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芳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作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拟行椎管内麻醉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观察组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庆小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Web2.0环境下的微信已经成为图书馆学界广泛使用的通讯软件,巨大地改变了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因其具有高效性、即时性、个性化,操作简单,交流方式多样化、互动性强、可以及时掌握用户意见的特点,拓宽了图书馆服务方式,可吸引更多的潜在读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受到图书馆界的青睐.本文即探讨微信平台在提升医院图书馆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策,让图书馆朝着精细化管理不断发展.
作者:王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接收的86例新生儿,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疾病发生率为9.3%,对照组的疾病发生率为44.18%;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8.13%两组新生凡的痰病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广受家属喜欢,满意度高,值的广泛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牙周翻瓣术前行非手术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重度牙周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31例,观察组接受非手术治疗后2个月行牙周翻瓣术治疗,对照组直接行牙周翻瓣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数:探诊出血(BOP)位点数、探诊深度(PPD)和附着水平(CAL).结果:治疗前两组BOP、PPD、C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周翻瓣术前行非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病变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牙周翻瓣术的手术疗效.
作者:田军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心理状况、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吕珍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失禁性皮炎的严重程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IAD时间平均为14天左右,显著晚于对照组的7天左右.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IAD的发生发展,在老年群体中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丽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过程中维生素AD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2017年几年期间的10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参与研究,对上述选择的小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0例A组,对小儿实施口服维生素AD滴剂一年,50例为B组,仅对小儿进行未服或少服维生素AD.比较两组小儿的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没有患病的小儿明显多于B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A组患病次数明显少于B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出生之后,需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AD,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菊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方式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50例护理人员分组.对照组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分层次组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工作积极性评分、责任意识评分;护理纠纷率.结果:分层次组患者、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次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工作积极性评分、责任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次组护理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方式及价值高,可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服务质量和积极性,有利于提升患者、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翁优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疗程.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抗结核治疗的90例患者,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导致常见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结果:9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者27例,发生率为30%,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结论: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抗结核治疗中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
作者:仝秀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准流程在心血管内科规范化培训(规培)护士临床培训中的重要性.从而指导规培学员可以更快地适应心血管内科的工作环境,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护理知识.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n=37)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37).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能缓解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肝肾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观察组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尿量、腹围、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多巴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并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4名护士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进一步评价分层级管理前后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在病房护理、基础护理、文本护理以及护理技术四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方面,实施分层级管理后均显著高于实施分层级管理前(P<0.05).在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83.33%高,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护士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易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强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2月至2017年10月,选取7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38)和研究组(n=38),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则进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心肺功能指标与参照组相比恢复较好(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辅助应用加强护理干预效果更显著,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0例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措施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程文;刘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进行优质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随机分46例病患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以及余下46例为接受优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总有效率(95.7%)、脑卒中复发率(2.1%)、病患满意度(93.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0.4%、15.2%、64.7%),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进行优质综合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并可提升病患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总积分无显著差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主要症状总积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功能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万文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96例,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比较患者入院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负面情绪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永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303例胆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的151例患者以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其中152例患者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为观察组.而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为148.6±1.65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6.2±2.5小时,治疗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为68.9±10.1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0.5±2.1小时,治疗总有效率为94.7%.两组治疗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确切的效果,并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可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以腹腔镜方式行胆囊切除手术值得在治疗胆结石中应用.
作者:曹文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篇论文旨在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整形美容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我们随机选取了来我院进行面部凹陷整形美容的患者70位,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人.对于对照组的成员,实行的是硅胶整形美容手术,而对于观察组的成员,则采用的是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然后观察两组成员在经过各自的临床治疗之后的成功几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具体情况.结果:就手术的成功率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而且在术后的并发症,比如面部移位、感染、自体排斥等方面,都明显的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来对面部凹陷部位进行整形美容,效果明显,而且还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移位、感染等并发症,应当在临床医学上进行大范围的使用和推广.
作者:张彦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