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玲
目的 观察和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两种药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起到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观察对象,将这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后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显著提高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周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术中配合.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1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同时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穿刺精确,粒子空间排布均匀;手术创伤小、技术安全,患者容易接受;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无放射源遗漏、外泄.临床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防护,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娟娟;徐松;郭君;宋芳;蒋春琼;吴志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LC)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经验,预防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7月,开展LC手术128例,包括慢性胆囊炎30例、胆囊结石93例(其中伴急性炎症25例)、胆囊息肉5例,其中108例顺利完成LC手术(84.4%),中转开腹20例(15.6%),其中12例处理Calot三角及剥离胆囊床时出血(9.4%),5例因胆囊炎症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3.9%),3例误伤肝总管(2.3%)(行T管引流术3周后治愈出院).结论:LC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清晰(Calot三角)的解剖关系和正确处理Calot三角,这是减少中转开腹中转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忠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0.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2%,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创伤骨折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美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中医护理专科生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予以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和实验组(n=24,予以PBL教学法),比较2组护理带教效果.结果:2组目标教学、实习计划、组织管理、实习总模式进行比较,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护理报告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中医护理专科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改善护理带教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普及推广.
作者:马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治疗小儿腹泻采用妈咪爱联合思密达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60例,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思密达,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妈咪爱,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免疫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取得93.3%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思密达治疗对照组的73.3%;且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腹泻持续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泻的患儿,采用妈咪爱联合思密达临床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且腹泻持续时间较短,对患儿无重大影响,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大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析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对其排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100例,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基础护理之外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膀胱大容积、尿道大压力高于对照组,尿液大残余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低于对照组.结论:清洁间歇性导尿能够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情况,减少残余尿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许苏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为了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进一步推进急诊腹痛的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的100名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五十名患者.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性腹痛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实施基于对照组基础之上的泮托拉唑和生理盐水的静点治疗.控制好治疗时间的时长和质量,对两组的综合疗效进行比较,调查患者对诊疗服务的满意率和其他实效比率.结果:该一百名患者的初诊确诊率高达82%(82/100),内科疾病诊断准确率高达92%,妇科疾病诊断准确率高达89%,外科诊断准确率为72%.因而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其他科.在我们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72小时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86%,对照组72小时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因而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结论:在当今的内科急诊急性腹痛的临床病例中,由内科疾病引发的急性腹痛为主要和多数的普通病例,但是我们在具体的治疗和诊断当中应该结合多效的诊断手法和影像措施,结合患者的生理指标来进行治疗策划,并且在常规服痛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泮托拉唑死与生理盐水水的联合静点疗法,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马洪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应用临床病例的实践过程和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共22位实习护理生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分成A、B两组,每组为11位.其中,A组采取常规护理教学方法,B组采取应用病例实践教学方法,护理教学时间为3个月,期满后通过考核对比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实习护理生经过护理教学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B组相较于A组,实习护理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更为强烈,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明显更为出色,期满后考核成绩明显更高,提高幅度明显更大,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应用临床病例实践教学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的认知程度,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能力,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通过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方法分别为奥美拉唑治疗和泮托拉唑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与对照组发生率(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通过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相比,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刘志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初产妇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市的三家医院来做检查的320例初产妇采取随机抽样,就产后保健和育儿知识的知识现状和文化水平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以此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结果:初产妇对于产后营养、饮食及用药都了解的比较全面;相对而言,对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及性生活等了解程度一般;而初产妇对于育儿和婴幼儿的保健以及产后抑郁或焦虑心理的调整方面了解的比较少.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产妇的自身和配偶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环境氛围、产后是否接触过育儿方面的书等相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初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结论:现阶段,我国初产妇产生焦虑的心理主要是因为初产妇对于产后的保健和育儿知识方面比较欠缺,针对这种现状,医师和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产妇的文化程度不同这点进行个体化服务和指导,尤其是产后容易出现焦虑症的产妇进行辅导治疗,以此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行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60例.干预组行延续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结果: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出院时、出院后2周、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时与出院2周评分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3个月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延续性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性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共92例患者,根据是否采取介入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6.74%(43/92),采取溶栓治疗;观察组占53.26%(49/92),采取介入治疗;以血管再灌注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作为观察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更高,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急性期心脏事件均以出血、心力衰竭、再梗死、死亡为主,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与溶栓治疗相当,但前者可在短时间内成功再灌注血管、促进病情的转归,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的理想疗法之一.
作者:梁伯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部1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发生护理意外、患者的满意程度、患者投诉情况等.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以及发生护理意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较高.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内科护理的品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冯琼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修复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128例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就诊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胆管空肠侧-侧吻合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胆管空肠端-侧吻合术进行手术修复.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记录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经治疗,研究组患者远期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优秀率明显更高,差者明显更低,优良率显著更高,死亡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随访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12%和7.81%,X2=2.303,P<0.05,差异显著,可见研究组手术方案更加安全可靠.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一般优先选择胆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安全可靠,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令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比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肝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作为此组研究的对象,均依次接受增强CT、MRI进行扫描诊断,后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比这两种诊断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1)110例肝癌患者的MRI检出率是96.36%,显著高于增强CT的80.0%,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MRI对混合型、胆管细胞型以及肝细胞型肝癌的检出率依次是100%、93.33%、95.0%,明显高于增强CT的77.5%、76.67%、85.0%,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脏增强CT相比较,采取MRI技术对肝癌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殷秀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目的:评价雷替曲塞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予适形放疗,针对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区照射,累积剂量45Gy,局部残留病灶追加5.4-10.8Gy,1.8Gy/次,并在放疗结束后2周予雷替曲塞3mg/m2,d1,每3周重复1次,共6个周期.结果:全部患者完成足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PR+SD)达76%(19/25),1年、2年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41.3%和10.6%,患者1年、2年总生存率(OS)为58.5%和21.1%.III级以上的急性毒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减少分别为8%(2/25)和4%(1/25).结论:应用雷替曲塞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可以取得满意的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毒性反应能够很好的耐受.
作者:王晨;陈添;王巾帼;李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出院时只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同时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简称SGRQ)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SGRQ问卷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各项SGRQ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COPD患者开展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尹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中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疾控中心的60例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评估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卫生习惯的改善情况.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卫生习惯的改善情况更好,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预防控制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具有较大的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患者的卫生习惯,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雷启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可知,实验组患者不管是在住院时间上、还是在患者满意度上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实际的意义.结论:对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作者:廖万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