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亚琳
目的:探讨胸腔留置导管联合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每组1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胸腔留置静脉导管,联合应用尿激酶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A组患者胸腔留置静脉导管后仅应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对照B组患者胸腔留置静脉导管后仅应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三组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胸膜粘连情况及胸膜厚度.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三组进行比较,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胸膜粘连情况及胸膜厚度较对照A组和对照B组均有所减轻,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腔留置静脉导管联合注射尿激酶和地塞米松,能有效改善患者胸膜粘连,减少胸膜肥厚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永峰;要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强化对策.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0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药剂科中72种高危药品的管理资料档案.对其管理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并探讨强化高危药物管理的措施.结果 :经过统计,我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包括高危药品目录不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业务不熟练、管理考核指标不明确、未有临床药师参与、药品流通无特殊标识、用药差错上报体系不健全以及无行业内高危药品用药差错反馈系统等.结论:针对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医院应加强对高危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管理制度和机制体系,提高人员素质,规范工作流程,从而更好的提高高危药品管理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郭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53例脑出血预后良好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同期53例脑出血预后较差的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调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为(18.4±3.5)Kpa,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平均为(12.7±3.9)mg/L,明显低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为(7.05±1.24)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病距离治疗时间平均为(1.25±0.46)h,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C-反应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发病距离治疗时间、格拉斯哥评分、血肿量、是否发生脑疝、出血破入脑室、是否发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非常多,临床中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马德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盆腔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来探讨妇产科患者的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盆腔炎患者100名,平均分成两组,在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普遍比实验组患者的效果好.并且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研究组.结论:在对妇科盆腔炎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综合护理措施的采取效果更佳明显,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
作者:沈雪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山莨菪碱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山莨菪碱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大出血、新生儿死亡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山莨菪碱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吝书莉;潘苗;卢丽燕;李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血糖、静脉全血血糖与生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清糖之间的差别,了解血糖仪检测质量,规范血糖仪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数据.方法:血糖仪检测末梢血、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试静脉血清血糖值进行比对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糖仪测定末梢血、静脉血、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的结果分别为(4.64±1.87)mmol/L、(4.69±1.61)mmol/L、(3.87±0.92)mmol/L,统计学检测三组结果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检测质量总体上是可靠的,医疗护理中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血糖监测方法.
作者:白建美;周乐;张瑞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小儿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儿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皮疹、胸闷、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段忠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讨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比较得知,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疗效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可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毛秉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采取单纯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胃部分切除术,其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出院,且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效果显著,可在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周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将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之间于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前者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后者静滴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痊愈率为62.0%,总有效率为94.0%,均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94.0%,总有效率为62.0%),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高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盆腔炎的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能够尽快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学芳;金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并观察合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05月至2016年0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患中选择82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92.7%)的临床有效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73.2%),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9%)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22.0%),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佳,可有效缓解心律失常症状,且药物副作用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俞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预防再次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行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分离术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患者术后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研究组42例患者术后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同时注入医用几丁糖2ml,术后两组均使用人工周期调月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再粘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置入Foley球囊导尿管及宫腔注入几丁糖预防再次粘连的效果优于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雷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对乳腺癌保乳患者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38例进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和平均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经协商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后1年跟踪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系统的连续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心理状况(焦虑和抑郁)、生活质量、患肢水肿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患肢水肿等作用明显,两组患者的统计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乳腺癌保乳患者进行连续护理,在生活方面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洁;邓松蕊;冯彬;顾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美多芭对于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其药物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所需的研究对象从本院进行选取,随机从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在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中抽取59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本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治疗组,前者30例,予以美多芭治疗,后者29例,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经过各自治疗方案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发生明显改善,并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就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而言,两组无显著性差异,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但研究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论:就帕金森病患临床治疗问题而言,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效果值得肯定,但研究发现美多芭治疗效果更佳,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不会增加不良的药物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史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与乙肝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甲胎蛋白(AFP)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36例确诊患者,检测乙肝标志物及AFP,对乙肝标志物的组成模式及AFP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6例PLC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93.64%,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68%,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为常见组成模式,阳性率为63.98%.AFP阳性率为48.73%.结论:PLC与HBV感染密切相关,中老年男性HBsAg、HBeAb、HBcAb阳性者为高危人群.AFP对PLC的早期诊断价值有所局限,对于轻度升高者应加强重视,推荐联合检测提高确诊率,以利于PL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爱新;李珍;张彤;吴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上均优于应用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的概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两组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历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全髋置换术中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于我院行接受治疗的髋关节损伤患者4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记录并对比两组的麻醉情况与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硬膜外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2.6%),P<0.05;观察组术中液体输入量为(740.52±245.85)ml,少于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3.0%,低于对照组(65.2%),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全髋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能够缩短麻醉起效和阻滞完善时间,减少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麻醉效果显著优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郭立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常规肝部分切除术对于肝胆管结石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85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较为显著,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较为理想,临床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对称性分布、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斑.本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特效治疗.黄褐斑严重影响患者的美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黄褐斑目前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琼翔;朱希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吸氧、抗炎、抗病毒、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咳嗽停止时间、喘息停止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
作者:朱虹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