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珍
目的:探究心内科住院患者人性化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探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心内科患者人性化护理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中由于患者自身焦虑和抑郁心理的人数有25例,由于医护人员自身护理不当有28例.结论: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存在很多护理问题,为了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必须做好临床调查工作,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洪有勤;侯云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的流程.方法: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期间结合我院当前手术器械消毒供应的方式,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改善建议,构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的标准化管理流程.结果 :当前手术器械消毒供应过程中主要存在着显微器械损耗较快,基础器械丢失问题严重,器械标签和包内器械不相符以及物品标签粘贴不够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整合人力资源,注重硬件配置以及构建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等方式予以改善.结论: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能够降低显微器械损耗较快,基础器械丢失问题严重等问题的发生几率,保证手术室器械的规范化、有序化管理,为各项手术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诊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收的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100例作为对象,按治疗意愿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山莨菪碱注射液),研究组(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 :研究组预后病症缓解者49例,占比98.0%,和对照组的80.0%相比较高,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痉挛性腹痛患者行间苯三酚注射液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黄世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四手操作与充填质量、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取我院120例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进行口腔根管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四手操作组记为实验组,医生独立操作组记为对照组,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四手操作的工作效率、充填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比医生独立操作组高.结论:四手操作中,护士协调医生进行治疗,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充填质量及患者的舒适度,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1].
作者:侯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84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综合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椎板间开窗术为1组,共15例患者,半椎板切除术为2组,共35例患者,全椎板切除术为3组,共21例患者,减压固定融合术为4组,共13例,调查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组患者治疗后评价有效率为100%,2组为97.1%,3组为100%,4组为92.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预后效果与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关,因此,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万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安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对其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包括法律知识、护理风险意识育以及职业安全防护等,对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的监控和管理进行健全和完善,使其工作流程得到规范.结果 :对精神科的安全管理进行加强,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排除,使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使护理质量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的有效措施能够对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苏芳;吴昌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运用孕妇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4为在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的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每组62人;其中对照组孕妇均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孕妇孕期健康检查,终针对两组患者对孕期健康知识掌握状况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孕妇对孕期健康知识掌握方面观察组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评价度较高,且在分娩时自然分娩率也超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且P<0.05.结论: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能够使医院护理质量提升,并帮助孕妇掌握更多、更科学的孕期健康知识,使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得到提升,是值得进行临床应用推广的.
作者:田广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8月行手术治疗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为(4.82±0.11)分,高于对照组的(3.76±0.23)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施优质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52.12±2.87)分、(53.67±3.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4.58±3.64)分、(66.26±4.12)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陆绍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其大剂量的奥美拉唑,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60例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在溃疡愈合率方面,观察组为9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在出血的停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在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地缩短止血的时间并提高溃疡愈合的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路培源;姚昌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团体心理咨询进行研究,分析其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39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对其采用常规治疗与团体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此同时,另外随机选取39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分析以及评价.这两组患者其他各方面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依据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评分,表明研究组经过治疗后,其焦虑评价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根据治疗前后的SDS评分结果,研究组经过治疗后,其抑郁评价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结合团体心理咨询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备较好临床辅助价值,在临床治疗中适宜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松蕊;丁洁;冯彬;顾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口腔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9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3.6±0.5)d,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5.6±0.7)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惠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悬吊经皮穿针固定术的术前与术后护理要点.方法:2008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入院后开始全程护理干预,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正确的康复训练,同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128例均获随访,全部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8.4%.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行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具有创伤小,骨痂生长速度快,手术后局部只留两个针眼,深受患儿家长的接受.患儿入院后开始全程护理干预,对患儿的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患儿在整个骨折治疗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芳;姚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眼底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眼底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3例,均接受相同的治疗与检查,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底及血压等指标,同时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UQOL)对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除视力比常规组高外,血压及UQOL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后的眼底出血及血压等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师雪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与乙肝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甲胎蛋白(AFP)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36例确诊患者,检测乙肝标志物及AFP,对乙肝标志物的组成模式及AFP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6例PLC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占93.64%,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68%,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为常见组成模式,阳性率为63.98%.AFP阳性率为48.73%.结论:PLC与HBV感染密切相关,中老年男性HBsAg、HBeAb、HBcAb阳性者为高危人群.AFP对PLC的早期诊断价值有所局限,对于轻度升高者应加强重视,推荐联合检测提高确诊率,以利于PL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爱新;李珍;张彤;吴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再给予改进护理流程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有助于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陈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瘫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48例患儿,对照组接受院内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家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5.8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2.92%,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疗效,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通过接受家庭康复训练后,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康复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崔瑞玲;李秋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表现展开观察与探究,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诊断得到确诊,对其展开超声检查,并将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展开对比与分析.结果 :在本组46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病变的患者有33例(占71.7%),确诊为非恶性病变的患者有13例(占28.3%).此外,经超声检查,为1级血流分布,且病变表现为片状低回声区的患者有35例(占76.1%);为2级血流分布,且超声表现为微钙化低回声区有8例(占17.4%);为3级血流分布,表现为微钙化分散或簇状分布的有3例(占6.5%).结论:在对乳腺非肿块型患者展开超声诊断时,具有比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比较低,因而在开展临床诊断工作时,需将多种影像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鉴别,必要时还可采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以促进确诊率的提高.
作者:张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Hcy正常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Hcy异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病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有利于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术中运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10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局麻+气管内插管全麻,而观察组则运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麻醉前,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后、切皮时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低、新生儿Apgar评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腰硬联合麻醉运用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术中,能够使母婴结局得到改善,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于2011年1月-2015年6月接诊收治的28例CNP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组14例,对照组口服舍尼通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NIH-CPS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NIH-CPSI评分得到明显改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儒才 刊期: 2016年第03期