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丹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康复训练和饮食指导模式对病情处于恢复期阶段的脑血栓疾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情处于恢复期阶段的脑血栓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脑血栓恢复期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应用针对性康复训练和饮食指导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饮食状态和生理机能恢复正常时间和脑血栓恢复期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脑血栓疾病恢复期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康复训练和饮食指导模式对病情处于恢复期阶段的脑血栓疾病患者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付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主要讨论了输尿管镜与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接受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接受后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95.56%(43/45),对照组患者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为71.11%(32/4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效果显著,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高,能降低患者痛苦,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晓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18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下肢D V 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DV T患者中,死亡2例.治愈12例,表现为患肢肿胀逐渐消退,皮温恢复正常,再次复查下肢血管超声静脉血栓消失,血管完全再通.好转4例,表现为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测量腿围周径逐渐恢复至发病前,复查彩超提示血栓部分消失.结论:肢体瘫痪、高凝状态、脱水剂的应用等是发生下肢DV T的高危因素,临床上应采取相应预防及治疗策略.
作者:朱琳;张浩;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21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对其采用高位结扎小隐静脉或者大隐静脉主干和剥脱术以及交通静脉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观察效果.结果 :本次治疗中没有切口感染,没有形成深静脉血栓,没有隐神经的损伤,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发现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并发症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采取抗凝、抗炎、抬高肢体和早期的下床活动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胡尚贤;张旭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乡镇医院药房是整个医院医疗服务管理的重要部门,药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真伪、质量的优劣和医院的信任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因此,促进乡镇医院药房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滴眼方法对角膜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4例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滴眼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滴眼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滴眼方法可提高角膜炎治疗效果.
作者:鲍秀丽;胡婷业;郑金华;周晓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结节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小切口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结节,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以及手术时间短等诸多优点,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作者:曹苏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晚期癌症虽然身体极度衰弱,但多数患者神志清醒,心理状态复杂多变,患者同时要忍受躯体及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本文根据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从6个方面,即在明确诊断前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保护;消除患者的精神创伤,勇于接受治疗;取得患者的信任,维护患者的尊严;缓解患者的痛苦,协助患者解决身体需要;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死亡;重视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关怀,简要阐述了心理护理的目的和方法,如何让患者以客观平静的心情接受现实,正确对待现实,消除不良情绪,建立正确的死亡观.护士要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家属,使人间充满温情,使逝者死而无憾,安祥地走向人生旅途的终点.
作者:唐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眼底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眼底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3例,均接受相同的治疗与检查,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底及血压等指标,同时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UQOL)对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除视力比常规组高外,血压及UQOL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后的眼底出血及血压等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师雪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对其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包括法律知识、护理风险意识育以及职业安全防护等,对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的监控和管理进行健全和完善,使其工作流程得到规范.结果 :对精神科的安全管理进行加强,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排除,使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使护理质量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的有效措施能够对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苏芳;吴昌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的90例分娩产妇作为此次的实验研究对象,将90例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进行此次实验研究.结果 :经此次实验研究两组产妇对此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实验组总满意度95.5%,对照组总满意度77.8%,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新生儿沐浴93.3%、臀部护理91.1%、脐部护理95.5%、新生儿抚触97.8%.对照组新生儿沐浴17.8%、臀部忽略75.5%、脐部护理68.9%、新生儿抚触55.6%,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效果明显,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率和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率,可在产科推广运用.
作者:陈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卫生检验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的一部分.多年来,卫生防疫的各项工作,不论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还是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要以卫生检验所提供的科学依据为行动指导,卫生检验不仅为疾病预防卫生监督提供基础的数学资料,而且卫生检验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更一步促进了各项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我国各大医院正在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希望可以推动医院向信息化、智能化、先进化方向发展.但目前诸多医院均存在计算机内网安全问题,这给医院信息建设带来很大影响.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就医院计算机内网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优化计算机内网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对于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有所帮助.
作者:李海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将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之间于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前者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后者静滴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痊愈率为62.0%,总有效率为94.0%,均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94.0%,总有效率为62.0%),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高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盆腔炎的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能够尽快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学芳;金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自1962年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短短的五十多年里,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成一大类常用抗感染药.其抗菌谱较广,毒副作用较小,给药方便,价格适中,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对该类药物从发展概况、应用现状加以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临床使用者提供一些参考,使其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陈芳;迟双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氟康唑与克霉唑阴道栓联合用药对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克霉唑阴道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观察组复发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由于P均<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确切,不易复发.
作者:廖世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差异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一旦确诊已经是中晚期,从而错过了佳治疗时机.随着人们对肺癌生物学和治疗的认知,识别肺癌发生的关键驱动事件对靶向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进一步加快了肺癌的个性化医疗时代.因此,病例分型以及分子检测在肺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肺癌分型为起点,分析肺癌不同分型下病理诊断的相关性,为肺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郑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加强临床各质控点输血监管情况进行讨论,保证输血安全.方法: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1月间对所有输血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的差错进行调查,对输血安全管理进行讨论.结果 :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完全导致差错发生率高,占比例的65.0%,其次原因为患者输血前未进行全面检测,导致的差错发生次数为12例,占比例的12.0%,而后依次为未签署输血同意书、样本量不足、交叉配血记录单无取血者签字、交叉配血记录登记不完整、标本丢失、血辨未规范保留、送检标本核对、登记不完整、申请单与患者姓名不符合.结论:我院输血监督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旨在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作者:仇圣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方法: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病及伴发疾病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1.2 g口服,每日3次,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3次/d,对照组(26例);均3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部分心功能指标、室性早搏消失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公共卫生疾病对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地保障社会稳定发展,降低突发公共卫生疾病对人们的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与管理.虽然我国对公共卫生疾病的相关管理与控制工作初见成效,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力度不够等问题.为了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与管理,全面的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对其控制与管理.本文基于此种现状,对加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与分析,希望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唐德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