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邵阳市儿童龋病及影响因素调查

欧阳习正

关键词:邵阳市, 儿童龋病, 学龄前期儿童, 幼儿园, 健康体检, 口腔卫生保健, 调查对象, 预防工作, 儿童家长, 体检表, 高峰期, 年龄, 光线, 方法
摘要:学龄前期是龋病的高峰期.为了解我市学龄前期儿童龋情况,加强口腔卫生保健,做好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预防工作.我们于1998年8月对市内四所幼儿园的1 257名儿童进行了体检及问询调查.1 对象和方法以市内四所大型幼儿园的1 257名儿童为调查对象,年龄3~5岁.在自然光线下对儿童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对儿童家长进行有关问询调查,并记录在体检表上.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省48年来人间狂犬病流行情况的变迁与特征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湖南省是该病的高发区[1],至于何时开始流行难以考证.解放后,将本病列入法定传染病报告病种,其发病和流行情况方得以了解.自1951年以来,湖南每年均有病死报告.本文将1951~1998年48年来流行趋势、特别是近20年来的情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发病率.

    作者:郭绶衡;刘文;袁庆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岳阳市部分中小学生口服碘油丸后不良反应调查

    我市属轻度碘缺乏病流行区.1996年在7~14岁中小学生中开展了碘油丸普服工作,为了解这次普服工作中出现的不良情况,遂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凡7~14岁中小学生,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发热、感染,心、肝、肾疾病者,在医务人员或专门培训人员指导下,统一饭后服用碘油丸.首次服0.05g,一周后服第二次0.05g,总量0.1g.碘油丸从武汉第四制药厂统一购置,批号963207.

    作者:杨传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湖南省农村儿童智力水平瑞文测验结果分析

    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儿童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的脑发育过程的碘营养水平状况.同时,在碘缺乏病防治科研以及监测中,智商是诊断克汀病尤其是亚临床克汀病的重要指标之一[1],而有关系统报道我省农村儿童智力水平的研究尚不多.为了解我省农村儿童智力状况,评价我省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及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6年对全省农村5~16岁儿童的智力状况进行抽样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先驰;王仁禹;高立冬;鲁兵;饶福根;徐明珠;张艳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研究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情况,为临床防治慢性前列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应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免疫荧光法对2 286例慢性前列炎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淋球菌(NG)、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殖道棒状杆菌、其他细菌、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念球菌(cd)的检出率分别为5.4%,20.9%,8.5%,9.8%,27.0%,30.8%,21.3%和9.2%;混合感染率为28.78%.[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主要为CT、UU和Mh,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夏忠弟;毛学政;罗映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常德市2400名8~10岁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我市是碘缺乏病(IDD)发生较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所辖9个区、县(市)600余万人口均不同程度受到威胁.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多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IDD防治调查与科研工作,确定了克汀病病区.1980年以来在病区实施食盐加碘与碘化油注射等干预措施,逐步推广全民普食二万分之一碘酸钾食盐.为了解IDD发生发展趋势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我们于1999年4月至6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IDD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宇林;刘吉星;黄道平;谢燕湘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环境、遗传因素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200对Ⅱ型糖尿病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Ⅱ型糖尿病病因组合中的相互关系,比较两者对Ⅱ型糖尿病作用的大小.[方法] 在湖南长沙市4所医院中,按1:1配对(同性别,对照与病例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收集同期诊治的Ⅱ型糖尿病和非Ⅱ型糖尿病200对,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Bi=4.195,Bs=2.523,OR=66.354),肥胖(Bi=2.184,Bs=1.932,OR=8.882),肥肉(Bi=1.204,Bs=0.814,OR=3.333),暴饮暴食(Bi=1.461,Bs=0.756,OR=4.310)和甜食(Bi=0.852,Bs=0.567,OR=2.344).[结论] 在Ⅱ型糖尿病的病因组合中,遗传因素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是肥胖、肥肉、暴饮暴食和甜食.但是,这些危险因素对导致人群Ⅱ型糖尿病的社会效应以肥胖为大,其次是糖尿病家族史、暴饮暴食、甜食和肥肉.

    作者:刘劫;林修寿;谭红专;刘爱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次抑菌浓度的喹诺酮类药物诱导人型支原体耐药与交叉耐药的研究

    [目的] 了解Mh对喹喏酮类药物的耐药状况,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将标准株与敏感株分别进行诱导耐药与交叉耐药试验.[结果] 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诱导的Mh对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均产生耐药.司帕沙星诱导耐药的Mh对氧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无明显交叉耐药.[结论] Mh长期接触低浓度喹诺酮类药物会诱导产生耐药性,而且大多数呈现稳定耐药与交叉耐药.

    作者:张冉;吴移谋;向斌;陈丽丽;李庆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解脲脲原体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解脲脲原体(Uu)主要引起非淋病性尿道炎(NGU).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Uu耐药性显著增加.目前用于临床检测Uu的药敏的进口试剂盒价格昂贵.为此,本研究采用自制试剂盒对Uu的药敏性进行了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进口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旨在能提供一种廉价、简便、敏感的检测支原体的国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药敏试剂盒,为临床提供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依据.

    作者:曾铁兵;吴移谋;尹卫国;向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产时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电子胎心监护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许多医院已列入常规检查[1].国外在80年代初就提出了常规使用入室监护(入待产室胎心监护)的方法进行监测.我院自1998年1月至12月采用入室监护和动态监护(动态胎心监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尽早发现并处理围产期窒息.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8年到我院分娩的1 172名孕妇中的417例单胎头位者.孕妇入院时常规进行B超、生物评分、脐血流图检查.

    作者:周燕飞;夏爱斌;龙玲;王卫红;李寒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接种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疫苗致血管性水肿1例

    患儿马某,男,7周岁,1997年10月20日上午9时,在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肉接种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以下简称精白类)疫苗0.5ml(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960505-5,有效期1999年5月),疫苗一直置2℃~8℃冰箱保存.接种当天晚上9~10点钟开始发热,伴有头痛、头晕、烦躁不安.24小时后局部红肿,皮肤发亮,范围逐渐扩大;30小时后延至肘关节下10cm处,有瘙痒、麻木、肿胀感,立即来我院就诊,查体:T:37.4℃,其他未见异常.给予扑尔敏过敏治疗,嘱患儿多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防止其他疾病的感染;同时局部用清洁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72小时后红肿逐渐减轻,5天后痊愈.

    作者:杨尚翠;胡文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33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标志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各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分析肝炎病毒感染与各型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233例肝炎患者进行了甲-庚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分析.[结果] 肝炎患者肝炎病毒感染以乙肝病毒为主(54.51%),甲肝病毒感染居于第二位(38.20%),但在急性黄胆型肝炎中甲肝病毒感染居第一位(55.24%),庚型病毒感染与戊肝病毒感染持相同水平,居于第三位;单独病毒感染者占50.64%,混合感染者占49.36%.[结论] 肝炎病毒感染正趋于复杂化.

    作者:吕松琴;张会芬;李冬玲;普冬;吴冬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大肠杆菌O157:H7实验诊断技术新进展

    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O157: H7可致腹泻、出血性结肠炎及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并能形成局部暴发流行.1982年美国首次报道了[1]O157:H7大肠杆菌引起出血性肠炎.1996年5~8月,日本暴发了世界上大的一次O157:H7血清型大肠杆菌的感染,9 000多人感染,近10人死亡[2],英国等国家也先后发生O157:H7的感染[3],我国虽未见暴发流行,但也发现有病例报道[4].大肠杆菌O157:H7是通过污染或未烹调充分的食物与饮品传播的,它释放Vero毒素(Vero Txion,VT)也叫类志贺毒素(Shiga-like Txion,SLT).由于传统细菌学鉴定繁琐、费时,不利于早期诊断,近年来,各种简易、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相继问世,本文就有关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洁晶;黎莉;刘丽新;汪亚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结核病控制项目对肺结核病人发现延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核病控制项目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延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归性调查方法,选择2个规范运作的项目县发现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为研究对象;以这两个县项目前发现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为对照;以总延迟、医务人员延迟、病人延迟为分析指标.[结果] 项目与项目前比较,医务人员延迟时间和2周以上医务人员延迟率显著减少(P<0.05),病人延迟时间和2周以上病人延迟率显著增加(P<0.05);总延迟时间显著减少(P<0.05).[结论] 结核病控制项目对病人延迟和医务人员延迟有影响,然而方向是不一致的,其综合效应是总延迟时间较项目前显著缩短.

    作者:王国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湖南省1950~1997年流脑流行特征分析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m)引起的以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在我省自50年代以来曾有三年出现大规模流行,其发病率均在50/10万以上(下称流行年),其余年份发病率均低于50/10万(下称非流行年).随着预防和控制措施的逐步改进和实施,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其发生规律及流行模式亦在变化.为了解我省流脑流行特征以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现对我省1950~1997年流脑流行特征剖析如下.

    作者:刘咸桢;李茜;张兆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永州市7~17岁学生生长发育评价标准的研究

    [目的]了解永州市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现状,为山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制订标准和学校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1999年5月~10月,在全市四县(区)对7~17岁16 424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胸围、坐高、肺活量五项指标的检测,以9 324人有效卡制标,并与永州市1983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永州市儿童少年身高、体重、坐高、胸围16年平均增长值男生分别为4.15 cm、2.24 kg、1.79 cm、0.22 cm;女生分别为3.98 cm、2.28kg、1.56 cm、1.54 cm.青春发育突增年龄女生为9~12岁,男生为13~16岁,与该市1983年相比男女生突增开始年龄未变,突增期延长一年.[结论] 该市7~17岁学生的各项形态指标均呈长期发展趋势.

    作者:戴菊芳;李遵迪;黄隆英;何英姿;成艳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发生一起学生冬季腹泻的病因调查

    1998年10月底至12月初,怀化市某中专学校2 000名学生中发生了一起较大规模的感染性腹泻,其中有腹泻典型症状(粪便性状明显改变,一天泻三次以上)的急性患者808人,患病率达40.4%.严重者除了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每日腹泻达10余次之外,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甚至呕吐,体温高达40℃,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了查清病因,准确及时地对病人进行诊治,遂进行了病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争鸣;杨慧慧;桂芳;谌宝康;丁莉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东台市家蝇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观察

    应用杀虫剂控制家蝇密度为当前家蝇防治措施中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开展,化学杀虫剂的使用日益广泛,施药的剂量也不断增加.为掌握家蝇对常用化学杀虫剂抗性现状及发展趋势,我们于1995~1997年对东台市家蝇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为今后在灭蝇工作中,更合理地使用化学杀虫剂,延缓或减少蝇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志俊;顾正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PCR检测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人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孕妇感染弓形虫(Tox)后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为探讨发病与母亲孕期长短的关系及检测方法,我们对1996年至1998年收集的195份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弓形虫感染[1~3],共检出阳性标本57份,给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吉伟;徐小松;刘建玲;尹蓓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三峡建坝后洞庭湖区泥沙淤积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的影响

    [目的] 预测三峡建坝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的影响.[方法] 分区域洲滩抽样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洞庭湖泥沙约80%来自长江.入湖三口泥沙含量高,其流经的洲滩,优势植被为芦苇,家畜活动数量少,感染螺密度低;省内入湖四水泥沙含量低,洲滩优势植被为莎草、柳林,家畜活动数量多,感染螺密度高.三峡建坝后50年内入湖泥沙减少80%以上.[结论] 三峡建坝后50年内,洞庭湖洲滩钉螺分布面积增长速度将减慢;部分芦苇滩将向草滩、芦杂滩退化;家畜传染源数量将增加;疫源地面积将增加;进入这些地带活动的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可能上升.

    作者:蔡凯平;左家铮;贺宏斌;卓尚炯;胡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湖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第六次强化免疫评价

    强化免疫是消灭脊髓灰质炎为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继续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如期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在全省范围内于1998年12月5日和1999年1月5日对0~47月龄儿童开展了第六次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现将该次活动的实施情况汇总分析,以便正确评价我省强化免疫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给今后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唐高术;王世清;李俊华;李放军;陈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