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刚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医院常规化管理工作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医疗信息管理工作方面,还是管理活动的实效性方面,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控措施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做好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本文对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萨仁格日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设一组对比试验,遵循数字表随机分对照组15例行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氨氯地平治疗,总结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且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来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效果,较之单用阿托伐方案更助于改善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燕庆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胰腺良性肿瘤使用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胰腺良性肿瘤患者105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节段组,分别给予常规切除以及胰腺节段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节段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常规组78.18%,P<0.05.结论:对胰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并发症较少,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潘国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阶段性考核方法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肝胆外科实习的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30名在整个实习阶段无考核,观察组30名进行阶段性考核,观察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实施不同教学方法后,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总成绩为(88.34±3.65)分,对照组为(71.74±3.75)分(P<0.05).观察组护生自我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考棱方法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带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考核分数,提高综合能力,并且有利于提高护生自我满意度及对教师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琳茹;罗安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腹腔镜手术在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方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腹腔镜手术和阴式手术治疗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各40例,对比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腹腔镜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对患者损伤小,术后康复快,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以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赵晓霞;陈勇华;李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院前急救胸部创伤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中心救活的2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后所有患者的各项体征、血气分析等均回归正常范围,且均未出现腹腔脏器受损、无反流、无误吸等.结论: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对胸部创伤且心脏骤停者及时开展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能够帮助其回复正常的体征、血气等,促进急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马利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使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共54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整体护理,将两组健康简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健康简表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整体护理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詹会智;金素;廖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进行优质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随机分46例病患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以及余下46例为接受优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总有效率(95.7%)、脑卒中复发率(2.1%)、病患满意度(93.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0.4%、15.2%、64.7%),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进行优质综合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并可提升病患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多用电子表格式长期医嘱转抄执行单(以下简称表格式转抄执行单)在儿科应用的优点.方法:将原本较凌乱的手工抄录长期医嘱转抄执行单,通过采用电子表格形式进行分类、整理,使每个病区患儿的需执行医嘱更加清晰、明了,杜绝了由于手工抄录常见的纸张过多、字迹不清而带来的错执行、漏执行现象,极大的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安全.符合当下信息化医疗环境,并对医嘱转抄单优点进一步挖掘,明确治疗计划,优化工作安排,简便准确记录.结果:A.表格式转抄执行单查看清晰,更改方便.B.明显提高工作效率.C.准确体现护理行为,反应医嘱执行情况.D.降低成本.结论:表格式长期医嘱转抄执行单相比传统医嘱转抄单优势明显,应推广应用.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通过从结构、过程以及结果三方面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影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人力资源、居住环境、护患沟通以及感染的控制等方面,因此需要加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专科护士的培训及合理有效评价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护理服务意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营造和谐的科室环境氛围,以进一步提升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朱笑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2例患儿,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对其家属及患儿自身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有研究显示,家属对我院护士仪表、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就医环境等均有良好反应,达到了90%以上.结论:针对我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进行人性化服务,可将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提升,可将家属及患儿满意度提升,对良好医患环境创造奠定基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国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以提高用药安全.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联合用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归纳原因.结果:与联合用药前相比,联合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P<0.05);在联合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类型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常见.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多种药物联用可致不良反应,因此需重视药物使用,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药物效果.
作者:于子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在社区进行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通过盲选方法将84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仅予以门诊随机治疗,研究组实施全科医疗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治疗依从性来说,研究组的完全依从性例数多于对照组,不依从性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从血压控制效果来看,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采用全科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减轻患者血压,值得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勤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2017年3月20日,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干预.对比2组患者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以及活动能力,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吴成钢;刘飞;聂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吞咽困难患者从肠外营养转为肠内营养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吞咽困难患者40例(观察组),健康老年人40例(对照组).对照组、观察组肠内营养前1周及后2周,清晨留取第一次粪便便尾标本,细菌培养及菌株计数.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粪便中均检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肠内营养前,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均低于对照组、全肠内营养组及部分肠内营养组(P均<0.05),酵母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全肠内营养组及部分肠内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后,观察组粪便菌群数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全肠内营养及部分肠内营养组菌群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建立肠内营养有助于老年吞咽困难患者肠道菌群恢复.
作者:周逸婵;徐伟;狄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全面分析全身麻醉(全麻)病人术后苏醒产生躁动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麻醉科苏醒室(PACU)2016年9月2017年8月7065例全麻病人术后苏醒产生躁动的状况和临床资料.结果:7065例全麻复苏患者中1256例苏醒期发生躁动.伤口疼痛;气管导管、尿管及各种引流管(尤其胸腔闭式引流管);麻醉药物作用;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止血带反应;病人自身状况及手术方式都可能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因素.结论:对全麻苏醒期烦躁病人进行综合分析,对症处理,能帮助病人安全渡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康芸梅;秦忠林;苏慧;李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性功能障碍经黄附子汤配合多效应前列腺治疗机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性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予以观察组患者黄附子汤配合多效应前列腺治疗仪治疗,予以对照组患者黄附子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性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68.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性功能障碍经黄附子汤配合多效应前列腺治疗机治疗的效果良好,促进患者性功能的有效恢复,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作者:李关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4.3±1.2h,住院时间7.8±0.6h,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1.3±0.7分,护理满意度92.3%;对照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7.5±1.6h,住院时间8.6±0.8h,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82.4±0.9分,护理满意度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巧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来降低心内科心衰患者记录出入量的缺陷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心衰患者记录出入量的缺陷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的10大步骤,调查现状[1]对心衰患者记录出入量有缺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找到3个真因,针对真因制定3项对策:制定好食物含水量表;加强病人出入量宣教;发放食物含水量表并加强宣教.结果:开展品管圈后,心衰患者记录出入量的缺陷率分别有所降低:病人不重视出入量51.7%下降至改善后的20.5%;病人不了解食物含水量表17.2%下降至改善后的8.2%;护士宣教不详细的12.03%下降至改善后的5.4%.圈员8项能力自我评价均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心衰患者记录出入量的缺陷率.且能提高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
作者:徐莹;肖道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62例进行对比实验.每组患者各31例.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3%)显著优于对照组(67.7%)(P<0.05)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相较后者(19.4%)更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其肺功能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长文;杨奇;王敏彪;顾洪忠;张池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