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顺本
目的:分析对乙醇所致精神障碍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乙醇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n=30)与试验组(n=30),参照组采用奋乃静治疗,试验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比8周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8周疗程结束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对乙醇所致精神障碍采用氨磺必利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药物安全性更高,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春芳;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院前急救胸部创伤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中心救活的2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后所有患者的各项体征、血气分析等均回归正常范围,且均未出现腹腔脏器受损、无反流、无误吸等.结论: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对胸部创伤且心脏骤停者及时开展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能够帮助其回复正常的体征、血气等,促进急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马利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2例患儿,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对其家属及患儿自身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有研究显示,家属对我院护士仪表、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就医环境等均有良好反应,达到了90%以上.结论:针对我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进行人性化服务,可将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提升,可将家属及患儿满意度提升,对良好医患环境创造奠定基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国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另外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分析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对比分析,观察组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优良率为68.33%,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诊治中,采用手术治疗可更有效的掌握患者病情,为病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蒋志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胃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95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进行胃镜下套扎止血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为对照组),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5例患者在以往临床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即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同以及术后再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大出血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泽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讨论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疗效.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43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组43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改变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要优于阿托伐他汀钙,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当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22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按照其护理方式不同均分成为常规组及管理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与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感染的具体情况.结果:管理组患者出现感染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在手术室内应用细节护理管理的具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贾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为调查我院癌痛治疗药物使用及癌痛规范化治疗情况,为合理有效使用癌痛治疗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第二季度(4月6月)门急诊麻醉药品处方、肿瘤科住院医嘱关于癌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评价癌痛治疗药物效果.结果:2016年第二季度门诊部、住院部用于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药物共9种,包括注射剂2种、口服剂7种,其中控缓释制剂3种.羟考酮控释片的使用数量、金额居于首位,吗啡缓释片的使用频度排于首位.结论:医院癌痛药品使用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但仍需加强规范化治疗及“三阶梯治疗”的理解认识,根据患者病情和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作者:冯婷婷;杨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出院后延续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国计算机随机分分配的手段将患者划分为两组,甲组不给予出院后延续护理,给予乙组患者为期3个月的出院后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3个月的综合功能评分结果.结果:乙组患者的FCA评分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且在运动功能以及认知功能两大项以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总分上,均显著高于甲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可更好的满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提升其综合功能,更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兴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皮肤病患者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皮肤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惠有皮肤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躁、抑郁等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兆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在社区进行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通过盲选方法将84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仅予以门诊随机治疗,研究组实施全科医疗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治疗依从性来说,研究组的完全依从性例数多于对照组,不依从性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从血压控制效果来看,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采用全科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减轻患者血压,值得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勤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输液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4例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刺成功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营造良好输液室环境,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使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具体效果.方法:200例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匹多莫德治疗,100例对照组患者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较为理想,能够帮助患者快速退热,加快患者康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广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县查漏补种的16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所有学生在接种之后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对策.结果:160名学生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8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25%;18名发生不良反应的学生均出现了恶心、头痛及三角肌肿痛症状,其中有部分学生体温超过38℃且伴有呕吐的不良反应.结论:18名学生发生不良反应均因接种了白破疫苗;医院要积极对接种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并加强对疫苗接种知识的宣传.
作者:刘郭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TBL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入学的2个护理本科班,分为TBL组和对比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教学法,TBL组实施TBL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学生教学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TBL组学生在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两方面均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TBL组在分析能力、开放思想、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等评判性思维能力更佳,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L组教学总满意率为98.33%,对比组教学总满意率为85%,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意义(X2=6.9818,P=0.0082<0.05).结论:TBL教学法应用在护理本科生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更好,可在实际教学中予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良姿位护理对于急性脑卒中伴偏瘫病患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7月份到2017年6月份内科收治的急性卒中伴偏瘫病患中盲选出120例进行临床干预研究.根据干预方式划分成康复护理组与良姿位护理组,前者进行普通康复护理,后者在进行普通康复护理同时联合良姿位护理.对比2组急性卒中伴偏瘫病患的肢体功能情况和生存质量.结果:良姿位护理组病患的肢体功能情况和生存质量均优于康复护理组,组间对比P值低于0.05.结论:良姿位护理能够改善急性卒中伴偏瘫病患的肢体功能,缓解其肢体痉挛情况,提升病患生存质量,效果较好.
作者:高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胰腺良性肿瘤使用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胰腺良性肿瘤患者105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节段组,分别给予常规切除以及胰腺节段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节段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常规组78.18%,P<0.05.结论:对胰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并发症较少,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潘国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护理应用柔性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肝胆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柔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务态度、病房管理、拔针手法及熟练程度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护理应用柔性管理的效果良好,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客观上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陈正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胃肠道同质瘤合并消化道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挑选5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纳入研究并给予光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有13例表现为消化道癌病理特征现象以及免疫组化现象.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合并消化道癌共有13例,发生率为26.00%(13/50),以男性患者为主;间质瘤多位于胃部(12例,占92.31%),多在手术后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10例,占76.92%),胃肠道间质瘤平均直径3.00±0.15)cm,胃肠道间质瘤肿瘤细胞多表现为梭形细胞(12例,占92.3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合并消化道癌发生率高,临床医生应加强重视早期诊断鉴别胃肠道间质瘤.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扶他林乳胶剂外涂联合湿热敷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扶他林乳胶剂外涂联合湿热敷治疗,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扶他林乳胶剂外涂联合湿热敷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机械性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操作简单,疗效肯定,经济实惠,易于推广.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