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在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毛德芳

关键词:临床急救护, 异常妊娠大出血, 有效性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在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抢救护理的150例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抽取法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常规组给予产妇日常护理,干预组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抢救质量.结果:干预组产妇抢救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急救护理干预使用到异常妊娠大出血的抢救中,可显著改善抢救质量,提升抢救效果,值的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炭疽病人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探讨皮肤炭疽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探究如何高效治理皮肤炭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9月进入我院治疗的27例皮肤炭疽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查看护理治疗效果,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在入院之前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死畜.结果:本次进入我院治疗的27例患者,痊愈15例,好转11例,1例需进行局部植皮而转院.结论:在治疗皮肤炭疽的时候,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缺一不可,但是,在治疗期间,需注意治疗工作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

    作者:蒙丽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针对消化内镜护理风险,采用PDCA循环模式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质量控制,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持续改进.结果:除急救药品外,其他各项护理评分全部高于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模式能够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并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何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阶段性考核方法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带教学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阶段性考核方法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肝胆外科实习的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30名在整个实习阶段无考核,观察组30名进行阶段性考核,观察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实施不同教学方法后,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总成绩为(88.34±3.65)分,对照组为(71.74±3.75)分(P<0.05).观察组护生自我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考棱方法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带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考核分数,提高综合能力,并且有利于提高护生自我满意度及对教师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琳茹;罗安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既护理1组与护理2组,护理1组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手段,护理2组患者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手段以及317护理平台,对两组患者的风险质量和评估、风险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护理2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各项质量评价结果均优于护理1组的患者,(P<0.05).结论:在对妇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运用特续质量改进护理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有效提高和优化风险防范以及处理能力,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因此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王洋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的思考

    目的: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法:通过分析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中遇到的困难,研究解决办法.结果:针对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过程中的问题,从财政投入、绩效分配、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结论: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解决现存问题,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百姓健康得到保障.

    作者:高吉明;甄莉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主管道挂线及支管引流术与瘘管切除缝合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高位复杂性肛瘘使用主管道挂线及支管引流术以及瘘管切除缝合术两种手术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2~2016.8收入88例高位性复杂肛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使用主管道挂线以及支管引流术,对照组使用瘘管切除缝合术,比较两组术式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方式中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比较中优于观察组(P<0.05);有效率比较中观察组100%优于对照组9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时应选择合适手术方法进行清除,但是临床上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才能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梁同义;马波;王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与质子泵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及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入选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盲选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取二甲双胍进行医治,观察组43例则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进行医治,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要比对照组的69.77%高(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上述2项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及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医治的疗效显著,具备采纳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柳明;黄银军;陈文凤;王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一例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处理的一例多巴胺液体外渗患者应用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效果.结果:作为本次观察研究对象的患者药液外渗发生后使用多爱肤外敷联合局部封闭的干预手段进行处理,处理2小时候患者鸡皮样缺血症状好转,6小时后皮肤红润色开始消退12小时后肤色基本恢复正常(花斑基本消失),24小时后水肿消退,各项指征基本恢复,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干预取得了确切效果.结论: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干预多巴胺液体外渗具有确切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田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未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前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间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60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我院已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600例作为对比组,分析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的相关性.结果:比组的医院感染率为8.8%,研究组的医院感染率为35.5%,对比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危因素进行调整,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田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创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下肢静脉曲张接受微创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本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2例,随机抽签分为微创组、传统组各41例,后组应用传统剥脱术对患者实施治疗,前组接受微创创吸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切口数量、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微创组术后1天、3天、7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另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21.9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较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明显,能够减小创伤,加快恢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96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利用常规悬吊及牵引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施行手术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盆功能恢复率95.83%(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1/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2%(11/48)(<0.05).结论:采用手术内固定方法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加深以及医疗机制的日渐完善,以及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和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外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外科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工作强度较大,如果在工作中有些不慎十分容易引发护理安全事故,严重的可引起医疗纠纷,既影响了医患关系,又损害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措施十分必要.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主要针对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增进人们对护理风险的了解,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唐桂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肺炎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患儿中的168例1-3岁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惠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84例.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惠儿家长焦虑评分变化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的84例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明显,患儿家长焦虑评分显著下降,有效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实施心理护理更有利于肺炎患儿的康复,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陈光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62例进行对比实验.每组患者各31例.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3%)显著优于对照组(67.7%)(P<0.05)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相较后者(19.4%)更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其肺功能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长文;杨奇;王敏彪;顾洪忠;张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针对老年房颤患者采用不同方案的抗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房颤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血栓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TIA(短暂性脑缺血)、新发脑梗死、急性心梗、下肢动脉栓塞等心血管血栓事件发生率为8.89%,远低于对照组的24.44% (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56%,对照组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房颤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抗凝、抗栓效果,血栓事件发生率较低,且通过密切的INR监控,可以实现较高的安全性,有效降低出血事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庆才;梁雪梅;郭武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心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并对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2例,分组依据护理模式不同为基准.实施常规护理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综合护理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总体护理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来看,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刘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根除术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根除术患者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方法:通过收集2014年4月-2017年4月胃癌根除术资料,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残余脓肿、肠瘘、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手术期护理对胃癌根除术患者有显著效果,能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照组(n=48)以及行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组(n=48),分析手术中各项指标极其临床恢复情况.结果:(1)观察组盆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预处理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均较处理前有明显下降,卵泡刺激素(FSH)、血清雌二醇(E2)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后,两组患者恢复状况良好,复发率均在5%%以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亮丙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相较于常规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段、出血量少、恢复快,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秋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作用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作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拟行椎管内麻醉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观察组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庆小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96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从治疗有效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2.92%及93.75%,二者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痤疮患者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不止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更有助于加快皮肤恢复速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杜俊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