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庆梅
目的:针对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进行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51例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一组为对照组 ,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护理的一组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可以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叶传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用于计划生育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1 月接受的100例人工流产患者为本次探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人工流产术 ,观察组在手术前服用米非司酮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后 ,宫颈软化度良好患者38例(76% )明显多于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患者20例(40%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 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 . 根据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 .81 ± 1 .32)min、出血量为(18 .94 ± 7 .93)mL 明显好于对照组手术时间(3 .71 ± 1 .12)min、出血量(32 .42 ± 9 .95)mL.结论:米非司酮用于计划生育 ,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缓解术中出血情况 ,副作用小 ,有利于患者恢复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200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治疗 ,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神经节苷脂 ;结果: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原始反射、张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可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杨绍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社区糖尿病患者药学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本社区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对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 ,调查内容具体包括: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 ;自控能力 ;日常饮食 ;日常体育锻炼等. 利用药学相关知识 ,结合药学服务实践 ,开展社区糖尿病药学服务模式 ,通过特色讲座或者窗口服务的形式 ,研究有效的药师服务模式.结果:本次研究45例患者中经过有效的教育后 ,所有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明确的认识 ,能按照医嘱接受治疗 ,预后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开展社区糖尿病患者药学健康教育活动 ,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药学服务 ,对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重要的影响 ,进而起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作者:陈安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PI3K/AKT 途径作为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 ,通过磷酸化多种底物 ,从而发挥着抗凋亡、促增殖的关键作用. 许多恶性肿瘤中存在该通路的持续激活 ,如白血病、淋巴瘤、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本文就 PI3K/AKT 信号通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黄锐;陈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初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 -2015年9月间94例初产妇 ,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7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的42例 ,满意度为89 .4%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满意的29例 ,满意度为61 .7%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差异 ,P<0 .05.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平均为(342 .5 ± 118 .6)ml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平均为(175 .4 ± 82 .3)ml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 ,P<0 .05 ,t=9 .2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 ,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来源于2014年6月至2015 年5月前来我院诊治的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 ,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取危险性分层与治疗、常规治疗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生活质量和临床效果.结果:在血压指标上 ,观察组平均为121 .2 ± 12 .2/81 .2 ± 10 .3 ,对照组平均为146 .3 ± 15 .6/95 .4 ± 10 .2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上 ,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得分别为85.4±8.7、62.3±5.7,观察组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中高危险率 ,观察组(17 .5% )明显低于对照组(47 .5% )(P<0 .05).在治疗有效率上 ,观察组为95% ,对照组为85%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与治疗的方法 ,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病患者治愈率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家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针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中的护理质量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 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90 例妇科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 ,观察组采用优质干预护理进行护理治疗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质量.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护理 ,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 .78%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 .44% ,则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质量评价上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优质干预护理对于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 ,因此临床上适宜对妇产科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案.
作者:刘迎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又称缺血性卒中 ,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 ,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对于脑梗死的病因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热点 ,其中D -二聚体(D -dimer)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病情、病程及预后都有明显关系.现就D -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马登红;冶学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及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 年6月我院收治妇产科患者100 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增加风险管理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妇产科患者临床护理中 ,增加风险管理措施 ,降低风险发生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曾庆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高龄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 年1月收治的高龄产妇100 例 ,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产妇给予护理风险管理. 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早产发生率、难产发生率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在高龄产妇的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让早产和难产发生率降低 ,同时让产妇住院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基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疗效探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 例(33 膝)进行手术治疗 ,采用单纯后内侧和外侧或者是联合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结构显示:其中有27 例(30膝)进行了全面的随访调查 ,进行随访的时间段分别是14 -28个月期间 ,有两例患者在随访六个月后失去的联系.在随访患者中发现基本上是经过十二周就愈合 ,经X 线片显示没有发生腓骨成角或者旋转现象.后一次随访后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80 -95分之间 ,优质的28例 ,良好的7 例 ,一般的2 例. 其中有一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但是没有其他并发症或切口感染现象发生.结论:给予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并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进行复位或内固定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段智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于护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以及管理方法.方法:选取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需要静脉注射药物122例患者 ,对其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61例/组 ,观察组采用经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干预护理 ,对照组未经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注射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 ,观察组经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干预 ,满意度达到了93. 44% ,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 .25%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0%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5例不良反应患者 ,发生率为8 .20% ,则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本院的分组研究 ,经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降低静脉注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马聪玲;王江艳;殷一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通过检索2009年~2015 年6 月中国维普、万方、知网、Cochrane图书馆等中国期刊网关于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针对大量学者的研究报告总结当归的药理作用和当前的研究进展. 分别从几个案例中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探究.结果: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验探究 ,当归中含有挥发油、有机酸、酚酞类及其二聚体等化学成分 ,并且能够对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以及镇痛抗炎、提升机体免疫功能都有良好的效果.结论:本文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探析了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进展 ,总结当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作者:李素琴;李雪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妇产科共收治87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 ,应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 5例)与对照组(4 2例) ,对照组仅应用甲硝唑栓 ,研究组应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结果: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95 .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9 .0% ,研究组 FS H (150 .05 ± 50 .24 )与 E2 (33 .42 ± 14 .16 )等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07 .42 ± 30 .08 )与(46 .48 ± 13 .17 ) ,对比 p均<0 .05.结论:应用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 ,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 ,并提高患者 FS H水平 ,降低E2 水平 ,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余志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前牙缺损患者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4 月 -2015年3 月接收前牙缺损患者80 例作为对象 ,分成两组后行不同疗法 ,即:对照组(钴铬合金烤瓷修复疗法)、研究组(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疗法),预后评定整体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牙龈状况、颜色匹配、边缘着色合格率上优于对照组 ,有区别(P<0 .05).结论:临床针对前牙缺损患者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疗法作用显著 ,可满足美学效果 ,预防裂瓷 ,值得借鉴.
作者:黄河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明确呼吸科住院部院内感染现状 ,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价值.方法:纳入在我院呼吸科住院部住院治疗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制定院内感染监测调查表调查呼吸科住院部院内感染情况 ,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500例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 .2% ,其中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高 ,与其他类型院内感染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 .05) ,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P<0 .05).结论:呼吸科住院部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 ,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 ,临床应及时制定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董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脑放射治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2014年3月 -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 ,随机的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脑放射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全脑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两组各30例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客观缓解率73 .3% 明显的高于对照组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46 .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观察组30 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6 .7%(共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低于对照组3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6 .67% (共1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全脑放射治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可有效控制病灶 ,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一栋;苑喜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褥疮是现今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其难点工作.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临床对褥疮的研究日渐深入 ,也取得让人满意的护理效果.而为了帮助患者更好的预防褥疮发生 ,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文就对褥疮护理新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以此为临床预防和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耳鼻喉头颈外科病区换药室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5月 -2014 年4月为对照阶段 ,调研分析此阶段换药室工作 ,并提出改进方案 ;另选取2014年5月 -2015年4月作为观察组 ,按改进方案加强感染控制 ,比较两组换药区医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7 .93 ,P<0 .05);无菌物品存放不当、手卫生不到位以及换药室消毒不达标均是导致病区换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P<0 .05.结论:临床上应针对病区换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重视 ,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以降低感染几率 ,确保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吴林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