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普贤
目的:讨论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疗效.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43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组43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改变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要优于阿托伐他汀钙,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应用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加以分析.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60例,用varian eclipse 11.0版本做治疗计划,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调强放疗技术,对两种计划中的靶区、器官的剂量学进行比较.结果:经放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中的靶区、器官的剂量学更优,P<0.05,表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结论: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相较于三维适形放疗,应用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适形性更优,具有临床推广效果.
作者:董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作为样本,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1.01±5.45)d、术中出血量(157.45±15.86)ml、愈合时间(11.02±1.04)d、有效率97.44%、Harris(75.87±3.02)分、QOL(94.00±1.87)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国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2017年3月20日,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干预.对比2组患者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以及活动能力,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吴成钢;刘飞;聂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基于战略的角度去看,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必须要设立具体的目标,发展要有明确的方向,同时还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强化学科领头人把握大局运筹帷幄,组织力量实际实施的必要性,在阐述学科建设内容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科理论框架建设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参考和帮助.
作者:刘玉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乙醇所致精神障碍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乙醇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n=30)与试验组(n=30),参照组采用奋乃静治疗,试验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对比8周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8周疗程结束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对乙醇所致精神障碍采用氨磺必利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药物安全性更高,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春芳;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院前急救胸部创伤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中心救活的2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中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后所有患者的各项体征、血气分析等均回归正常范围,且均未出现腹腔脏器受损、无反流、无误吸等.结论: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对胸部创伤且心脏骤停者及时开展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能够帮助其回复正常的体征、血气等,促进急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马利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强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2月至2017年10月,选取7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38)和研究组(n=38),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则进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心肺功能指标与参照组相比恢复较好(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辅助应用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更显著,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既护理1组与护理2组,护理1组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手段,护理2组患者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手段以及317护理平台,对两组患者的风险质量和评估、风险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护理2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各项质量评价结果均优于护理1组的患者,(P<0.05).结论:在对妇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运用特续质量改进护理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有效提高和优化风险防范以及处理能力,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因此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王洋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路径.结果:两组在护理总满意度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可以降低患者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抢救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奕颖;陈超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腾冲7-15岁儿童及青少年的屈光不正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对腾冲市中心小学、腾越镇火山完小、腾越镇二完小、腾冲一中、腾冲五中、腾冲八中及界头镇、猴桥镇、荷花镇、五合乡在内的16所中小学共13863例年龄在7-15岁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视力调查,了解我市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结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7至12岁有1687例儿童屈光不正,13岁至15岁有1825例青少年屈光不正,13岁至15岁近视例数明显多于7岁至12岁患儿,7岁至12岁远视眼患儿例数明显多于13岁至15岁患儿,7至15岁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与其学习、生活习惯具有密切的联系,数据差异性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及青少年屈光状态可随年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研究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结果,对增强眼保健知识的宣传,及时调整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兴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社会经济新形式下,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进一步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是现阶段的新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是农民朋友现实以及关心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关系到农村发展与社会稳定.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安全饮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部门以参考和借鉴.
作者:贾斌;李志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方法,疗效以及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60例小儿疝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对手术方法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并评定手术效果.结果:60例疝气惠儿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有42例患儿恢复健康,没有出现不良反应.15例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改善,3例患儿延长了住院时间后也已痊愈.讨论: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效果显著,术后配合护理可加快患儿的康复.
作者:谢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精神性疾病大多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现在对精神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不可避免的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轻微的损害.运动疗法作为精神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不仅在精神病治疗上有很好的辅助效果,也有益于身挺健康.
作者:付庭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孕期饮食运动指导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孕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30例,按随机方法将13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指导方案,并随访实施情况,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饮食运动指导对孕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干预,在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控制早产儿、巨大儿发生率等方面均有突出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未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前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间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60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我院已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600例作为对比组,分析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的相关性.结果:比组的医院感染率为8.8%,研究组的医院感染率为35.5%,对比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危因素进行调整,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田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4.3±1.2h,住院时间7.8±0.6h,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1.3±0.7分,护理满意度92.3%;对照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7.5±1.6h,住院时间8.6±0.8h,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82.4±0.9分,护理满意度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巧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共选取四肢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患者42例,将其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高压氧组21例,平均年龄(30.67±11.25)岁,平均病程(34.67±12.24)天.对照组21例,平均年龄(36.81±12.14)岁,平均病程(44.86±16.79)天.两组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分别治疗后,发现高压氧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改善局部缺氧状态及血运,促进受损组织愈合,有效预防惠部皮缘坏死及提高组织愈合率,该疗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董永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中医针灸在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站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7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第一组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中药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人数为34例,第二组患者为观察组,其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的是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人数为33例.在临床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采用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在治愈率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月经不调疾病的临床治疗,其采用中医针灸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且该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安全性较高,患者治疗完成后的稳定性强.
作者:杜明杰;翟小梅;张鑫;孙学虎;何东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个性化指导对高血压病患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市新华社区92例高血压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8月-2017年08月间,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6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指导管理,研究组则患者接受个性化指导管理.结果:研究组管理后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管理后的FBG、HR、BMI结果无差异意义(P>0.05).比较两组依从性,结果发现研究组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以及随访依从性等明显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开展社区高血压个性化指导管理,能够对患者的管理服务进行规范化,提升管理服务质量,进而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提升依从性,培养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规避高血压危险因素.
作者:刘光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