学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及体质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戴永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TVT-0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103例患者实施TVT-O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结果:103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出现排尿困难,1例出血,1例疼痛,1例活动障碍,经对症处理与护理,均不影响恢复.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TVT-O术治疗效果.
作者:石樱娜;叶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皮炎、湿疹运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230例皮炎、湿疹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而治疗组则运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9.13%)高于常规组(87.8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是7.83%,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43%,治疗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炎、湿疹运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运用与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清热活血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住院的8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加清热活血方,每日1剂 早晚分服,疗程均为两周,两周观察结束后对比两组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心肌酶(AK、CK、CK-MB、肌红、肌钙蛋白)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在CK、CK-MB、WBC、C-反应蛋白水平NEU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心肌酶(AK、肌红、肌钙蛋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短期内对改善部分心肌功能及体内炎症因子下降等方面均有较满意的效果 值得我们应用和推广.
作者:魏秀敏;刘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6月到2017年4月期间诊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中抽取56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抽签原则分组,治疗组(n=28)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n=28)单纯使用缩宫素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子宫复旧良好率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77.15±19.26)ml、(81.42±16.63)min、(4.03±1.44)d,子宫复旧良好率是92.86%;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146.46±22.81)ml、(116.55±24.26)min、(6.26±1.06)d,子宫复旧良好率是71.43%;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并缩短其手术时间,促使患者早期康复出院,改善其子宫复旧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李宗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为了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进一步推进急诊腹痛的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的100名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五十名患者.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性腹痛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实施基于对照组基础之上的泮托拉唑和生理盐水的静点治疗.控制好治疗时间的时长和质量,对两组的综合疗效进行比较,调查患者对诊疗服务的满意率和其他实效比率.结果:该一百名患者的初诊确诊率高达82%(82/100),内科疾病诊断准确率高达92%,妇科疾病诊断准确率高达89%,外科诊断准确率为72%.因而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其他科.在我们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72小时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86%,对照组72小时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因而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结论:在当今的内科急诊急性腹痛的临床病例中,由内科疾病引发的急性腹痛为主要和多数的普通病例,但是我们在具体的治疗和诊断当中应该结合多效的诊断手法和影像措施,结合患者的生理指标来进行治疗策划,并且在常规服痛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泮托拉唑死与生理盐水水的联合静点疗法,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马洪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开展肛肠手术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的SAS评分.结果:通过开展护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SA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开展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为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及改善其心理状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翁霞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耳鼻喉外科患者在手术后的感染影响因素,从而对预防以及控制感染问题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2016年1年到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该80例还和进行术后感染的分析和研究.在这80例患者当中,出现术后感染的患者有6例,占了7.5%,经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1例,占了13.8%;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有13例,占了16.25%;消化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2例,占了15%;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感染患者有9例,占了11.25%.对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和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这些都是导致鼻喉外科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现象的因素.加强对耳鼻喉外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率因素的控制,运用无菌操作的手术,这是对感染率发生率降低的关键,有助于临床效果的提高.
作者:王庆;张茂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降低甲状腺术后血肿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甲乳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信封数字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术后血肿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观察组血肿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能够明显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静;张金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产程护理干预在头位难产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期间的头位难产产妇中,随机抽取108例参与本次研究,将108116例头位难产产妇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产妇54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产妇产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经过产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中剖腹产率低于对照组患者、阴道分娩率远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5.6%,远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产程时间长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位难产产妇分娩中应用产程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产程,增加阴道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改善头位难产产妇的分娩结局,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何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社区康复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92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延续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6.52%)、再入院率(4.35%)、疾病控制良好率(89.1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26.09%)、再入院率(19.57%),疾病控制良好率(69.5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康复护理管理中,加强对慢病患者的延续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艳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健康宣教方法.方法:选择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100例,加强预防出血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强化细化健康教育,所选病例有92.5%的患者未见出血倾向.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预防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导致的严重出血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思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助产护理在防止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间在我院分娩的3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比组(实施助产护理前)与研究组(实施助产护理后)各175例,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妇分娩间仅出现4例(2.29%)新生儿窒息情况,且本组胎儿均成功复苏,复苏率为100%.对比组出现13例(7.43%)窒息,成功复苏12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本组患儿窒息因素观察,影响因素依次为胎儿因素,脐带因素,分娩因素,胎盘因素,母体因素.结论: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中,可有效降低胎儿窒息率,提高窒息胎儿成功复苏率,为临床分娩安全提供保障,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谭海红;彭慧玲;麦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全程安全管理在老年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11-2016.11)80例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为采取常规管理及全程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管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管理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内科住院病人采取全程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了护理意外的发生.
作者:马洪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预见性护理用于阴道分娩护理中对于产后出血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产妇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产妇平均分成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6%,对照组20%,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通过报道1例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拔出困难的护理体会.得出小儿静脉留置针是儿科常运用的治疗方法,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血管损伤,利于治疗和抢救工作,同时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留置针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但是,怎样安全有效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特别是小儿留置针的安全使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作者:曾沁;黄明桂;袁明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