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明;黄银军;陈文凤;王莎
目的: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探讨皮肤炭疽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探究如何高效治理皮肤炭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9月进入我院治疗的27例皮肤炭疽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查看护理治疗效果,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在入院之前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死畜.结果:本次进入我院治疗的27例患者,痊愈15例,好转11例,1例需进行局部植皮而转院.结论:在治疗皮肤炭疽的时候,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缺一不可,但是,在治疗期间,需注意治疗工作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
作者:蒙丽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情形出现的诱导因素及发生机理.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收并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救治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Gross方程实现对患者隐性失血量的计算,记录计算结果.观察并比较性别、年龄、相应内科病症、肥胖等因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程度,进而对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情形出现的诱导因素及发生机理展开探讨.结果:对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在实际总失血量中占比为36.67%,性别、年龄及相应内科病症因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影响程度不一,不同指标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与否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影响无差别(P>0.05).结论: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诊治中,男性患者、年龄较大患者及存在相应内科病症的患者术后隐性失血更严重,失血量更多,针对以上情形,需密切监测并及时采取合理措施.
作者:赵俊文;闫文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2017年3月20日,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干预.对比2组患者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以及活动能力,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吴成钢;刘飞;聂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互联网使用的不断深入,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得到重视,我院作为进70年建院经验的老牌医院,拥有1700多张床位,2100多名职工,医院OA办公系统应用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不断提高.OA办公系统采用互联网技术,与档案系统进行无缝链接,使档案管理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作为医院文书档案的管理部门,我们在档案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后,对文书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作者:甄建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5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血管并发症随年龄、病程增长而增加(P<0.05),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随年龄增高而增加(P<0.05),脑血管病变、高血压病随病程延长发生率增加(P<0.05).年龄、病程是血管并发症病变的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与高血压、冠心病、外周血管病变等相关,甘油三酯、胆固醇分别是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为了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危险因素.
作者:陈铭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疗程.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抗结核治疗的90例患者,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导致常见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结果:9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者27例,发生率为30%,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结论: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抗结核治疗中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
作者:仝秀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关于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影响性因素(精神因素、分娩方式因素),以及对出血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6例曾在我院妇产科接收产检和分娩的产妇,进行研究,给予所有产妇常规护理,之后分组给予观察组的产妇综合性的护理,对比分析产妇在不同分娩方式下的出血人数,以及心理状态的评分.结果:经过综合性分娩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其多选择的是阴道试产法,该组产妇在成功分娩后发生出血的产妇人数,以及焦虑、抑郁评分,较之于其他方式的分娩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数据间比较后,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孕期如果长时间存在着焦虑、紧张的情绪,将会对分娩结局造成不利的影响,会引起产妇产后的大量出血情况,需要在产妇分娩的全程,应用综合性护理法,降低出血率.
作者:吴清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主管护师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本次一共纳入来自不同科室的128例患者,收治对间范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均由主管护师参与科室会质量管理工作,比较护理质量管理前后各项护理指标评分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健康教育四项护理质量管理指标评分上,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均显著高于护理质量管理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总满意度为96.88%.结论: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加强主管护师的职能作用,能够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强度,并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石守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择社区内6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方式,护理方式实施期限为6个月,护理时间选择为2016年1月至6月,对比实施社区护理方式前后60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餐后2h血糖(PG2h)、空腹血糖(FPG)以及糖化血糖蛋白(HbAlc)指标的变化,并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后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水平全部高于护理之前,并且护理后患者的FPS、PG2h以及HbAlc指标与护理前相比也得到显著降低,护理前后的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合适的社区护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王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不同鼻腔护理方法对垂体瘤病人术后伤口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12-2016.12收治的垂体瘤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13.33%伤口不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3.33%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鼻腔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垂体瘤患者术后伤口不良情况,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小玲;巫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近视已经变成全球流行性疾病,其治疗和控制花费非常巨大.多项研究表明近视的防控不仅仅要阻止学龄期儿童,在刚刚发现有近视趋势的儿童期也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孔旻;肖信;李丽丽;黄建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384例,统计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并分析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384例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4例,发生率为8.85%.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性质、手术地点、手术时间、参观人员、接台手术、切口类型.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应针对各个因素采取对策有效应对,以降低感染率.
作者:郭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影响结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措施,经过药物治疗和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通过干预护理方式,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张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肾炎康复片以及氯沙坦钾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符合要求的50例慢性肾炎病患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用投掷硬币的方法将这些病患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位25例.对照组选用氯沙坦钾片进行治疗,50mg,平均每天1~2次.在对照组基础上,实验组选用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1天3次,口服一次5片.依那普利50mg,口服一次5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的尿蛋白、肝肾功能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进行治疗20天后,实验组的尿蛋白降低为53.24%,相较于对照组的40.58%而言,尿蛋白变动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进行治疗的30天后发现,实验组尿蛋白降低80.36%,对照组的为53.81%,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之间的肾功能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患中有1例出现皮肤潮红、皮疹以及瘙痒的状况,有2例病患谷丙转氨酶略有升高.讨论:依那普利、肾炎康复片以及氯沙坦钾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李涛;左乾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56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为91.07%,远高于对照组的76.79%,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在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抢救护理的150例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抽取法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常规组给予产妇日常护理,干预组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抢救质量.结果:干预组产妇抢救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急救护理干预使用到异常妊娠大出血的抢救中,可显著改善抢救质量,提升抢救效果,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毛德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小儿性早熟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性早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甲地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醋酸亮丙瑞林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治疗后的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性早熟患者给予醋酸亮丙瑞林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龚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文参照我国基础医院的科教工作的现状,从中发现科教理念过于滞后、科教工作模式不完善、科教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以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统筹学科建制发展等创新发展理念为中心,提出了建立人性化医院科教工作、制度化管理科教工作、注重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之间的关系以及探究能够有效联系群众工作的工作方式等发展策略.基础医院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科教工作发展制度,高效利用医学科教资源,才能达到培养医学人才和完善科教工作体制的目的.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基础医院科教工作的发展提供文献参考.
作者:古红香;蓝晓琴;郎广碧;高菁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应用于宫颈糜烂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宫颈糜烂患者,按照宫颈糜烂患者的实际情况,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途径,实验组在传统护理路径的前提下融入健康教育路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主要包括了患者的知识了解率以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知识了解率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7%,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颈糜烂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效果优良,可以高效的强化患者的生命质量,应用价值高,护理优良率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黄维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及护理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将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记录.结果: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产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对剖宫产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绪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