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杜明杰;翟小梅;张鑫;孙学虎;何东清

关键词:中医针灸, 月经不调, 临床
摘要:目的:对中医针灸在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站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7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第一组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中药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人数为34例,第二组患者为观察组,其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的是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人数为33例.在临床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采用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在治愈率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月经不调疾病的临床治疗,其采用中医针灸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且该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安全性较高,患者治疗完成后的稳定性强.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患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惠儿中随机抽取出82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和研讨组(4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研讨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发现,对照组有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3.17%;研讨组有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小几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谢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精神康复干预和ERP诊疗新技术联合应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治疗中,应用精神康复干预法,以及事件相关脑电位诊疗的效果分析研究.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接受了精神分裂症诊断与预后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之后分组对于其中的观察组再次应用了精神康复干预疗法.在1个疗程的治疗后,应用ERP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并做组间数据的比较.结果:经过药物与康复干预综合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各项指标较为理想,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采用康复干预法治疗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且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治疗良好的支持,应用ERP测评后,效果好.

    作者:姜德圆;刘致霞;姜振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延缓了肾移植患者的治疗恢复,并影响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防治.根据国内外关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研究报道,分析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探讨其防治办法.

    作者:唐剑峰;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椎管内麻醉在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不同椎管内麻醉在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并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硬膜外麻醉组(Epidural Anesthesia,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组),对麻醉起效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及阻滞效果可见,CSEA组患者均显著优于EA组的患者,有效率为9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阻滞时间不受限等,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图尔荪阿依·艾散;夏尔巴努·萨塔尔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口腔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预防VAP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方法,以减少口腔感染,减少口腔定植菌,切断胃-口腔-肺感染途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按随机数字将受试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采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行口腔擦洗加冲洗,每天3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擦洗,两组均在口腔护理前后测定pH值,48h后行痰培养及口腔定植菌监测,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P(0.05),真菌感染率明显降低,121腔定植菌减少.结论:采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行1:3腔冲洗可有效减少口腔定植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何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另外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分析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对比分析,观察组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优良率为68.33%,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诊治中,采用手术治疗可更有效的掌握患者病情,为病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蒋志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从而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提供建设桂意见.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前来接受治疗的152名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析,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分别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患者均为76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2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并在手术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腹腔镜手术疗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身体各项指标及恢复情况较好,且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间的各项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疗法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出现.因此此种手术方式具有显著的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陈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疝修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96.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忠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临床方法对策探讨

    目的:综合分析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临床方法以及临床效果,并总结各种骨折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1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以及自主选择,分为外固定的A组(n=72);钢板内固定治疗的B组(n=72);和髓内针固定的C组(n=72),分析不同骨折固定手术前后疼痛指数以及临床效果.结果:(1)创伤骨科中的骨折固定方法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治疗、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针固定治疗三种,运用内固定方法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低于外固定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固定方法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中的骨折固定,要根据患者伤损状况和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骨折固定方法.

    作者:吴明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法机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胫前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患者采用双蒂筋膜推进皮瓣、小腿肌间隙皮支皮瓣和隐动脉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并且对患者各个阶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患者治疗各时间段内的患肢麻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次探究实验研究的16例患者皮瓣移植后均成活,创面呈均为一期愈合,治疗16周后,其无麻木感占比明显较治疗8周后高,其完全麻木占比则明显低于治疗8周后,P<0.05.并且根据后期的随访调查,16例患者胫前皮肤恢复良好,患者骨折愈合均未发现异常,创口均一期愈合,16例患者均可恢复体力劳动.结论: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风险性低,骨折愈合率高,伤口愈合良好,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齐新;孙儒;任豫黔;杨哲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既护理1组与护理2组,护理1组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手段,护理2组患者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手段以及317护理平台,对两组患者的风险质量和评估、风险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护理2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各项质量评价结果均优于护理1组的患者,(P<0.05).结论:在对妇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运用特续质量改进护理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有效提高和优化风险防范以及处理能力,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因此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王洋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胆囊炎良性病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摘息肉)术,观察组行完全腹腔镜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摘息肉)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数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息内,安全高效,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罗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用表格式长期医嘱转抄执行单在儿科的应用

    目的:讨论多用电子表格式长期医嘱转抄执行单(以下简称表格式转抄执行单)在儿科应用的优点.方法:将原本较凌乱的手工抄录长期医嘱转抄执行单,通过采用电子表格形式进行分类、整理,使每个病区患儿的需执行医嘱更加清晰、明了,杜绝了由于手工抄录常见的纸张过多、字迹不清而带来的错执行、漏执行现象,极大的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安全.符合当下信息化医疗环境,并对医嘱转抄单优点进一步挖掘,明确治疗计划,优化工作安排,简便准确记录.结果:A.表格式转抄执行单查看清晰,更改方便.B.明显提高工作效率.C.准确体现护理行为,反应医嘱执行情况.D.降低成本.结论:表格式长期医嘱转抄执行单相比传统医嘱转抄单优势明显,应推广应用.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切除的临床体会.方法:本文共选取2016年7月份至2017年7月份来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8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在子宫切除手术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作者:赵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采用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氯霉素滴眼液,观察组为诺氟沙星滴眼液,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护理标准流程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护理标准流程在心血管内科规范化培训(规培)护士临床培训中的重要性.从而指导规培学员可以更快地适应心血管内科的工作环境,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护理知识.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对中医针灸在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站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7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第一组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中药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人数为34例,第二组患者为观察组,其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的是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人数为33例.在临床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掌握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采用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在治愈率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月经不调疾病的临床治疗,其采用中医针灸方法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且该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安全性较高,患者治疗完成后的稳定性强.

    作者:杜明杰;翟小梅;张鑫;孙学虎;何东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实验组患者通过循证护理的措施,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4.4±2.15)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7.3±2.76)d,实验组术后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4%,可见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手足口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循证护理的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炮制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研究

    中药炮制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制药技术,也是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特色.在中药发展中炮制所起到的作用极为重要,中药炮制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通过进行中药炮制,可以有效解除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继而有效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较好地改变药物的性味以及药效功能等,继而大大提高整体的药理作用.本文就中药炮制与中药现代化的相关内容作以下几点研究分析.

    作者:郭庆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一例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处理的一例多巴胺液体外渗患者应用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效果.结果:作为本次观察研究对象的患者药液外渗发生后使用多爱肤外敷联合局部封闭的干预手段进行处理,处理2小时候患者鸡皮样缺血症状好转,6小时后皮肤红润色开始消退12小时后肤色基本恢复正常(花斑基本消失),24小时后水肿消退,各项指征基本恢复,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干预取得了确切效果.结论: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干预多巴胺液体外渗具有确切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田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