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芳;李玲
目的:研究和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性抽取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特点.结果:在所抽取的研究对象中治愈患者7例,占总数的33.33%,显效患者10例,比例占51.67%,有效的有2例,比例占10.0%,无效的患者有1例,比例占5.0%.结论:针对少量脑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雷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国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区妇幼保健院院妇产科就诊的孕产妇,共60例,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产期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围产期孕产妇时,与常规护理相比,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极大的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天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肺炎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患儿中的168例1-3岁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惠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84例.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惠儿家长焦虑评分变化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的84例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明显,患儿家长焦虑评分显著下降,有效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实施心理护理更有利于肺炎患儿的康复,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陈光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提高无痛人流手术病人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无病人流术治疗的5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0例.对照组常规行无痛人流术前准备(不放置来索前列醇)及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03±0.75min)、术中丙泊酚用量(108.31±18.36mg)、术后出血时间(3.24±1.21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3.58±1.03min、178.24±21.36mg、6.23±2.74d),组间差异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护理风险,改善手术效果,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冯蓓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点加固法在肾内科使用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肾内科使用留置针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使用白胶布加固,试验组采用透明贴膜多点加固,比较两组患者的留置时间、固定次数、舒适度、满意度、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留置时间延长、固定次数减少、患者舒适度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增加、并发症(静脉炎、导管脱出)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加固法提高了留置针患者的留置质量,得到了护理人员的认可,推荐肾内科患者使用多点加固法来固定留置针.
作者:李蕾芳;张晓艳;赵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240例患儿选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认识度、临床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头针脱落、反复穿刺、液体渗出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满足度较高,实验组临床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幼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有一定的价值,不仅能够改善护理质量,还能够提升家属满意度.
作者:刘普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强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2月至2017年10月,选取7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38)和研究组(n=38),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则进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心肺功能指标与参照组相比恢复较好(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辅助应用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更显著,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医院制剂具有专科特色、疗效确切、成本低廉等优势,在临床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将探究医院制剂管理常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全面提高医院制剂管理质量.
作者:郑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184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92)和观察组(n=9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成效,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赵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吞咽困难患者从肠外营养转为肠内营养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吞咽困难患者40例(观察组),健康老年人40例(对照组).对照组、观察组肠内营养前1周及后2周,清晨留取第一次粪便便尾标本,细菌培养及菌株计数.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粪便中均检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肠内营养前,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均低于对照组、全肠内营养组及部分肠内营养组(P均<0.05),酵母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全肠内营养组及部分肠内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后,观察组粪便菌群数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全肠内营养及部分肠内营养组菌群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建立肠内营养有助于老年吞咽困难患者肠道菌群恢复.
作者:周逸婵;徐伟;狄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次主要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EIN)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患儿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了解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13日~2015年10月20日入住我院进行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的73例四肢骨折患儿纳入本文研究,惠儿均进行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了解患者治疗效果.结果:73例患儿之中27例患者为肱骨骨折,18例患者为尺桡骨骨折,13例患者为胫骨骨折,15例患者为股骨骨折.在之后的两年随访之中,患者的术后愈合优共66例,占90.41%;良共7例,占9.59%.患者73 EIN部为一期愈合,并未出现骨不连和骨感染现象的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应用在四肢骨折惠儿之中,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EIN固定治疗十分安全、简便且快速的治疗方式,对患儿的皮肤损伤小,有效的缩短了住院周期,值得推广.
作者:邓凯;张关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57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57例患者未出现院内传播并顺利出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和大肠埃希氏菌,多见于痰液及尿液中.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能够对肾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闫霞;李树娟;李红;刘君香;尚全伟;韦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患儿84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试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各42例.试验组患者施予早期的康复训练,参照组患者施予家庭康复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发育商(DQ)进行比较.结果:在训练实施前,两组患儿的DQ商没有明显差异(t=0.56,P>0.05);训练后,两组患儿的DQ商均有所升高,且试验组惠儿的DQ商优于参照组惠儿的(t=24.55,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小儿脑损伤综合征及脑瘫治疗中具有较佳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解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脑血栓患者接受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医治干预后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脑血栓患者82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脑血栓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医治干预.结果:实验组脑血栓患者的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脑血栓患者(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接受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医治干预,可有效减小斑块面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沈国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观察高龄患者“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50例高龄椎体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同时巡回护士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术配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情况.结果:观察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对高龄患者“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采取有效的手术配合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金凤;刘菁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县查漏补种的16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所有学生在接种之后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对策.结果:160名学生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8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25%;18名发生不良反应的学生均出现了恶心、头痛及三角肌肿痛症状,其中有部分学生体温超过38℃且伴有呕吐的不良反应.结论:18名学生发生不良反应均因接种了白破疫苗;医院要积极对接种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并加强对疫苗接种知识的宣传.
作者:刘郭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56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为91.07%,远高于对照组的76.79%,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肾炎康复片以及氯沙坦钾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符合要求的50例慢性肾炎病患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用投掷硬币的方法将这些病患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位25例.对照组选用氯沙坦钾片进行治疗,50mg,平均每天1~2次.在对照组基础上,实验组选用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1天3次,口服一次5片.依那普利50mg,口服一次5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的尿蛋白、肝肾功能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进行治疗20天后,实验组的尿蛋白降低为53.24%,相较于对照组的40.58%而言,尿蛋白变动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进行治疗的30天后发现,实验组尿蛋白降低80.36%,对照组的为53.81%,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之间的肾功能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患中有1例出现皮肤潮红、皮疹以及瘙痒的状况,有2例病患谷丙转氨酶略有升高.讨论:依那普利、肾炎康复片以及氯沙坦钾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李涛;左乾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依患者需要将其分为对照组日常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临床护理路径,分析初产妇分娩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阴道分娩率62.89%低于观察组阴道分娩率90.26%,产后住院时间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观察组初产妇心理健康、泌乳、饮食睡眠明显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46.51%低于观察组9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较高,护理满意度较好.
作者:王娟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便秘情况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12-2016.12收治的癌症化疗患者9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83.33%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癌症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护理能顾显著改善患者便秘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雪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