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应用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分析

董江

关键词:胸上段食管癌放疗, 三维适形, 调强放疗技术, 剂量学
摘要:目的:对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应用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加以分析.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60例,用varian eclipse 11.0版本做治疗计划,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调强放疗技术,对两种计划中的靶区、器官的剂量学进行比较.结果:经放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中的靶区、器官的剂量学更优,P<0.05,表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结论: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相较于三维适形放疗,应用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适形性更优,具有临床推广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吞咽困难患者肠内营养后菌群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吞咽困难患者从肠外营养转为肠内营养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吞咽困难患者40例(观察组),健康老年人40例(对照组).对照组、观察组肠内营养前1周及后2周,清晨留取第一次粪便便尾标本,细菌培养及菌株计数.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粪便中均检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肠内营养前,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均低于对照组、全肠内营养组及部分肠内营养组(P均<0.05),酵母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全肠内营养组及部分肠内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后,观察组粪便菌群数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全肠内营养及部分肠内营养组菌群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建立肠内营养有助于老年吞咽困难患者肠道菌群恢复.

    作者:周逸婵;徐伟;狄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支气管扩张患者行以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支气管扩张患者接受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进行医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06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每天2次,每次0.2克;实验组患者服用低剂量罗红霉素,每天2次,每次0.15克.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0个月的医治,对比2组患者医治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低剂量罗红霉素进行治疗后,其咳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79%),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接受低剂量罗红霉素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鲁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胃肠道间质瘤合并消化道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胃肠道同质瘤合并消化道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挑选5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纳入研究并给予光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有13例表现为消化道癌病理特征现象以及免疫组化现象.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合并消化道癌共有13例,发生率为26.00%(13/50),以男性患者为主;间质瘤多位于胃部(12例,占92.31%),多在手术后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10例,占76.92%),胃肠道间质瘤平均直径3.00±0.15)cm,胃肠道间质瘤肿瘤细胞多表现为梭形细胞(12例,占92.3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合并消化道癌发生率高,临床医生应加强重视早期诊断鉴别胃肠道间质瘤.

    作者:王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生优育中实施孕前优生健康与婚前联合检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在优生优育中实施孕前优生健康与婚前联合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将自2016年3月-2017年7月期间的160例待孕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婚前检查,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实施后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新生儿缺陷的发生情况和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夫妇的知识掌握率较高P<0.05,新生儿发生缺陷的情况和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少P<0.05.结论:优生优育是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公民素质的国策之一,实施孕前优生健康与婚前联合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孕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减少新生儿缺陷的发生,减轻其负担,且有利于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其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年护理学》课程设计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研究此教学方式对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老年护理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级护理专业中99人为实验组,与2015级护理专业50人进行对照,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采用传统式教学,与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接受课程设计后的教学方式进行对照,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并现场向实验班同学发放问卷调查表,后收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带教老师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反馈.结果:实验组教学方法理论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传统教学法,经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问卷结果显示新的授课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热情及效率并激发对课程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各项学习能力,带教老师反馈表明在临床,经过课程设计改革后的学生更善于与病人友好沟通.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年护理学》课程设计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改进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胡徐娟;张红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支气管炎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6)、研究组(n=46).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76.09%,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咳嗽消失、发热消失、咳痰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加快患者康复,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方式.

    作者:卢爱红;单英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莫沙必利与金双歧联合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莫沙必利与金双歧联合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金双歧实施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传输型便秘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金双歧进行治疗,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提高,在临床上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华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5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血管并发症随年龄、病程增长而增加(P<0.05),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随年龄增高而增加(P<0.05),脑血管病变、高血压病随病程延长发生率增加(P<0.05).年龄、病程是血管并发症病变的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与高血压、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变等相关,甘油三酯、胆固醇分别是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为了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危险因素.

    作者:陈铭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析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县查漏补种的16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所有学生在接种之后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对策.结果:160名学生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8名,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25%;18名发生不良反应的学生均出现了恶心、头痛及三角肌肿痛症状,其中有部分学生体温超过38℃且伴有呕吐的不良反应.结论:18名学生发生不良反应均因接种了白破疫苗;医院要积极对接种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并加强对疫苗接种知识的宣传.

    作者:刘郭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药品库存精细化管理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药品库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的3217份医院药品作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的2739份医院药品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的3217份药品的库存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药品的库存和管理;对照组的2739份药品采用传统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对比两组药品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药品的药品医院库存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药品浪费、药品的库存占用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本次的研究分析当中可以看出,采用精细化管理后,观察组的药品在医院库存管理方面的合理性、科学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药品的浪费和库存占用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潘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384例,统计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并分析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384例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4例,发生率为8.85%.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手术时间、参观人员、接台手术、切口类型.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应针对各个因素采取对策有效应对,以降低感染率.

    作者:郭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的思考

    目的: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法:通过分析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中遇到的困难,研究解决办法.结果:针对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过程中的问题,从财政投入、绩效分配、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结论: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解决现存问题,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百姓健康得到保障.

    作者:高吉明;甄莉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恩替卡韦预防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致肝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对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在实施抗结核治疗处理过程中应用恩替卡韦对肝损伤情形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全部患者均采取抗结核治疗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添应用恩替卡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肝损伤情形的发生率.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肝损伤情形的发生率为16.0%,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42.0%,下降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在实施抗结棱治疗处理过程中应用恩替卡韦展开治疗,有助于减少患者肝损伤情形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肝脏造成损伤的程度.

    作者:徐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进行优质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随机分46例病患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以及余下46例为接受优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总有效率(95.7%)、脑卒中复发率(2.1%)、病患满意度(93.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0.4%、15.2%、64.7%),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进行优质综合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并可提升病患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盆底生物刺激仪联合雌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究对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应用盆底生物刺激仪联合雌孕激素治疗方式实施诊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盆底生物刺激仪展开治疗,观察组应用盆底生物刺激仅联合雌孕激素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强度改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应用盆底生物刺激仪联合雌孕激素治疗方式实施诊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程度及盆底肌张力强度.

    作者:王梓媛;李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研究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目的:研究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中,有42例患者存活.此外,患者中痊愈的有15例,无效患者有8例,总有效率为84%.结论:针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采用吸氧、脱水、激素等治疗方式,促使治疗效果更佳,提高患者存活率.

    作者:李品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冠心病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进行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再住院率等.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肺功能及心绞痛发作次数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减少心绞痛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宁;毛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失禁性皮炎的严重程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IAD时间平均为14天左右,显著晚于对照组的7天左右.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IAD的发生发展,在老年群体中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丽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我院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措施前后的工作质量以及各科室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消毒供应室无菌样品抽样合格率为83.33%,包装合格率为80.4%,清洗合格率为77.71%;实施后消毒供应室无菌样品抽样合格率为97.33%,包装合格率为95.6%,清洗合格率为96.57%.实施前,150名其他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整体满意率为78.67%;实施后,150名其他科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整体满意率为94.67%.实施前后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并且提高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童周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在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在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抢救护理的150例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抽取法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常规组给予产妇日常护理,干预组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抢救质量.结果:干预组产妇抢救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急救护理干预使用到异常妊娠大出血的抢救中,可显著改善抢救质量,提升抢救效果,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毛德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