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瑜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心理状况、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吕珍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患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惠儿中随机抽取出82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和研讨组(4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研讨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发现,对照组有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3.17%;研讨组有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小几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谢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进行优质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随机分46例病患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以及余下46例为接受优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总有效率(95.7%)、脑卒中复发率(2.1%)、病患满意度(93.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0.4%、15.2%、64.7%),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进行优质综合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并可提升病患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氯霉素滴眼液,观察组为诺氟沙星滴眼液,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丙卡特罗治疗过敏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探讨联合用药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治疗的小儿过敏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丙卡特罗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就上述差异进行比较有意义.结论:布地奈德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不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高效安全,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杨雄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用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和保留灌肠,配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结果.30例中,保守治疗26例痊愈,痊愈率86.6%,2例中转手术治疗,2例自行转院.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尽快缓解病情,达到治愈目的,手术率低,具有治愈率高、见效快、住院时间短、痛苦小等优点.比单纯西医治疗有很大优势,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佳方法.
作者:刘振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照组(n=48)以及行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组(n=48),分析手术中各项指标极其临床恢复情况.结果:(1)观察组盆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预处理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较处理前有明显下降,卵泡刺激素(FSH)、血清雌二醇(E2)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后,两组患者恢复状况良好,复发率均在5%%以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相较于常规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段、出血量少、恢复快,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秋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以及护理内容.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产妇43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发病的预防及护理相关内容.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在治疗10-15d后均顺利出院,产后1-5个月随访患者均能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需结合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给予患者优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并保证其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周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全面分析全身麻醉(全麻)病人术后苏醒产生躁动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麻醉科苏醒室(PACU)2016年9月2017年8月7065例全麻病人术后苏醒产生躁动的状况和临床资料.结果:7065例全麻复苏患者中1256例苏醒期发生躁动.伤口疼痛;气管导管、尿管及各种引流管(尤其胸腔闭式引流管);麻醉药物作用;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止血带反应;病人自身状况及手术方式都可能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因素.结论:对全麻苏醒期烦躁病人进行综合分析,对症处理,能帮助病人安全渡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康芸梅;秦忠林;苏慧;李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胃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95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要进行胃镜下套扎止血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为对照组),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5例患者在以往临床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即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同以及术后再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大出血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泽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纳的54例产后抑郁症产妇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无产后抑郁症的5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原因,同时给予研究组产妇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产妇的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组顺产、性格开朗、夫妻关系良好、对收入水平与婴儿性别满意及婴儿健康状况良好的产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产妇EPDS评分为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
作者:和丽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方法:采集9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比组利用开腹术治疗;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转归率;手术、住院时间、术后排气和疼痛情况;手术并发症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转归率比对比组高,P<0.05;治疗组手术、住院时间、术后排气和疼痛情况比对比组好,P<0.05;治疗组手术并发症率比对比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预后,减轻创伤,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苏广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情形出现的诱导因素及发生机理.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收并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救治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Gross方程实现对患者隐性失血量的计算,记录计算结果.观察并比较性别、年龄、相应内科病症、肥胖等因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程度,进而对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情形出现的诱导因素及发生机理展开探讨.结果:对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在实际总失血量中占比为36.67%,性别、年龄及相应内科病症因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影响程度不一,不同指标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与否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影响无差别(P>0.05).结论: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诊治中,男性患者、年龄较大患者及存在相应内科病症的患者术后隐性失血更严重,失血量更多,针对以上情形,需密切监测并及时采取合理措施.
作者:赵俊文;闫文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是学生将在学校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学生由院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目的:探讨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的佳带教方法,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通过实习,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独立进行检验操作.方法:通过对实习生进行工作检查及交流.
作者:王文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作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拟行椎管内麻醉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观察组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庆小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文参照我国基础医院的科教工作的现状,从中发现科教理念过于滞后、科教工作模式不完善、科教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以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统筹学科建制发展等创新发展理念为中心,提出了建立人性化医院科教工作、制度化管理科教工作、注重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之间的关系以及探究能够有效联系群众工作的工作方式等发展策略.基础医院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科教工作发展制度,高效利用医学科教资源,才能达到培养医学人才和完善科教工作体制的目的.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基础医院科教工作的发展提供文献参考.
作者:古红香;蓝晓琴;郎广碧;高菁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血管内治疗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赤峰市医院收治的36例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起早期血管内治疗,对照组给予延期治疗.结果:早期组的症状性CVS、患性脑积水、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植物状态和癫痫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血管内治疗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任飞;朱迪;梁旭光;董晓峰;韩国祥;杜崇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10月我院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68例为实验组,在其安全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以2016年1月-12月72例患者为对照组,均实施常规安全管理,对比两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的管理模式,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安全管理质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滢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牙周翻瓣术前行非手术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2例重度牙周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2组,每组31例,观察组接受非手术治疗后2个月行牙周翻瓣术治疗,对照组直接行牙周翻瓣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数:探诊出血(BOP)位点数、探诊深度(PPD)和附着水平(CAL).结果:治疗前两组BOP、PPD、C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周翻瓣术前行非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病变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牙周翻瓣术的手术疗效.
作者:田军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规划防治方法,为社区居民健康提供多一份建议.方法:随机选择我地区3个社区300名群众进行监测,检查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并根据现有的资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300名受试者中95人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比例为31.6%,经问卷调查仅有3成受试者日常注重补钙.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比较多,且对于日常的钙摄入不重视,缺乏规范合理的防治,因此在社区中应该加强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加强对于钙剂量的正确摄入宣传.
作者:王根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