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齐新;孙儒;任豫黔;杨哲敏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方式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50例护理人员分组.对照组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常规管理,分层次组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工作积极性评分、责任意识评分;护理纠纷率.结果:分层次组患者、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次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工作积极性评分、责任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次组护理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方式及价值高,可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服务质量和积极性,有利于提升患者、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翁优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观察高龄患者“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50例高龄椎体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的“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同时巡回护士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手术配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情况.结果:观察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对高龄患者“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采取有效的手术配合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金凤;刘菁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使用动静脉内瘘做为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80例,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丢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33/4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宝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采取厄贝沙坦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测定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辅助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改善血压,值得借鉴.
作者:卢碧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无抽搐电休克初治患者1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行健康教育路径法,对照组行常规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依从50例(98.04%),健康教育达标44例(86.27%)、满意48例(96.12%),并发症1例(1.96%);对照组:依从41例(80.39%),健康教育速标21例(41.18%)、满意39例(76.47%),并发症14例(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原因,提出合理解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留置导管患者临床资料,研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提出有效措施.结果:在本次研究的200例留置导管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7.00%,尿管占据14.28%;胃管占据35.71%;气管插管占据14.28%;中心静脉置管占据21.42%,腹腔引流管占据7.14%;胸腔引流管占据7.14%.14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患者中,自行拔管占据57.14%;不慎脱管占据14.28%,导管固定欠稳占据28.57%.非计划性拔发生之后重新置管占据28.57%.患者是否约束、不同性别是否躁动等之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具有显著差异,计划性拔管平均年龄(49.27±3.54)岁与非计划性拔平均年龄(57.11±2.31)岁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分析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原因之后,使用合理的约束工具,提升培训知识力度,更改排班模式等方式降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
作者:宋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进行优质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随机分46例病患为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以及余下46例为接受优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总有效率(95.7%)、脑卒中复发率(2.1%)、病患满意度(93.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0.4%、15.2%、64.7%),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病患进行优质综合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并可提升病患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来降低心内科心衰患者记录出入量的缺陷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心衰患者记录出入量的缺陷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的10大步骤,调查现状[1]对心衰患者记录出入量有缺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找到3个真因,针对真因制定3项对策:制定好食物含水量表;加强病人出入量宣教;发放食物含水量表并加强宣教.结果:开展品管圈后,心衰患者记录出入量的缺陷率分别有所降低:病人不重视出入量51.7%下降至改善后的20.5%;病人不了解食物含水量表17.2%下降至改善后的8.2%;护士宣教不详细的12.03%下降至改善后的5.4%.圈员8项能力自我评价均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心衰患者记录出入量的缺陷率.且能提高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
作者:徐莹;肖道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法:通过分析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中遇到的困难,研究解决办法.结果:针对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过程中的问题,从财政投入、绩效分配、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结论: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定位,解决现存问题,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百姓健康得到保障.
作者:高吉明;甄莉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药炮制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制药技术,也是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特色.在中药发展中炮制所起到的作用极为重要,中药炮制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通过进行中药炮制,可以有效解除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继而有效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较好地改变药物的性味以及药效功能等,继而大大提高整体的药理作用.本文就中药炮制与中药现代化的相关内容作以下几点研究分析.
作者:郭庆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个性化指导对高血压病患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市新华社区92例高血压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8月-2017年08月间,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6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指导管理,研究组则患者接受个性化指导管理.结果:研究组管理后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管理后的FBG、HR、BMI结果无差异意义(P>0.05).比较两组依从性,结果发现研究组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以及随访依从性等明显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开展社区高血压个性化指导管理,能够对患者的管理服务进行规范化,提升管理服务质量,进而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提升依从性,培养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规避高血压危险因素.
作者:刘光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脑血栓患者接受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医治干预后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脑血栓患者82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脑血栓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医治干预.结果:实验组脑血栓患者的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脑血栓患者(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接受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医治干预,可有效减小斑块面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沈国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规划防治方法,为社区居民健康提供多一份建议.方法:随机选择我地区3个社区300名群众进行监测,检查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并根据现有的资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300名受试者中95人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比例为31.6%,经问卷调查仅有3成受试者日常注重补钙.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比较多,且对于日常的钙摄入不重视,缺乏规范合理的防治,因此在社区中应该加强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加强对于钙剂量的正确摄入宣传.
作者:王根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240例患儿选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风险认识度、临床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头针脱落、反复穿刺、液体渗出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满足度较高,实验组临床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幼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有一定的价值,不仅能够改善护理质量,还能够提升家属满意度.
作者:刘普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6月确诊为浅表性胃炎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8.0%,相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21.5±7.5)d,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29.8±7.2)d,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的效果均较好,相比于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服用后具有起效迅速、治疗时间较短的优点,因此,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精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邹立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为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局部红肿消失时间、炎症反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加快了恢复速度,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杨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皮肤病患者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皮肤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惠有皮肤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躁、抑郁等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兆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对重症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对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例重症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连续性备注净化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平均血压水平、心率以及呼吸等体征.并探讨治疗过程中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总有效18例,占比90.0%;无效2例,占比10.0%.LVEF治疗前(32.4±4.5)%,治疗后(7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治疗后12、24、72h心率、呼吸、血压以及A-PACHEⅡ变化,治疗后均要优于治疗前,且具有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治疗重症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具有显著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晨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本市区的社区老年肿瘤患者的知识调查统计,了解居民对肿瘤防治的掌握情况,评估其社区老年肿瘤护理的现状.方法:对本市区肿瘤患者300名社区居民进行肿瘤的问卷调查,其中的测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肿瘤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等方面,在调查以后采用SPSS专业版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收到合格调查问卷300份,其中,被问卷调查到的对象主要是离退休居民,普遍患者觉得在肿瘤的防治方面,居民对肿瘤的防治重在及早检查及早治疗.大多数的被调查患者均认为应建立起有效肿瘤的防治体制,多数患者希望社区医院能够开展健康宣传,定期癌症筛查.结论:通过对本研究的结果,对社区老年肿瘤患者护理的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做了总结,社区医疗体系应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地开展肿瘤疾病的预防治疗,实现社区老年肿瘤患者的防治,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是十分棘手的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见效快,但属于有创治疗方法,因此可在药物治疗无果后,再考虑进行手术,或者在进行手术的同时,辅以药物治疗,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由于两者分别从不同的途径治疗该病,因此也时常联合使用,但不同的药物有着不同的疗效,有时为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甚至可采用药物鼻腔冲洗或者使用黏液促排剂,对患者有利.但目前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仍然存在见效慢,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还需要继续的深入研究,改良现有治疗方案,开发新型治疗药物,为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崔学英;宋西成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