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的思考

高吉明;甄莉丽

关键词:公立医院, 公益性, 定位
摘要:目的: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法:通过分析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中遇到的困难,研究解决办法.结果:针对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过程中的问题,从财政投入、绩效分配、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结论: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解决现存问题,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百姓健康得到保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盆底重建术中行TVT-O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对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盆底重建术中行TVT-O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盆腔脏器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42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经典手术和盆底重建(使用补片)手术开展治疗过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TVT-O手术治疗手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术后随访,探究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尿失禁情形改善情况、性生活质量等.结果:给予对应手术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盆底重建术中行TVT-O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手术操作过程简便快捷,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学春;汪利民;李秀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半导体激光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医的带状疱疹患者76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贯序法将患者随机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仅采用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疼痛化解时间、脱痂时间、结痂时间、止疱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脱痂时间、结痂时间及止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可有效缓解患者神经痛疼痛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明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治疗中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治疗中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治疗,试验组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患儿疗效,并比较惠儿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患儿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试验组更早,数据对比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治疗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沙崇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心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并对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2例,分组依据护理模式不同为基准.实施常规护理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综合护理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总体护理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来看,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刘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肝肾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观察组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尿量、腹围、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并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

    目的:探讨中医儿科护理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本院30例中医儿科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对引发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儿治疗期间总共发生11起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67%.对不良事件发生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社会因素、患凡因素、医患关系、护理人员及基础设施五个方面.结论:针对中医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危险因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范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作者:胡旭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篇论文旨在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我们随机选取了来我院进行面部凹陷整形美容的患者70位,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人.对于对照组的成员,实行的是硅胶整形美容手术,而对于观察组的成员,则采用的是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然后观察两组成员在经过各自的临床治疗之后的成功几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具体情况.结果:就手术的成功率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而且在术后的并发症,比如面部移位、感染、自体排斥等方面,都明显的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来对面部凹陷部位进行整形美容,效果明显,而且还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移位、感染等并发症,应当在临床医学上进行大范围的使用和推广.

    作者:张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压氧治疗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共选取四肢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患者42例,将其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高压氧组21例,平均年龄(30.67±11.25)岁,平均病程(34.67±12.24)天.对照组21例,平均年龄(36.81±12.14)岁,平均病程(44.86±16.79)天.两组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分别治疗后,发现高压氧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改善局部缺氧状态及血运,促进受损组织愈合,有效预防惠部皮缘坏死及提高组织愈合率,该疗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董永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陈亦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对肺心病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肺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进行两组住院天数、满意度、住院费用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更短(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更少(P<0.05).结论:在肺心病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邓院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前馈控制在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研究探讨对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10月我院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68例为实验组,在其安全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以2016年1月-12月72例患者为对照组,均实施常规安全管理,对比两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的管理模式,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安全管理质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滢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早期血管内治疗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早期血管内治疗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赤峰市医院收治的36例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起早期血管内治疗,对照组给予延期治疗.结果:早期组的症状性CVS、患性脑积水、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植物状态和癫痫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血管内治疗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任飞;朱迪;梁旭光;董晓峰;韩国祥;杜崇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护理标准流程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护理标准流程在心血管内科规范化培训(规培)护士临床培训中的重要性.从而指导规培学员可以更快地适应心血管内科的工作环境,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护理知识.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患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惠儿中随机抽取出82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和研讨组(4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研讨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发现,对照组有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3.17%;研讨组有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小几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谢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纳的54例产后抑郁症产妇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无产后抑郁症的5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原因,同时给予研究组产妇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产妇的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组顺产、性格开朗、夫妻关系良好、对收入水平与婴儿性别满意及婴儿健康状况良好的产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产妇EPDS评分为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

    作者:和丽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42例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治疗患儿,按照随机抽取双色球分组方法,将惠儿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6%、28.57%,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治疗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和住院时间.

    作者:农淑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盆底生物刺激仪联合雌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究对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应用盆底生物刺激仪联合雌孕激素治疗方式实施诊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盆底生物刺激仪展开治疗,观察组应用盆底生物刺激仅联合雌孕激素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强度改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应用盆底生物刺激仪联合雌孕激素治疗方式实施诊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程度及盆底肌张力强度.

    作者:王梓媛;李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经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9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后者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惠儿呼吸困难消失、咳嗽减轻以及肺部痰鸣音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支气管肺炎采取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确切,刺激性小,患儿对其耐受性佳,值得推广.

    作者:杨菊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针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分级诊疗的概念,研究了诊疗制度基本构件.后总结了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主要方式,内容有: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夯实分级诊疗资源基础,落实家庭医生制度,确定分级诊疗工作基本路径,协同推进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诊疗工作配套支撑.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作者:魏碧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作为样本,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1.01±5.45)d、术中出血量(157.45±15.86)ml、愈合时间(11.02±1.04)d、有效率97.44%、Harris(75.87±3.02)分、QOL(94.00±1.87)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国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